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农商文旅项目植入院落 让林盘资源“活起来”

红星新闻网 2019-06-24 08:18

李尉(右一)正在和村民们沟通交流

李尉(右一)正在和村民们沟通交流

走进都江堰市柳街镇七里诗乡,一条色彩绚丽的三色绿道映入眼底,沿着这条蜿蜒的绿道望去,两旁或是川西农家,或是绿油油的秧苗,抑或是干净整洁的林盘。这里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川西小村庄,到如今成为川西林盘中的网红“打卡地”,小村庄“华丽变身”的背后离不开这里的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尉。

“大家看这个图片上清清楚楚标着尺寸,你们可以拿手机拍下来,回家照着修。”这是6月20日,记者在都江堰市柳街镇金龙社区看到的一幕,李尉正在多媒体会议室给村民们开“坝坝会”,电脑、投影仪、PPT齐齐上阵。

原来,金龙社区的“厕所革命”正在进行,李尉正在和村民们沟通交流,如何按标准,怎样更便捷,市上的要求是怎样,社区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在李尉恰当的比喻和接地气的“翻译”下,从中央到省上、市上的文件精神以及社区村民们的需求都有了最直观的呈现。

这,只是李尉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从群众需求出发

开了百余场坝坝会

李尉介绍,2017年柳街镇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整个乡村一片村美人和的景象。但在当地政府和村民们看来,仅仅是院落变美还不够,如何在保留院落川西林盘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其文化价值,发展好新型林盘文化经济,才是大家思考的重点。

黄家大院具有典型的川西林盘特点,水系丰富,沙沟河、友谊五斗渠穿林盘而过;大院所在的金龙社区还是省级非遗“柳街薅秧歌”实景演出地,大院席草编艺是传承了上百年的传统手工艺……这样的地理环境优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让李尉非常有信心把优势做强。在柳街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实施了林盘形态提升、沟渠水系整治、景观风貌塑造、基础配套建设等工作,很快黄家大院在生态、文态、业态、形态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

“我们一直坚持党建引领发动,先后组织召开千人大会2次、坝坝会110余次、走访群众1200余人次,收集汇总群众意愿上百条,并分类建立台账。”谈及社区工作经验,李尉告诉记者,就是要从群众需求出发。金龙社区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农村社区综合体,形成“便民服务区、旅游体验区、文化创客区、管理服务区”四大功能分区,服务功能辐射周边四个社区。

如今的七里诗乡建有占地200余亩的青城湾湿地庄园、1000余亩的现代农业大地景观、配套游客驿站的川西林盘李家院子、以展示和销售特色农产品为主的郑家院子、体现川西民居特色的何家院子、展现川西林盘原乡生活场景的黄家大院等,通过核心区十公里的田园绿道,将这些点位有效串联。“发展乡村旅游让七里诗乡大变样,机耕道变成了绿道,农田变成了大地景观,农房变成了民宿,村民变成老板。”李尉笑着跟记者讲。

吸引诗人作家成“新村民”

让历史文化融入生活、走进现实

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省级非遗“柳街薅秧歌”实景演出、现场命题现场作诗比赛……就在6月22日,2019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在七里诗乡启幕,炊烟袅袅、茂林修竹、小桥流水的田园诗意场景中,开启了一场唯美的川西林盘田园生活画卷。

诗歌节的背后,是这里始终坚持的“最好的文化传承莫过于让历史文化融入生活、走进现实”理念。据介绍,七里诗乡依托诗歌文化和农耕文化两大特有品牌文化,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相融互动、融合发展,将旅游主题活动作为旅游产品来开发。这里连年举办“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等节会活动,推动“柳街薅秧歌”申报全国非遗,不断丰富培育产品,先后吸引舒婷、杨牧等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成为“新村民”。

“只有将农商和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植入到林盘院落,才能把林盘资源充分盘活,才能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乡村旅游其实就在乡村就在家门口。”李尉说。

刘书铭 本报记者 王雪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把农商文旅项目植入院落 让林盘资源“活起来”

编辑:孙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