农家院子老式沉淀池“退休” 污水去哪了?

成都商报 2019-04-12 07:36

改造后水渠的水很清澈 

分布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

绿竹、灰瓦、白墙、落地窗,搭配原木色木制的门廊,漫步于新都区新繁镇汪家村石家院子,仿佛进入了一处乡间网红民宿。

走进其中一户人家,除了全家共用的卫生间,进门左侧的卧室还有一个独立卫生间。光亮的洗手台,洁白的马桶,与印象中的农村厕所不大一样。

屋后露天的污水沉淀池池底长出了青草,覆盖着干枯的落叶。污水去哪了?

从水井到集污井 闭着眼,也能闻到变化

昨日下午,记者沿着竹林小路,走进了石家院子。据了解,石家院子从去年4月开始了改造工程,未来希望可以打造成集文化、旅行、住宿为一体的乡村休闲中心。除了看得见的房屋外貌的改变,石家院子更大的变化发生在看不见的地下。

“以前就是自己挖个池子,把污水简单沉淀一下,然后就排到沟里或是地里。”汪家村7组组长黄太文用脚踢了踢屋后一处落叶覆盖、近半米深的长方形水池连着的塑料管说,这样难免会造成污染。

老式的沉淀池“退休了”,污水去哪了?走过每家每户,记者发现,与以前农村每家一口水井不同,现在也有一口“井”,但变成了集污井,就像城市道路上的一样。而更大的变化还在看不见的地下。

黄太文介绍说,现在村里一半以上的农户生活污水已经接入了地下污水网管。部分暂时没有的,也留好了接口,等地面房屋改造完成也会并入地下污水管网。另外下地的除了污水管网,还有电线以及网线。

“方便多了,尤其是冬天,”今年70多岁、土生土长的当地村民马先生表示,臭味没了,苍蝇蚊子也没了。等到所有旱厕都改造为并入地下污水管网的室内厕所后,大口呼吸新鲜空气再也不用担心突然飘来一阵异味了。

走出房屋集中建设的区域,在黄太文的指引下,记者在石家院子旁的一处草丛中,看到了一个集装箱大小的污水处理设施。“智能的,当污水达到一定量时,就会自动启动。”黄太文表示,处理后的净水会补充到旁边的河沟里,水质可达到1级A标。

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一镇一规划”“一村一方案”

发生在石家院子里的变化,正是成都积极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成都新都区聘请了专业团队深入走访群众、现场踏勘、充分论证,根据地形地貌、人口分布、污水水量、集体经济状况等因素,编制《成都市新都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16-2020)》,实行“一镇一规划”“一村一方案”。

对满足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村社,新都区优先将其纳入城镇污水管网收集系统,输送至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远离城镇且集聚程度高、经济条件好的村社,采用铺设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建设微型污水处理设施的方式集中处理;居住分散、地形地貌复杂的村社,则建设沼气沉淀池、微型人工湿地或氧化塘的方式进行分散处理。

在各村治理项目启动后,根据群众生活习惯、施工现场情况等客观因素,灵活确定每户的设计和选址方案,做到既坚持统一标准,又尊重自主选择。在改厕工程中,以墙为界,准许村民自行改造墙内的生活废水设施,统一预留接口接入墙外网管和处理设施。

另外,遵循“市场的交给市场、专业的交给专业”原则,当地还制定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由技术公司负责污水处理设备监管运行,各镇(街道)负责管网巡查养护,农户负责化粪池、隔油池的维护管理。

成都设1.3亿专项资金

补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结果让人有切身的体会,变化源于3年前。

2016年,成都市在新都区、郫都区启动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试点项目,聚焦“怎么治”“谁出钱”“如何管”等关键环节,创新探索出“多元资金投入、企业建设运营、农户主动参与”的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走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生态振兴的新路。

2018年,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全面调查摸底,成都市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行安排部署,计划从2018年起,用5年时间,实现全市20户以上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应集尽集、应治尽治、达标排放。

同时,成都市设立1.3亿成都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资金,对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达标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经费予以补助。2018年度,全市新建污水处理设施196处、整改达标运行724处,覆盖4.3万户。目前,全市现有2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8632个68.32万户,其中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1244处。

成都商都-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摄影记者 刘海韵

原标题:农家院子老式沉淀池“退休” 污水去哪了?

编辑: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