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深度聚焦70年来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取得的重大成果,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9月将召开8场系列新闻发布会。 9月2日下午2:30,第一场发布会在金河宾馆举行,四川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将围绕“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经济强省”主要内容进行发布。(记者 郭莹)
2019-09-02 14:37
新中国成立70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波澜壮阔、硕果累累的70年,是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连续跨越的70年,是人民生活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7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四川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抢抓机遇、砥砺奋进,谱写了四川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大跨越、从人口大省到经济大省再向经济强省大飞越的壮丽史诗,正和全国人民一道,昂首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阔步迈进。
2019-09-02 14:40
今天的发布会上,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邓长金就四川“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经济强省”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介绍。
2019-09-02 15:00
邓长金介绍,70年来,四川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经济发展取得瞩世成就。四川经济社会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形成了“全国有分量、发展有基础、未来有前景”的良好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综合实力大跨越。
70年间,四川经济总量实现了从几十亿到几万亿的历史性跨越。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到2007年全省经济总量达到1万亿元,我们用了58年的时间;到2011年增加到2万亿元,2015年突破3万亿元,也就是每隔4年就新增1万亿元;2018年经济总量达到40678亿元,此后稳居全国第6位、西部第1位。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经济加快发展,1979—2018年年均增长10.2%,增速比全国快0.8个百分点。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8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911亿元,比1978年增长100多倍。
二是经济结构大升级。
70年间,四川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到工业和服务业共同主导经济发展的巨大转变。2016年服务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0.9:37.7:51.4,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占据“半壁江山”。区域结构布局优化,1978年全省经济总量超过十亿元的仅有6个市,2018年16个市(州)跨进千亿俱乐部,经济总量过百亿的县(市、区)增加到118个。城乡结构更趋合理,2018年末常住人口834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3%,比1982年提高38.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三是基础设施大完善。
70年间,四川投资后劲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巨大改善。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65亿元,是1978年的1200倍。交通建设从实现通达到追求速达,从陆路交通到陆空水运齐头并进,“蜀道难”变“蜀道通”。21个市(州)均通达高速公路,成绵乐城际铁路、成渝高铁、西成客专建成通车,民用运输机场达到14个。2018年全省水电装机容量7674万千瓦、居全国第1,天然气产量达到370亿立方米,初步建成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四是民生事业大提升。
70年间,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文教事业硕果累累,普通高校从1978年末的28所增至126所,在校生规模达157万人,是1950年的188倍。科技实力显著增强,2018年发明专利申请5.4万件、授权1.2万件。医疗卫生事业成绩斐然,2018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81539个、是1978年的6倍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9.9万张、是1978年的4倍以上。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625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71万,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2018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43万人,比1994年末增加225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8636万人。
2019-09-02 15:04
70年来,四川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治蜀兴川迈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以创新培育动能。
四川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重要位置来抓,突出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平台“三个重点”,提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三个能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75万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6%,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二是以协调增添后劲。
四川坚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推动各区域共同繁荣发展、同步全面小康。充分发挥成都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去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等区域中心城市作用日益凸显,干支联动、竞相发展局面正在加快形成。
三是以绿色夯实本底。
四川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取消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和生态脆弱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GDP考核,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全省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达38.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84.8%,10个出川断面水质全部达国家考核标准。巴蜀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加优美。
四是以开放拓展空间。
四川坚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着力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持续深化与兄弟省区市和香港、澳门的务实合作,加大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力度,加快推进中德、中法、新川等国别合作园区建设,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17个国家在川设立领事机构,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47家,201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增长29.2%、达到近6000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89.6亿美元。四川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五是以共享释放红利。
四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办了一大批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聚焦彝区藏区等深度贫困地区,锁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近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16万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216元、13331元。目前,已基本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2019-09-02 15:10
