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眺望835 首店第三城未来空间在哪里
成都商报 2019-07-15 07:39
成都太古里商业街区 本报资料图片
去年全年,上海和成都引入首店数量分别是835家和200家
今年上半年,上海引入了全国首店133家,成都仅有29家
7月10日,成都老牌购物中心仁恒置地在一天里迎来了2家西南首店的开业:意大利潮牌Palm Angels,以及法国潮牌A.P.C。而在上月,I.T新成立的眼镜品牌NEITH也在这里开出了西南首店。
专程从上海赶来参加Palm Angels开店仪式的时尚从业者王晴注意到,从远洋太古里、成都IFS到到仁恒置地,成都有着可与上海媲美的高端品牌渗透率,而从门店的人流情况看,各品牌的销售业绩应该也非常可观。
“这当然是好事,显示了城市的品牌吸引度和消费力。”王晴说。
成都正着力打造新经济,首店经济是不可忽略的一种形态,也是成都找差距,在中西部保持领先、冲击第一阵营的发力点之一。2019年上半年,成都已进驻各类首店237家,用六个月的时间超过了去年整年的成绩。
尽管发力很猛,但如果同“首店老大”上海相比,去年两个城市引入的首店数量分别是200和835,相差635家;今年上半年,上海更引入了全国首店133家,成都仅有29家。数量级之间的差距,决定了成都与上海在首店经济间仍有难以忽视的差距。
据中商数据发布的《2019年一季度首店研究》中,将国内的城市分为三个梯队。
其中,拥有人口、市场及优质商业物业诸多优势的上海稳居第一梯队,其在国际零售新品牌、国际零售老牌新旗舰店/概念店/形象店、国际品牌餐饮三大指标均遥遥领先;而中国香港、北京、中国台北构成第二梯队;成都、广州则是第三梯队领头羊,深圳、杭州、南京等城市紧随其后。
作为内地首店第三城、目标直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成都,需要向上海学习什么?
为何发力“首店”?
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年轻消费者逛商场的目的,也逐渐从单一购物消费逐步转变到综合场景体验。
据咨询机构尼尔森在今年发布的《中国首店经济发展报告》,“首店”是指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潮品牌在某一区域开的第一家店;或是指传统老店通过创新经营业态和模式形成的新店。
新经济不是虚拟经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加速下,跨界融合、创新裂变为特征的新业态不断涌现“首店经济”就是打通线上线下,为消费者提供综合场景体验的新经济形态。
“首店”经济靠的是消费创新,带动消费业态、模式、技术等全面升级,对一个消费型城市的作用不言而喻。以星巴克为例,“亚洲首店”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2017年12月对外营业,2018财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星巴克美国门店每周平均销售额约为3.2万美元(约22万元人民币),而这家烘焙工坊一天的销售额就达到44万元,一跃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门店。
首店给消费带来真金白银的拉动力,去年,上海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国城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668.69亿元,同比增长7.9%,商贸业税收2361.1亿元,对全市税收增长贡献率高达31.3%。
近年来,在各类榜单和评比中,成都尽管维持了新一线城市中的领先地位,但部分细分领域的优势对其他西部城市逐渐缩小,在西部地区的商业首位度正面临被其他城市稀释。
摆脱“西部同质化”
4月27日,西南地区首家Mercedes me体验店在远洋太古里开门迎客,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内地第三家引入梅赛德斯-奔驰线下服务品牌的城市,而从全球范围来看,这是该品牌落脚的第八站。
对品牌而言,成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市场,作为一座因商而立的城市,这里自古商业繁荣、消费观念超前,服务业早已撑起地方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成都在国内较早将首店经济定位为城市战略,也有西部领先的消费力和商业基础。今年4月,成都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实施意见》,希望以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为切入口,进一步促进消费市场国际化、特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借助首店经济的发展,成都在消费特质上有望摆脱和杭州、重庆、西安等新一线城市同质化竞争。
世邦魏理仕华西区商业部主管江南认为,在中西部地区目前唯有成都的布局更接近上海。春盐商圈是成都商业最发达的区域,而购物中心的运营者几乎没有本土开发商,而是九龙仓、太古集团等。它们也为成都带来了更多一线品牌的首店,“结果是双赢的”。
“上海入局早,它的进程就更先进”。与其同城市能级和商业进程本身就存在差距的上海比较首店数量,江南表示,成都更应该做的是学习其先进的模式理念和品牌选择逻辑,寻找缩短差距的方法。例如,在招引新品牌之前,应该先回顾已有的首店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商圈带来了怎样的人流和业绩优势。而面对不适合本地的品牌又如何抉择,未来在接纳同类品牌时,城市又应该进行哪些适应性调整……
差距在哪?
统计数字差距下,成都把上海作为首店经济的取经对象理所当然,1月,按照市委市政府指示,市商务委等部门和区县,前往上海调研“首店经济”的先进经验。
记者注意到,调研人员重点询问了上海打造首店经济过程中“制度创新、规则对接”等方面的工作。
今年3月,在上海考察的归来的成都零售商协会秘书长欧建瓴手机里留下了一张照片:一盒超市常见的彩色巧克力豆,上面却印有由顾客选择的照片和文字。这张照片拍摄于南京东路上海世茂广场的M豆巧克力世界亚洲旗舰店,在这里,顾客可以用数十种不同“姿势”消费:站在M豆长城面前DIY一盒巧克力豆,印一盒情侣头像的当婚礼伴手礼,甚至还能买到有关M豆的马克杯、抱枕、行李牌、冰箱贴……“这和传统的购物中心很不一样。”欧建瓴说。
另一方面,在成都布局首店经济,国际一线品牌们在想什么?
好莱坞著名奢侈品牌克罗心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陈国熹在接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了西南首店的计划,新店预计将于今年圣诞节在成都银泰中心in99正式营业。在距离in99数公里外的环球中心,日本潮牌山本耀司也已打围了大半年。
在开业之前,品牌一般会经历城市和购物中心的两次选择。日本知名生活百货LoFt海外直营店准备室室长辰己博彦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该品牌将把中国首店放在成都,但选址迟迟没有决定。据悉,这家店铺预计有600-700平方米规模,要在成都找到如此规模、又有消费支撑的点位的确不是易事。
成都并不缺购物中心,公开资料显示,成都目前有优质购物中心55座,建筑面积650万平方米。但在成都超过10个区市县中,锦江区除了有最多的购物中心供给外,成都IFS、远洋太古里还是去年最赚钱的购物中心,两者的业绩直逼100亿元,而排在第三位的万象城业绩为25.9亿。
而在上海,无论商圈还是载体,品牌的选择显然更多。江南曾负责招商上海新天地项目,在背景调查时他便注意到,上海几乎每个行政区都有一个“春盐商圈”,且购物中心偏重不同业态的打造,首进品牌反而更容易做选择。
“成都目前唯一能与上海竞争的,只有春盐商圈。”江南说。
想要发力首店经济拉开差距,在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的采访中,多名业内人士给成都的建议是:找到与上海在商业形态上的差距,包括商圈分布、购物中心定位规划等。
“面对落后于上海的数据,成都要做的不是虎口夺食。”一位分析人士表示,成都下一步的定位,首先仍是练好基本功,打造西部的“上海”。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编辑: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