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音乐生活 成都这家企业用AI作曲

红星新闻网 2019-08-12 08:28

“如何把作品进行全球音乐流媒体平台、运营商网络、短视频平台等渠道的分发?”“我想用这首歌作为视频背景音乐并且商用,又该如何快速获得授权呢?”……近年来,互联网和流媒体的兴起为很多独立音乐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与此同时,如何运用AI、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音乐内容生态中的生产者与使用者提供版权交易和增值服务,更好地监测创作者的版权、更好地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利益,进而帮助音乐人更好创收,成为了如今音乐产业不得不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期《成都经济观察》,记者就带你走进成都嗨翻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HIFIVE”),探寻将人工智能在音乐产业应用得“如鱼得水”的企业,它背后的“核”科技。

嗨翻屋推出的智能音乐助手,能实现AI作词和AI作曲,能让更多音乐爱好者参与其中,享受快乐

嗨翻屋推出的智能音乐助手,能实现AI作词和AI作曲,能让更多音乐爱好者参与其中,享受快乐

“外行人”做音乐行业

他们用技术 实现音乐版权维权

“我们团队的经历,是一群外行人从事音乐行业的故事。”HIFIVE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尹学渊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在此之前,尹学渊是在一家游戏公司工作,仅仅只是平时会接触到音乐游戏而已,“我并没有想到自己如今会进入音乐领域创业。”尹学渊说道。

“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的音乐版权维权只能依靠人工识别,对取证造成了很大的技术难度。”尹学渊表示,数字时代的今天,每天都有海量的电视节目和直播短视频更新,无论是对个体音乐人还是对音乐企业来说,都很难及时、有效地发现侵权和收集证据。而相关数据表明,在欧美地区,数字音乐商用版权的授权已是一门成熟的生意,根据国际唱片协会IFPI的数据,全球数字音乐商用版权市场的收入规模自2001年的6亿美元已增长至2018年的31亿美元。

当时还在一家游戏公司工作的尹学渊和朋友就感受到了音乐版权交易市场的困境,“To C的平台很多,但缺乏To B的一站式平台。”比如,当一家下游公司想要使用一段音乐时,需经过冗长繁琐的程序才能获取到授权,而上游版权公司也很难检测到歌曲在授权后的使用情况。于是,他们在2016年创办嗨翻屋,并于2017年6月推出商用音乐版权交易平台AGM。

他们把AGM比作“音乐版权界的京东”,通过向上游的版权方和音乐人购买版权,再给版权音乐打标签,进行分类整理,然后提供给B端用户使用。而这并非易事,因为B端企业需求繁杂,客户不是来听歌的。广告公司要找广告配乐,游戏公司要找打斗配乐,应该如何帮助客户快速解决这些场景诉求呢?

记者了解到,嗨翻屋的技术团队通过AI将每一条音乐从情绪、BPM、乐器等方面打标签进行分类,一首音乐的背后通常有上万个标签,这些标签可以帮助客户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音乐并且快速地进行版权交易。“我们AGM拥有或者已获授权近千万首音乐作品版权,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商用音乐版权交易平台。”尹学渊这样说道。

嗨翻屋推出的商用音乐版权交易平台AGM,已获授权近千万首音乐作品版权

嗨翻屋推出的商用音乐版权交易平台AGM,已获授权近千万首音乐作品版权

从版权维护到全产业链

他们用技术 放低音乐制作“门槛”

在采访的过程中,尹学渊一直在向记者强调“我们是一家技术型企业”。细细观察他们所发展的轨迹和方向,自然会认识到HIFIVE并不希望“安于现状”,他们更希望从音乐版权维护发展至全产业链,从而助力音乐行业的健康发展,共建一个优质的行业“秩序”。

随着消费升级,城市居民对文化消费有了更高的要求。尹学渊在采访时向记者表示,嗨翻屋致力于用技术解决音乐行业面临的问题。“针对版权问题,我们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对音频进行版权识别,为音乐人和音乐公司提供维权工具;我们还提供智能经纪人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用户画像、评论分析等服务,为音乐人、音乐公司的精细化运营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推出智能音乐助手,实现AI作词和AI作曲,激发音乐人的创作灵感。”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大家都在讨论AI在实际应用里面的结合,那HIFIVE如何让其在音乐领域的应用实现更多可能?尹学渊用几个场景的例子向记者解释说明:当一个音乐人开始创作的时候,会陷入缺乏创作灵感的问题中;如果要为一个电影剧本创作音乐,或是为广告创作音乐,怎么才能打动人的情绪……尹学渊告诉记者,其实嗨翻屋建立之初,团队就一直在研究AI做歌,输入节奏、乐器、情绪方面的需求后就可以自动作曲、作词,并与AGM平台进行版权对接,他们也进行过一些尝试,“之前与小米智能水杯合作,智能水杯里面全部音乐都是我们用AI创作的。”

