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新天地 成都川剧走过70年焕发青春

红星新闻网 2019-07-09 08:43

位于成都市总府路王府井商场背后的悦来茶园,被成都市民称为“川剧窝子”,是众多戏迷心中的川剧“圣地”,也是川剧大师阳友鹤女儿阳荣秀从小熟悉的地方。像她这样的老戏迷,回忆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名家如数家珍。

川剧艺术的发展永远是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而今,不仅在这“戏窝子”坚守的川剧人越来越多,而且川剧正衍生出时髦的文创产品,广泛进入学校、频繁走出国门。这个古老的传统艺术勇于改革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越发自信地“走出去”。

“二度梅”得主陈巧茹表演《贵妃醉酒》选段本报资料图片

“二度梅”得主陈巧茹表演《贵妃醉酒》选段本报资料图片

【忆往昔】

A从受歧视到获尊重 川剧人意气风发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父亲就已经是川剧名角了。即使他在舞台上大放光彩,还是被社会上的人看不起。我父亲还是男旦,受到的歧视就更严重了。最无奈的是,那时的戏曲演员一旦过了短暂的黄金年龄,就只能黯然告别舞台。”阳荣秀告诉记者,父母1947年结婚,当年自己出生。而在1948年,父亲就生了一场大病,那一年他无法演出,家里的支出只能靠变卖财物。夜半三更时,父亲常常悄悄哭泣,对养家沉重的负担、对年华逝去的无奈、对嗓音受损的恐惧、对未来的迷茫,快压垮这位川剧舞台上的明星和家中的顶梁柱。

随着新中国成立,川剧演员地位提高,还能拿到固定工资。阳友鹤投身川剧改革工作中,当选四川省政协委员、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在多所学校、剧团传戏、讲学。阳荣秀告诉记者,这时的父亲是扬眉吐气、意气风发的。“我想,川剧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地位变化,爸爸是感受最深的。他对我教诲最多的,就是一定要热爱国家、热爱党。”新中国成立后,川剧进入一个崭新的繁荣时期。“包括父亲在内的川剧人,都是怀着感恩,充满热忱地拼命创作,改变了当时川剧缺人缺戏的状态。”阳荣秀介绍说。

川剧艺术在此期间也得到迅猛发展,1952年,市委、市政府为满足市民看戏的需求,决定对悦来茶园进行重建,并以杜甫诗句“锦江春色来天地”之意,命名为“锦江剧场”,专演川剧。“这里有名家有名戏,剧场里时常座无虚席。”阳荣秀说。这一时期,川剧也走出国门,闪耀在世界舞台。著名剧作家徐棻就在自己的新书《舞台上下悲喜录》中回忆道,1959年以成都市川剧团为主的“中国川剧团”,就曾风靡东欧各国。113天中,川剧在东欧36个城市演出69场。川剧传递人物情绪的饱满力和非凡、丰富的表现力,让海外观众见识到川剧的独特魅力。

青年演员虞佳本报资料图片

青年演员虞佳 本报资料图片

B有繁荣也有低潮 川剧人曲折中坚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川剧再度繁荣起来。1982年,“振兴川剧”的口号叫响全国。在“振兴川剧”口号鼓舞下,川剧创作经历了1978年的“复兴传统戏”、1980年后的“探索剧目”、1990年后的“优秀剧目”、新世纪的“精品工程”等几个阶段,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秀剧目。上世纪80年代开始振兴川剧后,著名剧作家魏明伦的川剧《潘金莲》一炮而红,成为中国荒诞剧与妇女思想解放的先锋。著名剧作家徐棻创作的川剧《欲海狂潮》自1989年首演以来,几乎囊括中国戏剧所有奖项,曾几度赴海外巡演,为川剧赢得盛誉。

“我作为一名川剧人,1979年开始进入川剧行业。”回忆自己的从艺经历,“二度梅”得主陈巧茹表示,这是与改革开放同步而行。上世纪80年代初,从宜宾市叙永县来到成都的她,开始了自己表演事业的新阶段,不仅领衔主演了许多新戏,还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陈巧茹还带着她主演的戏走出四川、走进北京、走出国门。

