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生活 颠覆产业……AI芯片点亮未来

红星新闻网 2019-05-06 07:40

1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成都洪泰智造的生产线并没有停下。公司前不久接到了一批来自美国硅谷企业——异构智能的人工智能芯片电路板订单。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千多平方米的空间内,光学检测仪、高速贴片机等智能硬件制造所需设备正在运转。未来,这些搭载着异构智能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的电路板将会应用在智能世界的各种场景中。

智能机器人、智能语音语义、人脸识别、生物支付、智慧医疗、无人车……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如今已在生活中触手可及。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以大数据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对许多产业产生了颠覆性影响。

本期《成都经济观察》将带来“发现身边的黑科技——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报道的第五篇,一起走进具有代表性的智能经济企业,看一看它们眼中成都智能经济产业的大环境,听一听它们口中成都智能经济产业的新机遇与挑战。

3

成都洪泰智造生产线

智慧城市、智慧医疗……

这些都是智能世界的新场景

这些在成都洪泰智造生产线上拼装完成的线路板究竟如何落地?异构智能中国区副总裁谢强给记者介绍了几个人工智能芯片带来的场景,其一便是智慧城市。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不断充斥在我们耳边的今天,利用新兴信息技术也成为政务服务的“标配”。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加装人工智能芯片会是什么效果?

谢强给记者描述了这样的场景:逢年过节,部分公路时常发生的堵车现象不见了;平常周末,实时掌握路面是否发生滴洒漏、破损情况;放学期间,老师家长不用担心街边违规占道经营的小摊小贩拉拢来往的学生;台风天时,易涝点得到了及时监管,来往行人车辆涉水的场景不复存在……这些都是人工智能芯片结合城市基础设施所产生的各个“大脑”,那么它们是如何联动的?

以城市安全为例,面对城市井喷式增长的视频监控数据量,停留在浅层次分析识别的传统智能算法已无法满足深层次数据价值挖掘的需求。谢强向记者介绍道:“人工智能芯片会对特殊场所开展违规车辆自动智能分析识别工作,向职能单位发送违规车辆信息。”简而言之,就是“信息主动围着人转”。他说,受益于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技术,人们在智能世界中不需要搜索,信息会根据人们的需要找人,“零搜索意味着我们将不需要大量的人工比对,机器会在第一时间分析筛选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这将是一大进步。”

其二是智慧医疗。“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就是医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实现精准医疗以及医疗资源的普惠。”谢强告诉记者,医疗诊断中大量的数据来自于医学影像,但是影像诊断过于依赖人的主观意识,容易发生误判。AI通过大量学习医学影像,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病灶区域定位,减少漏诊误诊问题。例如,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中,医生的经验起很大的作用。这种新科技有助于减少漏诊情况的发生。AI辅助医疗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国内医疗资源不足和分配失衡的问题,能让偏远地区的老百姓也享受到一线城市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

“自2017年11月起,异构智能通过合资公司希氏异构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搭建了全球首个基于AI的消化内镜系统。该AI内窥镜系统可识别病变组织并为医生提供实时AR显示,病变识别准确率超过95%,从而大大减少了诊断时间并提高了诊断准确性。”谢强向记者透露道,目前该系统已完成了临床测试,准备投入使用。”

“无芯片不AI”

智能世界的基础在这里

智能世界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在谢强眼里,它的基础是人工智能芯片。人工智能进到各个场景里,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人脸识别需要做人脸模型;围棋机器人需要做围棋模型;医疗大数据要把不同病症的模型输进去。而承载这些运算模型的是什么呢?是人工智能芯片。可以说,“无芯片不AI”。在谢强看来,能否开发出具有超高运算能力、符合市场需求的芯片,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CPU、GPU等芯片架构和处理速度并不能完美适配人工智能的要求,要让人脸识别更加精准,自动驾驶汽车反应更快,这就要求有专门人工智能芯片。但人工智能芯片面临着很多问题。”谢强向记者介绍道,首先,人工智能芯片处理的内容往往是非结构化数据,例如视频、图像及语音等。这类数据很难通过预编程的方法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需要通过样本训练、拟合及环境交互等方式,利用大量数据来训练模型,再用训练好的模型处理数据。