在HIFIVE,AI技术除了应用在AGM平台千万首曲目的标签分类上,另一大模块即是AI音乐创作。记者了解到,其一方面通过自定义风格、主题、情绪的批量化作曲,以满足B端客户更具功能性、性价比的选择。另一方面,尹学渊表示,HIFIVE希望该模块能成为音乐的“美图秀秀”,增强与C端用户的互动,即在AI作曲生成后,零基础的音乐爱好者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在原曲基础上实现更换乐器、改变音乐风格等效果,降低音乐制作的“门槛”,让更多音乐的爱好者参与其中,享受音乐带来的欢乐。

QQ图片20190812082803

成都有天时地利人和

他们用技术 发掘成都更多价值

“对成都有感情在。”一句话中却暗含了尹学渊对于这座城市深厚的感情。

城市生活成本、创业环境要素、创业领域发展基础、创业城市文化氛围……每个创业的人都会选择,而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尹学渊的选择是成都。谈及原因,尹学渊表示,“成都的生活节奏张弛有度。做技术的人有时需要一个很安定的生活环境,可以好好思考,面对分析市场态势,需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成都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为吸引、创造培养更多的人才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尹学渊认为,众所周知,成都是全国拥有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四大城市之一,也一直被认为是独立音乐人的天堂,更是提出“传承历史文脉,固城市之根,打造‘音乐之都’”,“这也昭示着成都音乐产业发展迈入了快车道,而在成都发展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即国家出台了促进音乐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政策措施。2016年8月,成都市出台《关于支持音乐产业发展的意见》,2018年,出台《成都市建设国际音乐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将对音乐企业、音乐人才、原创音乐、音乐演出、版权交易等给予支持。地利,即成都拥有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以及多个音乐园区,同时还聚集了咪咕音乐、摩登天空、爱奇艺、酷狗音乐等知名企业,索尼音乐、格莱美、公告牌等国际知名品牌积极洽谈落地,每年有上百万人次参与各种音乐节、演唱会等音乐活动,已成为众多音乐演艺品牌和项目的首选地。人和,尹学渊感触颇深,“成都拥有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大学等十余所音乐或设有音乐专业的院校,对于技术型企来说,成都还拥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著名高校,聚集了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顶尖的专家、院士,人才济济,信息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尹学渊还告诉记者,希望跟本土的机构企业有所合作,可以结合成都这座城市悠久的文化历史,以技术为基础,音乐为载体,去发掘文化的价值。

政策链接

成都支持发展壮大音乐市场主体

吸引国内外知名数字音乐落户发展

2006年,成都和音乐的联系忽然紧密起来。选秀节目唱火了李宇春、张靓颖、何洁等一大批超级女声,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成都有一所学校叫四川音乐学院。川军组队向娱乐圈进发,谭维维、郁可唯、张杰,经常看到外地的大型演唱会被成都歌手“包揽”的情况。

从此以后,成都和音乐,有了更多的关联和标签。2016年初,四川省政府召开音乐产业发展专题会议,结合国家文化发展需求,推进完善《四川省“十三五”音乐产业发展规划》。同年8月,成都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音乐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将在成都创立原创音乐榜、原创音乐奖等,促进国内外优秀原创音乐汇聚在成都,并建立健全音乐版权登记制度和司法保护机制,支持数字音乐企业购买版权,推动数字音乐尤其是流媒体音乐正版化。发展数字音乐,成都还将依托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积极融入“互联网+”,支持音乐产品生产和消费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入融合,实现音乐产业技术进步、业态升级。

而这也是全国首个支持音乐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明确了支持音乐企业、人才、原创、演出、版权的具体政策。2017年9月20日,为破解音乐产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题,总规模50亿的成都音乐文化产业基金正式成立,这也是全国首个专门支持音乐产业的基金。音乐在民间健康成长,更被官方高度重视。在《成都市建设国际音乐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中明确提出,将完善城市音乐演艺设施,按照国际标准完成设施建设,着力实现规范化运营管理;提升城市音乐演艺品质;打造国际化城市音乐品牌,坚持高标准、国际化;浓厚城市音乐氛围,支持市场主体举办各类音乐节、明星演唱会,培育繁荣音乐演艺市场;发展壮大市场主体。

