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博物馆开馆 60件套真迹勾勒“五百年来第一人”

四川日报 2019-05-18 08:01

5月17日,张大千博物馆开馆,观者如云。 本报记者衡昌辉摄

博物馆里看什么?

展出60件套书画真迹、40余件资料文献

5个单元串起传奇人生和重要人生历程

《西园雅集图屏》等“镇馆之宝”亮相

在20世纪中国画坛,张大千以卓越的绘画、书法、篆刻功力,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巨匠,被徐悲鸿盛赞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张大千的笔下描摹了怎样的斑斓世界?5月17日,张大千博物馆在他的家乡内江开馆,同步推出“五百年来第一人”张大千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以60件套张大千书画真迹以及40余件资料文献,勾勒出张大千从国画大师成长为世界级绘画大师的历程。这批真迹分别来自四川博物院、四川省文化馆以及内江本地收藏单位,其中一半以上的作品系首次在内江展出。

画作背后的传奇人生

此次大展以张大千传奇人生为线,重要的人生历程为点,分为5个单元:“南张北溥”展示张大千早期师法古人、师法自然的作品;“面壁敦煌”精心复制了一座敦煌石窟,张大千上世纪40年代到敦煌临摹的壁画精品悬挂在石窟内;“东张西毕”单独呈现了东西方绘画史上,张大千和毕加索两座艺术高峰的世纪会面;“艺坛宗师”突出张大千晚年在泼墨泼彩上的探索;最后的“大千世界”则展示了张大千的艺道之交以及大风堂画派等艺术经历。

走进展厅,如走进张大千的传奇人生。既能看到他早期学习恩师李瑞清的书法,也有在成都文殊院见到“大如牡丹”的山茶花后的工笔花卉。既有早期“师法古人”,临摹顾闳中、唐伯虎的山水和工笔,也有从敦煌归来后笔力雄健的仕女图、朱荷图……张大千博物馆馆长高斌介绍,张大千对20世纪美术有着全方位的贡献,集中国古典绘画传统之大成,自创泼墨泼彩,还是中国美术的重要对外传播者。

多件精品展深厚笔力

此次大展,四川博物院调集了38件大千真迹给张大千博物馆。四川省文化馆也提供了10件大千画作。这些画作有的很少与公众见面,尤显珍贵。

四川博物院提供的《西园雅集图屏》是此次展览的“镇馆之宝”。《西园雅集图屏》创作于1945年,长4米,由4幅单独的条屏组成。作品以北宋苏轼等16人在王诜的西园举行的文会为题,工笔勾勒了21个人物,有的观鸟、有的题字、有的交谈,姿态各不相同,人物线条严谨流畅。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认为,张大千先生这一时期作品兼具恢宏气象和细致经营,而这幅连屏可谓登峰造极的代表。

同样创作于1945年的《仿南唐顾闳中之斗鸡图》,背后还有一段陈年往事。张大千在题跋中详细讲述了绘此画的缘由:他的两位恩师之友曾收藏了一幅顾闳中的《斗鸡图》。不过当年才20岁的他仍觉此画“运笔平滞”。多年后,张大千赴敦煌观三唐五代壁画,从当年画者的笔法中,再度判断此画为赝品,于是重绘了这幅“斗鸡图”。这幅画作虽是白描,仍可看出笔力之深厚,连鸡身上的杂毛都刻画得非常细腻,甚至鸡的表情都各不相同,让人叫绝。

敢于创新的一代大师

张大千的创作人生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从远赴敦煌临摹壁画到晚年的泼墨泼彩,不断的探索成就其为一代大师。

张大千在赴敦煌临摹壁画之后,个人总结最大的成就是“西洋画从此不足以骇到中国画坛”。他既掌握了中国古代绘画的色彩,也领略到了宋代以前中国画的雄健画风。从此次展出的张大千仕女图中就可看出,画于赴敦煌之前的女子是纤弱的柔美,赴敦煌之后的《翠楼远望仕女图轴》中的女子则雍容华贵,颇具盛唐之风。

画荷,是张大千毕生最爱。早年所绘荷花还多为学习八大山人、石涛等人的墨荷,后来便不落窠臼开始画朱荷,直到后来的泼墨彩荷。此次展览中,四川省文化馆收藏的《朱荷图轴》也是极为珍贵的画作。张大千在题跋中写道,他画朱荷曾被时人所非议,认为画家应以笔墨为先,不应以形色求之。但对张大千而言,外界非议从来不足为道,这些极富创新和生命力的作品,终能流芳人间。

□本报记者吴晓铃邵明亮

原标题:60件套真迹勾勒“五百年来第一人”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