“人工智能的发展高度依赖海量的数据。满足高效能机器学习的数据处理要求是人工智能芯片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换句话说,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减少信息延迟和硬件成本。” 谢强告诉记者,就拿自动驾驶汽车来说,它碰到障碍物时需要以毫秒级的计算速度做出决定,现有的以秒为计算速度的CPU和GPU产品很难满足这种需求。异构智能自主研发的芯片专注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其性能与功耗比在同类产品中遥遥领先,处理速度比CPU高出两个数量级。

一直以来,芯片产业都有着研发投入巨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业内的普遍说法是“10亿起步,10年结果”。而异构智能的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谢强告诉记者,这源于公司的人才储备。据了解,异构智能由前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杰出科学家吴韧创立,核心团队主要来自世界知名公司惠普实验室,英特尔和英伟达等。目前,公司拥有机器学习,芯片设计和高性能计算多个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公司的总部及研发部门位于美国硅谷中心的圣克拉拉市,并在北京和广州设有办事处。

设备领先、成本更低……

在成都实现小批量的试产

这家总部在硅谷的公司为何将人工智能芯片电路板的试产放在成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都洪泰智造工场高水平的生产线。人工智能在不同算法、不同场景下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成都试产,不仅成本比硅谷低,这里的生产设备也是国际领先。”谢强告诉记者,样板机在这里做好后就会拿给世界各地的客户做测试。据了解,成都洪泰智造工场由SMT静电车间、测试线、组装线、电器实验室及可靠性实验室等核心部分组成,可为创业者提供专业生产制造及测试服务,满足创业团队从0到1,1到1000件小批量产品的试产需求。

“实行柔性制造,手机、无人机、机器人等都能在这里实现关键环节生产。”洪泰智造副总裁李强强介绍道,“表面上看我们是在进行代工生产,实际上没那么简单。”李强强介绍道,与传统工业企业不同,洪泰智造工场不以工业生产为目的,而在于为创业企业代为进行工业产品初期试生产的“小试”。

5

洪泰智造副总裁李强强

许多创业团队在智能硬件的生产时,通常需要创业者与代工厂合作进行生产,但大多数创业者并没有此类经验。为了1000件以下的量产需求,他们需要动用一整条生产线。而对于工厂来说,只要一动工,近两小时的调试时间,再加上人力成本,生产100片和1万片的成本几乎相同。创业团队很难为小批量生产付出如此高昂的成本。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成都洪泰智造工场组建不同工种的工程师团队,同时建立自己的智造工场来改变这一现状。如今,成都洪泰智造工场已孵化企业80家,为300余家企业提供了试产服务。

“在成都,前端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全国一流的理工科高校,还有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全国领先的综合类、经济类高校,每年输出大量人才涌入新兴产业。”李强强分析道,在后端英特尔、富士康、戴尔、联想等IT巨头在成都设立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令成都具备全球领先的电子产品供应链加工生产能力,这为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产业提供了就近大规模生产的便利性。“我们要做的就是补上中端产品研发过程中的短板,解决创新企业从0到1000件的产品试产需求问题。”李强强告诉记者。

行业观察

人工智能技术

给各种技术创新

提供了巨大舞台

日前,清华大学发布的《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白皮书(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人工智能芯片还处在它的‘婴儿期’,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整个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础,也将是推动整个半导体领域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在全球范围,从科技巨头到初创公司,投入了巨大资源,在包括架构、电路、器件、工艺和材料等各个层面展开探索。这些努力很有可能把半导体技术提升到新的高度,惠及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但在AI芯片大热的背景下,人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未来面临的挑战并积极应对。

