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从盆地站上世界舞台

成都商报 2019-08-20 07:52

QQ图片20190820075047

京东方成都工厂资料图片

2019年5月4日的成都,惠风和畅,春日暖阳。这样一个青春激荡的日子,对于志在以电子信息技术而崛起的成都,一个简单而特别的签字仪式,将被历史牢牢地记住。

成都正南方,17点40分,锦江宾馆,成都市、华为、京东方三方相关人士齐聚于此。

当晚11点21分,一条简讯传遍全球:“5月4日,成都市与华为、华为与京东方签署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扩大三方合作领域、深化产业协同,携手助推成都打造网络通信和新型显示产业全球重要基地,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世界为之瞩目。

这意味着,深耕成都的两家行业巨头将加大合作力度,华为旗舰手机等智能终端将与京东方AMOLED柔性屏展开合作,标志着全球最大的柔性显示基地——中国柔性显示西南基地形成。

就在3个月后的8月7日下午,成都再度与华为牵手,签订鲲鹏生态基地项目合作协议,华为鲲鹏天府实验室及鲲鹏生态基地正式落户成都天府新区。在中国的ICT产业转型这一历史机遇之下,成都开始布局鲲鹏产业生态,建设“开放创新的第二计算平面”。

城市,从词源学上便有着边界的双重含义:筑“城”防卫是为巩固政治边界;“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是市场活动塑造的流动的经济边界。

长期以来,城市的经济边界就是行政边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里,成都逐渐向外发展,而以京东方为代表的故事,正在塑造新的“边界故事”,讲述成都经济边界的向外生长。

1

“成都+绵阳”的“京东方协奏曲”

看起来是一款普通手机,打开却相当于一个随身的平板电脑,可进行0~180度自由翻折,还能支持双屏间多任务协同操作……今年2月,在西班牙举行的MWC展会上,华为对外发布首款折叠屏5G商用手机,引爆全球热点,其中最吸睛的就是由京东方生产的手机柔性屏。

世界仅有的两条柔性屏生产线,一条在韩国,另一条在成都。

两年前,京东方AMOLED柔性屏就在成都高新区实现量产,打破了国外企业在柔性OLED面板市场的垄断格局,这是中国柔性屏在世界崛起的重大里程碑。两年过去了,成都之外,京东方的绵阳工厂也将实现量产。

这意味着,2019年京东方成都工厂放量加上绵阳工厂量产,京东方将超过LGD成为仅次于三星的全球第二大柔性OLED供应商。

京东方的故事,发生在成都,又在成都的边界之外。

业内在分析京东方布局绵阳工厂时,明确指出了绵阳工厂与成都工厂的集聚效应,认为在成都及周边地区,正逐渐形成一个光电显示产业群。在下游终端消费产品方面,富士康在成都生产Ipad及部分Iphone,戴尔、联想及代工厂商仁宝、纬创,均在成都设立大型笔记本电脑工厂,TCL和长虹分别在成都、绵阳生产彩电,显示四川地区对光电显示产品有着不小的需求;在光电显示行业相关的上下游及配套企业,还有台表科、东京电子、空气化工、航天光电、峻凌国际、业成科技、中建材等,成都及周边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从上游原材料、中游显示面板到下游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

到产业生态圈去,这是企业布局的新趋势,也带来了城市关系的新变化。随着交通与通讯技术的改善,生产和组织方式发生了精细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和密集。没有城市能够独立生产出一部苹果手机,数百个零件分别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从全球来看,城市的发展愈发依赖于建立和维持与邻近的城市、遥远的城市网络关系的能力。

显然,随着成都提出打造“总部经济”的目标,会有更多企业做出类似的选择。在四川全省范围内,地理趋近、文化趋同、乡情润滑,向成都集聚将是市场的精确制导。尤其是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时代,当地方空间逐渐被流动空间所取代,基于市场力量的自发作用,城市的经济边界趋向模糊化。

成都如何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协作?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提出做强“主干”、壮大“多支”,加大统筹区域发展力度,加快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更好实现各区域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同频共振,首当“主干”的成都获得了更具时代性的新优势。

在新的指导思想下,没有边界,才是成都的边界,它背靠四川,做的是全球的生意,参与的也是世界城市的竞争。

2

从盆地走出陆海新通道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出发挥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作用,增强对通道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与重庆、广西北部湾、海南杨浦等共同构建重要枢纽;并建设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的通路,作为新通道三条通路之一。

成都的区域优势正在被重新审视。如果说70年来的前半段成都都在与盆地命运做挣扎,后半段的成都已然伴随着通道建设迈向区域协同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一座不临边不临海的内陆城市,成都如何拓展边界?

