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锦江”背后的经济学

成都商报 2019-04-26 07:32

联结

太古里、339、兰桂坊、九眼桥等均坐落于锦江沿线,均是成都夜间经济的重要触发点,利用江面空间将这些独立商业组团串联起来并形成经济效应,“夜游锦江”项目应运而生

转化

在河道两侧打造集市、展会等固定消费场景,并将周边新设的特色剧场等浸入式体验消费场景纳入其中,让“夜游锦江”为其带来更多消费人群,从而将场景转化为实际消费能力

拉动

利用“夜游锦江”项目,成都想要打造的夜间经济范围还将扩大。未来项目时间有望扩展至1小时左右,线路覆盖成都多个区(市)县,将夜间经济的活力通过船只带到全市

东门码头是上世纪90年代,成都在锦江沿线打造的码头之一。作为流经成都的护城河之一,锦江沿线的码头至今仍保留了12个,均是成都旧日水运繁忙的见证。

水运兴,贸易强。水路在城市发展中曾经扮演重要角色,不过这一角色很快将被重新定义:25日晚,成都正式启动“夜游锦江”项目的试运营。

恢复诗歌里的“门泊东吴万里船”,被众多媒体解读是“夜游锦江”项目启动的根源。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上海、桂林等众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夜间泛舟时,“夜游锦江”更显厚重——该项目负责人表示,文化对成都夜间经济形成支撑,形式有据可循,且具有更强的国民效应和共鸣感。

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或许还可以回答出锦江扮演的其他角色:譬如,在曾带领团队深度参与该项目规划的仲量联行成都战略顾问部资深董事邹丽娟看来,“夜游锦江”是一条纽带,被乌篷船联结起来的,是锦江沿线曾一度被地理位置割裂的商业形式,让其聚集后,将产生更多只属于夜晚的经济价值。

毕竟,一季度成都就已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5.1亿元,同比增长8.7%。除了本市居民,还有5759.7万人次的游客光顾于此,并创造了981.5亿元的旅游总收入。

夜游船

船行锦江

串起众多夜间经济触发点

“夜游锦江”是成都文旅集团旗下锦江绿道公司打造的项目,其核心是在锦江绿道上让文商体旅的概念进行融合。

邹丽娟及其团队为“夜游锦江”IP的发展提出了系统性建议。她曾参与锦城绿道的定位规划,却在为锦江绿道进行规划时犯难:锦江绿道因地处核心区域,土地资源“十分匮乏”,而锦城绿道不仅有60米的绿化带,周边还有一系列未开发的土地。

创新的商业模式亟待诞生。邹丽娟在地图上注意到,锦江绿道沿线拥有成都非常多的商业资源,太古里、339、兰桂坊、九眼桥等知名地标均坐落于此,而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成都夜间经济的重要触发点,在夜晚产生的经济效应均十分可观。

利用江面空间将这些独立商业组团串联起来,并形成经济效应,“夜游锦江”项目应运而生。其形态选择和打造的过程并不复杂——锦江绿道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原杜甫诗句的原貌,是该项目的营运理念。尽管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城市在开展夜游船项目,但成都在传统文化支撑下,利用先进的光彩技术,打造出的现场感和游客体验感是不可复制的。

例如,除了两岸光影秀外,成都沿河而设长约200米的LED大屏光影走廊,天府熊猫塔还在重要时间节点上演“熊猫爬塔”光影秀等项目,形成浸入式的亮化景观。

夜生意

2294家酒吧背后

成都夜间消费初具规模

项目是载体。除了泛舟江上,成都正在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夜游锦江”这一载体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甚至使其成为城市的外宣名片。

消费场景是考虑的重点。在夜晚做生意,本来就是成都的强项。2019年3月下旬,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了各大城市的“知城·夜生活指数”。数据显示,成都仅次于深圳、上海、广州、北京,占据了新一线城市的夜生活指数首位。

上述指数主要依据NASA夜间灯光覆盖面积占比、城市夜间灯光值、抖音夜间打卡量、淘票票夜场电影场次数、酒吧数量等数据。一位研究宏观经济的券商人士表示,后几项都是创造收益的消费场景。而无论是《复仇者联盟4》的票房收入规模,还是位居全国首位的2294家酒吧数量,成都已经呈现了初具规模的夜间经济。

但“夜游锦江”将产生的经济价值远不止于此。邹丽娟表示,游船的票价收入只是个开始,“夜游锦江”背后蕴藏的经济动能有待进一步释放。从其他城市也可以发现,夜晚的生意能带来多少收益:以夜间经济发展迅速的广西桂林为例,一名当地文旅开发商告诉记者,夜游两江四湖和《印象·刘三姐》演出这两个项目,就预计能为桂林带来上亿元收益,而在2018年,桂林全市GDP为2000.96亿元。

“夜游锦江”同样具有拉动成都经济增长的潜力。记者注意到,该项目旨在打造“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六大主题场景。锦江绿道的项目规划负责人透露,在25日试运营开始后,将利用沿线资源,在河道两侧的人行通道上打造集市、展会等固定消费场景项目,并将周边新设的特色剧场及传统夜市等浸入式体验消费场景纳入其中,让“夜游锦江”为其带来更多的消费人群,从而将场景转化为实际的消费能力。

夜经济

覆盖更多区域

构建完整夜游生态圈

“夜游锦江”曾在2019年春节假期有过一次“预演”,据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数据显示,7天时间里,有20余万游客体验了该项目。他们在参观游览的同时,也推动了成都“夜间经济”的发展。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专家曾表示,发展夜间旅游经济,既能让传统旅游资源焕发新的活力,更能创造新的旅游资源、新的体验产品,还能整合并提升非传统旅游资源和产品。

夜间经济的效应还不止于此。在赚钱的同时,它还能增强城市吸引力,成为城市的外宣名片。2018年,驴妈妈带有“夜游”标签产品订单数同比增长9.0%。观光游船、主题灯会、文化体验活动成夜间旅游热度风向标。

成都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成都接待游客2.4亿人次,但夜宿成都的比例不大。“如果成都的夜游经济能留下这些人,相当于直接带动旅游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未来夜间旅游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通过整体策划包装,让‘白天也懂夜的美’,给大家一个‘在成都多留一晚’的理由。”

利用“夜游锦江”项目,成都想要打造的夜间经济范围还将扩大。上述绿道项目规划负责人还透露,这只是“夜游锦江”的1.0版本,未来的线路还有望继续延长,将夜间经济的活力通过船只带到全市。

“目前的初步规划是通往高新区,把夜间消费引入到更多区域。”其表示,“夜游锦江”将不只是观光旅游的消费场景,更成为了解成都发展脉络的新通道。一旦上述规划变成现实,观光的游客既可以在东门码头感受成都古时魅力,还可在后半程看到成都发展的未来。上述人士称,未来“夜游锦江”的项目时间有望扩展至1小时左右,线路覆盖成都多个区(市)县,且设置多个停靠站点,给予游客更多的观光选择。

在一季度的经济“成绩单”中,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5.1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575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81.5亿元。

“夜游锦江”如何为成都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日前举行的成都市2019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专题会提到,要持续提升发展服务业、积极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切实增强发现问题、找准问题的能力,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

这意味着,“夜游锦江”不仅是泛舟游江,还要构建完整的夜游生态圈。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原标题:“夜游锦江”背后的经济学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