70年来,四川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强省。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去年6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出台《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作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战略部署,是四川全面落实中央推动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这方面,四川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以“5+1”产业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新体系。省委出台《关于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重点发展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构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和数字经济“5+1”产业体系,力争2022年达到8万亿以上。大力培育高端现代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区域辐射带动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二是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省委出台全省区域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五大片区建设发展实施意见,修订完善五大片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政策和考核办法,强化项目支撑,推动区域间务实合作。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大力发展环成都经济圈;加快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建成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推动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建成东向北向出川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推动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绿色发展。推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打造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三是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态势。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力推动四川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融入全球经济格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突出南向”,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南亚和东南亚开放合作,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国—东盟框架合作、中国—中南半岛、中巴等国际经济走廊建设。“提升东向”,就是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化成渝城市群建设,更好对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环太平洋国家先进生产力。“深化西向”,就是优化释放中欧班列通道能力,发挥西部国际航空门户枢纽优势,推进对欧高端合作。“扩大北向”,就是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同时,统筹实施综合交通建设行动计划,推动民用航空强枢纽、铁路发展提速度、公路网络上档次、内河航运扩能力,形成陆海互济、东西畅达、南北贯通的“四向八廊”战略性现代综合交通走廊和对外经济走廊。
2019-09-02 15:11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迈进新时代,扬帆新航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四川上下将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经济强省,奋力谱写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四川篇章。
2019-09-02 15:11
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提问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邓长金
问: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请问四川是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四川拥有全国最多的县级行政区,是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
答:四川是西部大省,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一方面因为“大”,经济持续发展具备深厚基础和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也因为“大”,资源要素分布和经济发展条件在不同区域存在很大差异性。在这方面,四川省情和我国国情非常相似,可以说,四川经济就是全国经济的一个缩影。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对于四川这样一个大省,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进而建设经济强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四川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针对不同阶段发展实际,先后提出实施“依托一点、构建一圈、开发两片、扶持三区”“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多点多极支撑”等区域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对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9-09-02 15:45
接上条回答: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把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四川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健全城乡统筹、区域协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推动各区域共同繁荣发展、同步全面小康。去年6月,省委召开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决策部署,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时代治蜀兴川新形势新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一年多来,我们突出重点,扭住关键,推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省级层面“领导小组+五大片区联席会议”协同推进机制,实行“清单制+责任制”管理,促进区域间、市(州)间形成战略协同和实施协同。各市(州)建立了落实“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推进机制,省直相关部门将区域协同发展作为重点工作统筹部署,形成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
二是创新政策供给。出台全省区域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五大片区建设发展实施意见,修订完善五大片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政策和考核办法,以及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形成“1+5+5+2”政策支撑体系,同时还在研究完善产业引导、利益共享、土地高效利用、人才协同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三是强化项目支撑。围绕成都平原经济区打造1小时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建设南向开放大通道、川东北经济区建设东向北向出川综合交通枢纽、攀西经济区突破南向交通瓶颈、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推进藏区“交通大会战”,聚力实施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大项目。围绕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探索“总部在成都、基地在市州”“研发在成都、生产在市州”模式,建立区域性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布局一批重点产业合作项目。围绕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启动一批流域上下游联动治理、空气污染联防联控等重点生态环保项目。
四是推动务实合作。引导成都主动发挥主干引领带动作用,与20个市(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召开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加快推动内圈同城化、整体一体化,在规划衔接、城际铁路公交化、数据资源开放整合、产业分工协作、营商环境整体优化等领域重点突破。召开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会议,推动川南经济区聚焦基础设施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川东北经济区聚焦基础设施、产业、重大活动平台等三个十大重点工程,攀西经济区聚焦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和打造阳光经济走廊,川西北生态示范区聚焦生态保护和发展生态经济签署合作协议,推进重大协作平台建设,促进区域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政策链深度融合。
在“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体系中,县域经济是支撑战略实施的基层基础。没有经济强县,就没有经济强市,更没有经济强省。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对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我认为重点是突出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抓特色,就是推动县域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差异化发展;二是抓融合,就是推动县域融入中心城市、城市群、区域经济板块,实现协同发展,这也符合“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核心要义。