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上世纪90年代的川剧发展进入了低潮。当时成都市川剧院的很多演员,有的去开出租车,有的去做生意,有的甚至跳槽到其他行业。然而,它的守护者们却始终未让这样的努力消止。像陈巧茹一样,许多川剧人最终没有选择改行,他们在坚守中终于等来了川剧市场的复苏。

试用者在贴川剧变脸面膜本报资料图片

试用者在贴川剧变脸面膜本报资料图片

【看今朝】

C各类平台搭建 川剧人才队伍日益壮大

2006年,川剧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后,成都市又出台了扶持川剧发展的相关政策。

党的十八大对文化发展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振兴川剧正逢春天,川剧人以强烈的责任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沉睡多年的川剧观众市场渐渐苏醒。党的十九大以来,川剧的文化自信愈发坚定,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求创新发展之路。

2012年,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和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联合启动2012川剧少年班的报名工作,面向社会招收30名学生并免除在校期间一切学杂费。这是近30年来,成都市川剧院首次实行全免费的定向培养招生。“梅花奖”得主、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王玉梅表示,通过选拔进入剧院、从川剧少年班毕业,剧院的青年演员队伍日益扩大。“现在剧院的青年演员有20多名,分布在演员及乐队中,这样的人才规模着实令人羡慕。”剧院搭建的平台少了很多限制,名师传戏、个人专场等培养方式更全面、更灵活地搭建师徒桥梁,为青年人才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和崭露头角的机会。

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今年4月,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青年演员虞佳成功摘得梅花奖,成为川剧界的一大喜讯。这也是成都川剧继晓艇、刘芸(二度梅)、陈巧茹(二度梅)、孙勇波、刘萍、孙普协、王玉梅、王超之后的第9位梅花奖得主,第11朵“梅花”。深挖此次获奖的背后,虞佳十几年学艺中“二度梅”陈巧茹的培养、剧作家徐棻《目连之母》剧本的保障、全院40余人的乐队助阵,这次获奖更像是成都川剧实力的一次厚积薄发。

D创作力量崛起 川剧优秀剧目涌现

在谭愫、徐棻、魏明伦等著名川剧大师之后,近年来,一批还不广为人知的新生代编剧力量正在崛起。如今,这些中青年编剧不仅在川剧舞台上挑起大梁,更成为舞台艺术创作上的“多面手”,在全国戏曲舞台上崭露头角,向更多人展示了成都本土戏曲编剧的实力。

近年来,国家艺术基金几度“牵手”川剧。徐棻编剧的川剧《尘埃落定》自2014年3月27日首演以来,观众超过10万人次,更三度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青睐,赢得观众与业内的一致好评。电视剧《伪装者》的编剧张勇编剧的新编红色谍战传奇川剧《天衣无缝》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吴泽地与蔡少波合作编剧的新编川剧《落下闳》已经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青年编剧潘乃奇的戏剧小品《武生》入选“小型剧(节)目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

E创新传播 川剧受众越来越广

川剧传承要多元化,看川剧的人也要传承。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蓝光临在1990年就赴法国讲学川剧,开“川剧出国讲学”之先河。2016年以来,陈巧茹数次将川剧艺术带到国外的大学里去,从表演到解说到互动,让国外的年轻人也能感受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天府文化的传承载体之一,川剧的传承与发展也创新探索。来自行业内与社会的力量汇聚,让川剧之美流传更广。

送戏进校园,培养年轻观众,成为共识。从2013年至今,成都市中小学川剧艺术进校园展演活动已成功举办五届,并且一届比一届火爆。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市又新增了15所学校作为川剧特色学校,加上市川剧研究院、省川剧院等单位评出的川剧特色学校,全市已有超过40家川剧特色学校。

结合时尚现代的审美及消费需求,名扬四海的川剧元素正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文创优势。今年5月,淘宝发起“国宝联萌”计划,联合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结合川剧特色的变脸脸谱,正式推出了3款变脸面膜,让川剧以日用品的形态走进年轻人的生活。6月初,川剧淘宝店正式登陆淘宝,一个月的时间,预售的川剧变脸面膜已经接到了600多笔订单。

本报记者 李雪艳

原标题:梅花香自新天地 成都川剧走过70年焕发青春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