《计划》中更是格外提到,要吸引国内外知名音乐创作制作、演艺传播、数字音乐、版权机构等落户发展。据了解,2018年,成都已初步建成了成都城市音乐厅并完成首演,凤凰山露天音乐广场、新声剧场等也即将建成投用;东郊记忆音乐公园、白鹿音乐小镇等音乐四园区、五小镇初具特色;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成都国际音乐(演艺)设施设备博览会、金芙蓉音乐比赛、街头艺术表演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年举办西部音乐节、草莓音乐节、熊猫音乐节等各类音乐演艺活动1600余场次;引进音乐企业103家,重点项目39个,全市音乐产业产值达397.86亿元,同比增长21.69%。

成都,这座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正加快推进“三城三都”建设,全面打造“国际音乐之都”。2019年,成都将推进交子(城南)艺术中心、成都大剧院等设施规划建设,提升成都城市音乐厅、凤凰山露天音乐广场、天府云端音乐厅等音乐演艺载体和乐团运营管理水平; 创作推出一批本地音乐产品,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乐团、剧目和赛事活动来蓉举办;力争全市音乐产业产值突破470亿元,保持20%以上增长。

行业观察

技术密集型企业在成都呈增长态势

具有自主技术的创业团队正快速成长

“商品贸易的发展是服务贸易发展的物质基础,服务贸易的发展需建立在物品贸易的基础之上,若物品贸易发展出现停滞,则服务贸易就像无水之木。举个例子,以软件为例,首先需要IBM等电脑制造商制造出电脑提供给电脑销售者,在此过程中IBM需要面对消费者做广告,然后消费者购买回去后将电脑用于软件开发,向软件需求者提供软件包装,若是消费者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这就又涉及了服务贸易中的金融……”成都服务贸易协会秘书长徐洁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徐洁表示,可以看到,HIFIVE已经在国内外取得了很多合作,而像这样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在成都已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他们的快速增长和发展将加强贸易自由化和知识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了知识为核心的可持续经济增长。“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之下,当前80、90后年轻企业与国际水平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越来越多具有自主技术的创业团队快速成长。”

谈及原因,徐洁认为,由于本土市场足够大,智慧城市、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让国内甚至城市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已然有所积淀,进而培养出很多从开始便有着紧跟或持平国际水平的技术引导型企业。那这样的增长态势又会对行业有什么影响?徐洁表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完全就业效应高于其他服务业,因为它通过给其他行业或上下游企业提供高知识度的服务产品,比传统服务业更显著地带动生产,间接增加了就业的机会。

“服务贸易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成都提出建设‘三城三都’,而我们除了科技类企业,还有许多涉及文创、游戏、工程设计等多个领域内的企业。”徐洁表示,高知识度、高技术度的服务将加速知识流动和扩散的加强,进而知识存量得到扩大,而知识密集型服务的高创新度、高人力资本的特点使得生产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内生经济增长持续下去。

记者手记

音乐和人工智能相结合

让音乐之都实现“人人都能做原创”

当下,到银行取款,无需卡片密码,刷脸即可;办理新卡,一台智慧柜员机就能完成;遇到复杂业务,戴上耳机和眼镜,与客服经理实现“面对面”的VR沟通……人工智能已然进入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日前,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在成都拉开帷幕,这是世警会首次来到亚洲,选择成都。成都本土公司HIFIVE,运用旗下AI音乐智能助手-小嗨特意创作了一曲《澎湃》,音乐中激烈的交响鼓与大气磅礴的管弦乐完美融合,热血激昂,刺激紧张的比赛氛围仿佛就在眼前,也颇受关注。

而成都企业运用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施展身手,AI音乐创作也再次让记者对于人工智能发展大潮之下的“智慧”生活充满了憧憬。事实上,国外这一领域的初创公司就包括Amper Music、AI Music、Endel等十余家,无论是如谷歌、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还是传统唱片公司如环球音乐都在通过投资与合作,布局AI音乐的应用。当前,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国际音乐之都,要认识到音乐产业是一个涉及票务、演出、版权等元素的完整“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拥有众多细分领域,每个领域都能催生经济价值和就业机会。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成熟,人工智能或将极大地降低用户的音乐生产门槛及成本,实现“人人都能做原创”,进一步激活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的创作活力。

本报记者 孟浩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原标题:用AI作曲 唱首自己的“嗨”歌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