借道泸州,打通南向开放通道;借道广元,北向出川门户打通。广元市长邹自景认为,成都正在加快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广元正加快建设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两座“枢纽”就能在“干支联动”中相互呼应。“成都到欧洲的定期蓉欧快铁从成都出发,经广元一路北上直达欧洲。”邹自景表示,当前,广元正进一步完善交通枢纽体系,加快规划建设物流园区、中铁快运物流基地,并积极融入蓉欧快铁国际物流大通道,共同建设四川北向东出大通道,打造四川融入“一带一路”的交通网络体系。

而“打包销售”让成都和阿坝的旅游资源,则产生了“1+1>2”的效果。在阿坝州长杨克宁眼里,这样的“放大效应”还在不断放大。仅仅以旅游为例,阿坝正和成都联手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产品,联合开展境内外旅游营销,并植入藏羌文化、康养文化、红色文化,全面加强旅游项目合作。“阿坝州拥有‘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大湿地、大冰山’旅游品牌,我们也将考虑同成都在‘大熊猫’方面加强联系,展开进一步合作。”杨克宁信心满满。采访中,他十分专业地分析,这些年来,阿坝与成都之间开展了多次访问接触,重点在旅游发展、交通、农特产品等方面,签订了一批战略合作协议,取得了良好进展。

资阳更是借成都的“东进”战略来谋划城市发展。资阳市长吴旭表示,当前,资阳市把成资同城化作为引领资阳发展的“头号工程”,抢抓成都“东进”契机,加快建设成渝门户枢纽型临空新兴城市。

东南西北,既是成都的通道,也是成都的腹地。成都走向全球的支撑,来源于9000万人的四川腹地,对于成都来说,这意味着怎样的战略意义?一组数据可看出成都的资源。

2018年成都户籍人口数超过1600万,是中国西部除重庆以外唯一人口超千万的城市;而两座地理接近、文化同源的城市,在腹地面积有着巨大差距,重庆市总面积为8.2万平方公里,四川省总面积达48.6万平方公里。同样作为副省级城市的西安,人口也超过千万,但放之全省,不足4000万的陕西人口和超过9000万的四川人口,为两座城市提供的是不同量级的经济后盾。

经济辐射到哪里,企业投资在哪里,城市的边界就在哪里。

成都的集聚经济不限于城市内部或行政边界之内,而在更大的地理尺度上融入跨越地理的城市网络。“一干多支”战略提出以来,成都在四川城市网络中发挥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干作用,用两年时间调迁了1102家企业到市州去发展,市州成为成都的经济边界。

3

成都的边界,无远弗届

4月1日,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一场特殊的会议在这里举行,它的主题是推动具有全球竞争力企业在成都诞生。

“蓉字号”企业代表新希望集团是这场会议的主角。会议现场,市经信局等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武侯区、彭州市等区(市)县相关负责人,与新希望集团各项目负责人面对面交流,问困难、拿措施,以更大决心、更优环境、更实举措支持在蓉企业发展。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当场表示,将坚定扎根在蓉发展信心,加快实施系列产业发展计划与项目投资,一些项目总部、一些新建项目以及一些整合项目都将落地成都。

在新希望集团当家人刘永好心里,扎根成都的战略构想不可谓不宏大:在成都已有新希望集团总部的基础上,新成立一家控股型全球总部公司,统筹全集团业务和投资发展,作为冲击具有全球竞争力企业主体。未来三年,控股集团计划在全国新增投资500亿元,其中在川新增投资300亿元,大力发展以新希望六和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以草根知本、新希望乳业为代表的消费升级产业,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科技产业,预计到2021年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新希望就是刘永好头脑里的一盘棋,从成都出发,新希望集团早已布局全球。现在的新希望在全球各地有600多家工厂,7万多名员工,其中海外员工上万人,不仅在海外收购多家知名企业,还在新加坡、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设立了办公室。

但,新希望的总部依然在成都,还将继续在成都“加码”。

其实,新希望集团只是根植于成都的一个代表。“蓉字号”的身影,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工地上。近年来,新希望、通威、科伦药业、天齐锂业等民营企业的海外事业持续壮大,四川发展、四川投资、四川铁投等国企“走出去”步伐日益稳健,东方电气、中国成达、四川路桥等工程企业的海外业务规模也保持较快增长,在蓉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正向纵深发力。

经济全球化加速流动的今天,由资源要素形成的经济边界在逐渐淡化。正是因为这些总部在成都的全球性企业,成都的边界向世界拓展。

推动具有全球竞争力企业在成都诞生,既是成都企业发展的使命,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或许有一部分人,以四川思维、西南思维、西部思维作为主导,认为成都还没有勇气或能力直接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说这话的是复旦大学知名教授葛剑雄,面对记者,他话锋一转,“但是我认为,新时代给了我们新的发展机遇,成都这样一座城市,完全有必要也有能力及时把握住时代发展机遇,突破‘盆地桎梏’,站上世界舞台。”

哪里是成都?嵌入四川和全球的城市网络,有成都活力照射的地方就是成都。70年里,成都边界的拓展在证明,挣脱“盆地桎梏”的成都,无远弗届。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白茹

原标题:成都,从盆地站上世界舞台

编辑:申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