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外 普贤寺有两条神秘的“低头龙”

华西都市报 2019-04-28 08:38

普贤寺局部。

宝昙和尚祭祀窟。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也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贤菩萨的道场。

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峨眉山上寺庙众多,现存大佛禅院、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洗象池、卧云庵、华藏寺等众多寺庙。

然而,峨眉本山以外向北20公里远的峨眉山市普兴乡,却还有着一座“神秘”的普贤寺。

普贤寺大殿转角斗拱上的龙头造型。

普贤寺大殿转角斗拱上的龙头造型。

转角斗拱 数个少见的龙头造型

从普兴乡政府前的公路一侧,沿着一级级青石台阶缓步而上,透过两旁翠绿掩映的竹林向上望去,就能看到隐藏在山林里的悠悠普贤寺。让人意外的是,普贤寺十分古旧,也没有僧人常住,平时由一位村民负责看守。

普贤寺门口立着三块石碑,有一块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重修殿碑和一块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的功德碑,字迹工整,大部分依然十分清晰。在一旁,还有一块年代更加久远、已看不清何时雕刻的碑刻,仍然有不少字迹可辨。

进入普贤寺,大殿整体为木质结构古建筑,转角斗拱上有数个少见的龙头造型,层加叠架着承载屋脊出挑。大殿内,有两根实木立柱,柱上各盘旋着一条巨龙雕塑,雕塑手法高超,身形神态活灵活现,只是龙头朝下让人颇为诧异,这与平常看到的气宇轩昂的龙的形象大不相同。大殿上方的横梁上,明永历十年(公元1656年)所刻下的字迹仍然清晰可辨。

据史料记载,普贤寺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师宝昙和尚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前后主持重建。峨眉山地方史料记载:“明宝昙国师,吴人,乃断岩禅师後身。洪武初,敕往峨峰,重建锡瓦殿,并铸普贤金像。留蜀十年,道化大行。后召还,卒天界寺。”

峨眉山市文史研究员谢君洪推测,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以后,便大力宣扬佛教,将统治理念融入其中,于是派遣宝昙和尚来峨眉山传播佛教。宝昙圆寂后,灵骨安放于普贤寺西侧的“宝昙和尚祭祀窟”内,至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一旁还立有一块石碑,上面还刻有朱元璋赠宝昙的诗:“山中静阅岁华深,举世何人识此心?不独峨眉幻银色,从教大地变黄金。”

据普兴当地乡贤传记载,普贤寺并非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前后才修建,而应该是北宋仁宗(赵祯)天圣一至九年间(公元1023年—1031年),创建在双福河上游普兴场上的圆觉殿,距今已有980多年的历史。

普贤寺大殿转角斗拱上的龙头造型。

该石碑上刻有朱元璋赠宝昙和尚的诗。

为何低头?较大的可能是太子龙

在谢君洪看来,普贤寺现保留的大殿为单体木结构建筑,挑、梁、拱、柱均体现出皇家风格的建筑规制,尤其是转角斗拱以龙头形状雕琢呈现,表明这应该是帝王官庙专属;其次,大殿立柱塑龙且龙头向下,这在全国佛寺建筑中也是少见的。这样的建筑特点,证明普贤寺是从明代遗留下来的,木质结构中带有皇权象征的一座建筑体。

两条“低头龙”修建于何时?又有何意义?峨眉山市文物管理局局长代成刚表示,这两个龙头朝下的雕塑具体修建时代已无从考证,也没有相关记载。如今只能推测,在皇权至上的封建时代,天子(朱元璋)不可能低头,这两条龙比较大的可能是太子龙,让太子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从而宣扬尊师重教的理念。

据史料记载,宝昙和尚重建普贤寺后,这里香火持续旺盛,在此常住的僧人达二三百人之多,引峨眉、乐山、夹江、沙湾、井研、犍为、峨边、眉山、雅安、洪雅等地的信众虔心朝拜。普兴乡亦应"普贤之地,兴旺之乡"寓意而取。

因为普贤寺的存在,从14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初,普兴成为夹江、峨眉、洪雅、乐山四县“插花飞地”毗连地区的农副土特产品的集散地,粮食、牲畜、造纸原料(竹麻)、山货特产源源不断地在此交易,街上的门市、客栈、饭店、茶馆、绸缎铺,一应俱全,每年农历“春分”节,场上还要搭台唱戏,出会抬佛像游行,十分热闹。