此外,《白皮书》还指出,一些新的器件和材料的出现,也许会让更多新的算法和模型(比如类脑计算)变得更加成熟和高效,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和路径去探索通用人工智能。而在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本身也很有可能被用于研发新的芯片技术,形成算法和芯片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局面。可以说,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不确定性,给各种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在最终收敛之前,我们可以期待在这个舞台上看到前所未有的精彩表演。

其次,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持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需求和应用场景将不断涌现。需求驱动的AI芯片技术创新将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更加紧密结合,推动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产业生态形成。

《白皮书》写到:“CMOS技术与新兴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开源软件到开源硬件的潮流渐显,预示着我们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协同创新机遇期。”

据悉,《白皮书》首次整合了国际化的学术和产业资源,紧扣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前沿,对人工智能芯片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专业阐述,完成了对AI芯片各种技术路线梳理及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风险预判。《白皮书》由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及新思科技的顶尖研究者和产业界资深专家,包括10余位IEEE Fellow共同编写完成。

4

异构智能中国区副总裁谢强(右)在北京的展厅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介绍产品

政策链接

打造全国智能经济发展的城市样本

我市印发《成都市推进智能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我市印发的《成都市推进智能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2年,全市基本形成有利于智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智能经济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其中核心产业达到2000亿元,成为全国智能经济发展的城市样本”的发展目标。要如何打造全国智能经济发展的城市样本?《方案》明确,成都将围绕智能技术、智能产品、智能服务、应用场景四个维度,前瞻布局十大技术产业领域,聚焦五大应用场景,着力实施四大生态工程,推动智能经济可持续发展。

围绕智能技术、智能产品、智能服务三个方面,《方案》明确将提升关键技术竞争力、发展智能产品、推进智能服务,前瞻布局“云大物智”关键技术、工业控制关键技术、安全保障关键技术、芯片与模块、智能硬件、终端与装备、工业软件、无人系统、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服务十大技术产业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还提出将着力实施载体建设、创新发展、企业培育、人才建设四大生态工程,构建智能经济产业发展生态,推动智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在产业布局、载体建设方面,成都将构建“三区一环双翼”的产业发展空间。即以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和双流区为主体,构建智能经济综合集聚区;以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锦江区等为主体,覆盖中心城区十一个行政区及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构建智能经济“软实力”功能圈;城市东侧以青白江区、金堂县、龙泉驿区、简阳市,西侧以郫都区、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蒲江县等地为主体,构建全市智能经济的“硬实力”产业带。

在创新发展方面,将引导企业开展联合攻关,促进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在企业培育方面,将建立智能经济企业库,分类实施专业化培育。在人才建设方面,将鼓励海内外川籍人才回蓉创新创业,推进“蜀才归蓉”,重点引进顶尖人才和团队,同时引育一批“猎头”公司。

2

希氏异构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搭建的基于AI的消化内景系统

记者手记

创造未来 成都为之全力奔跑

在“人工智能”概念诞生60余年后,新一代人工智能早已超越了当初天马行空的幻想,而在深刻改变全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改写人类文明。其作为战略性、颠覆性技术的地位已为世所公认,而能否踏上这个浪潮,适应乃至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亦成为新一轮全球竞争博弈的关键所在。

10年、20年后,拿什么参与全球竞争?这是成都一直考虑的问题。全球竞争重在科技竞争,而AI又是一个至为重要的“风口”。捕捉并站上这个风口,方能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以创新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成都不仅催生了英博格、通甲优博这样的本土新经济企业,也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创新产业的发展不仅依赖关键技术作为支撑,更需要科学有力的规划引领。日前,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实施前沿基础研发、新兴产业发展、骨干企业引育、人才高地建设、服务能力提升五大重点计划。

故事才刚刚开始。创新驱动发展下,从基础研究、技术发展,到未雨绸缪地建立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规范,人工智能的未来面临着无数挑战和变化。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人工智能的前景无限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全力奔跑。

本报记者 程怡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改变生活 颠覆产业…… AI芯片点亮未来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