目前,普贤寺留存的部分主要有占地408平方米的大殿,以及宝昙和尚祭祀石窟。

1988年,普贤寺被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乐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普贤寺 是朝圣北线上的山门

然而,为何普贤寺如今的“名气”和“境遇”比不上峨眉山上的众多寺庙呢?谢君洪表示,由于种种原因,普贤寺并没有归到峨眉山的寺庙保护体系中去,严格说,现在的普贤寺已不是佛教教产,而只是一个文物保护单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普贤寺在峨眉山应该有两处原初地,一处是峨眉山中部的古白水寺(即万年寺),另一处应该就是峨眉北部的普贤寺。”谢君洪说。

普贤寺为什么建在远离峨眉本山的地方?

有一种说法普贤寺是民间乡庙。因为在历史上,峨眉属古“南安”地界,佛教广布,普兴则是夹(江)-峨(眉)-洪(雅)之间的连接点,在当时的交通和贸易情况下,具备了建寺教化的条件。

另外有一种解释引出佛教进入峨眉山的路径推测,即佛教西来长安,翻过秦岭进入成都平原向内地传播,再跨过岷江和青衣江,有一支在夹江的“千佛岩”走向峨眉山。与此对应的,峨眉普兴也有一处“千佛岩”。由此沿普兴河上行一里路便是普贤寺,接着“佛顶山”、“观音堂”,然后走向“黑水寺”、“白水寺”(今万年寺),走向“金顶”。从这个角度看,普贤寺应该就是朝圣北线上的山门,犹如东部的符溪“进山寺”(废),或今之大佛禅院,为朝山起点而已。

据了解,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峨眉山市人民政府文物管理部门历来对普贤寺非常重视,目前正在申报资金维修。普兴乡人民政府负责人表示,他们十分重视普贤寺维护管理工作,近年来,陆续修建了消防蓄水池、铺设了消防管道、安装消防栓,将木结构建筑的火灾隐患降到最低;此外,聘请一位村民负责看守管理普贤寺。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普贤寺平时并不对公众开放,只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定期开放。

仓山大乐。

四川文艺

枪盾相击成仓山大乐

德阳仓山大乐诞生于周文王时期,文王打了胜仗,士兵们以刀枪盾牌相击为乐,其音铿锵悦耳,于是文王令铸青铜钗钹为乐器,并让宫廷乐师进行编排演奏。流传千年的大乐,便是在士兵们不经意的一次狂欢中诞生。

到了唐代,爱热闹、讲排场和喜艺术的唐太宗李世民以他至高无上的皇权,把音乐文化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高度。以《唐王破阵乐》为代表的一大批音乐作品应运而生,周代大乐在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并被正式命名为《大乐》。

通过一代代宫廷乐师的传承,《大乐》流传下来,直到明朝灭亡,一位宫廷乐师带着乐谱和演奏技艺回到家乡,又随“湖广填四川”人口迁徙大潮来到仓山,终于把这块音乐瑰宝保存在地灵人杰的仓山。

从清朝到民国,社会动荡不安,老百姓衣食无着,已扎根仓山的大乐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偶尔有几位老艺人聚在一起乘兴演奏一番,却再也没有了昔日宫廷中尊贵的身份和威威气势。

改革开放后的1991年,时任德阳市委书记李永寿来到仓山蹲点,不经意间听到了《大乐》高亢激越的旋律,大加赞赏,在他的关心支持下立即组建了青年大乐队,并请来了省市音乐专家进行挖掘整理。

“仓山大乐”是在宫廷大乐的基础上汇入了古巴蜀乐舞和民间社火乐舞,采收了中江民间舞蹈婀娜多姿的揉腕挽袂;吸收了四川闹年锣鼓和川剧锣鼓的隽秀欢快;融汇了北方锣鼓的雄浑粗犷;再辅以铙钹、苏钗、马锣、铛镲等乐器,演奏时快打如排山倒海,慢打时和风细雨。随着队形的不断变更,乐队造型犹如“凤凰飞舞”“大鹏展翅”“比翼齐飞”。乐舞队伍也随演奏的曲牌不断地增加,十几人也可,成百上千人也可。曼妙如凤凰,灵动似蛟龙。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封面新闻记者李昕锋

丁伟文/图

原标题:峨眉山外 普贤寺两条神秘的“低头龙”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