为此,省委省政府出台县域经济指导意见、支持政策、考核办法,将183个县(市、区)划分为33个城市主城区、57个重点开发区县、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四大类,分别明确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进行分类指导、分类考核,评选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先进县、进步县,并给予奖励激励。从实践来看,这些政策举措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特别是激发了县一级内生动力,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我们有信心,在“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统揽下,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四川各区域共同繁荣发展、同步全面小康以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2019-09-02 16:07
记者提问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祥超
问: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服务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请问服务业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答:感谢记者朋友关心关注我省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属于绿色产业、高附加值产业,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同时,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为代表的幸福产业,可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服务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贡献大幅提升,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成长为我省第一大产业,主要有“五个新变化”。
一是综合实力由“弱小”到“强大”。服务业规模从1952年的6.4亿元扩大到2018年的2.1万亿元,是1952年的3280倍,总量从不足10亿元到百亿、千亿、万亿乃至2万亿,实现“四连跳”的历史性跨越,目前我们的总量居于全国第8位。服务业增幅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变化,自2014年以来连续6年领跑GDP和一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当中增长最快的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20.7%上升到2018年的51.4%,成为国民经济中占比最高的产业,推动经济向更高形态、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实现由“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与工业主导并重主导”的历史性转变。
二是地位作用由“配角”到“主角”。服务业长期处于从属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农业为主的有12年,以工业为主的有20年,以服务业为主的有9年。进入“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与日俱增,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78年的22.9%提高到2018年的53.5%。同时,还贡献了70.3%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7%的税收收入、71.3%的城镇新增就业,服务业已成为稳增长的主要支撑、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税收收入的主渠道、新增就业的主阵地。
三是区域发展由“单兵突进”到“竞相迸发”。成都经济区“一区独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由1978年的45.4%提高到2018年的66.3%;成都市服务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7.52亿元跃升到2018年的8303亿元,成都市服务业占成都经济区的66%,呈现出“两个三分之二”的现象:一是成都经济区占全省的2/3,二是成都占成都经济区的2/3。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和我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战略深入实施,全省服务业基本形成了以核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强县为主的“1+7+N”干支联动的发展格局。2018年,成都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303亿元、占全省的43.5%,泸州、绵阳、乐山、南充、宜宾、达州、凉山7个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总量突破了5000亿元、占全省的28.1%。另外,全省23个“服务业强县”,服务业占GDP的平均比重为45%,有58个县(市、区)服务业的总量超100亿,其中有6个超过了500亿元。
四是产业结构由“传统为主”到“现代引领”。改革开放前,全省服务业主要以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传统业态为主。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以商贸流通、现代金融、科技服务、软件信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尤其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推动下,传统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催生出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体验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深刻改变了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重构传统服务业迭代升级,促进了新兴现代服务业应运而生。深化内贸流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商贸流动创新转型升级和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拓展四川产品的市场销售,连续6年在全球、全国和省内开展市场拓展“三大活动”,促进形成了强大的消费市场。2018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371亿元,是1978年的690倍,年均增长11.6%。科技服务业成长为千亿级产业,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3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4个。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了3万亿元,居全国第6位,其中171个重点电商平台实现交易额9000亿元。还有全省的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680亿元,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了6.6万亿元,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9.1%下降到2018年的15.8%,下降了3.3个百分点。
五是主体队伍由“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计划经济时代,全省服务业主要以国有集体企业为主。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尤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创业创新激情,“放管服”改革提升营商环境,服务业成为民营企业投资的主要领域。全省服务业市场主体从1978年的2.3万户增至2018年的501.2万户,占全社会市场主体总数的89.4%,去年服务业新增市场主体95.6万户、占90.8%。其中,6583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127.9亿元。
刘祥超表示,七十载砥砺奋进,全省服务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决策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真抓实干、共同努力的结果。四川服务业发展有基础、有潜力、有机遇,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聚力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22年建成现代服务业强省”的宏伟目标,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服务业在稳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经济强省建设,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
2019-09-02 16:14
记者提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肖小余
问:川农业辛勤耕耘70年,第一产业产值已达7006.5亿元,我省是农业大省。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把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擦亮”寄予厚望。放眼全国,与其它农业大省比,四川的这个大省之“大”,底气是什么,特色在哪里,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70年来,伴随着新中国发展与改革的辉煌历程,四川农业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农业农村不断开创新局面,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说到四川的农业,我想用数字“一二三”来体现,来展示。
“1”是指农业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据不完全统计,四川有25种农产品产量在全国位居第一。粮油产业有油菜籽、马铃薯、杂交水稻产种量、再生稻4个品种产量全国第一;经济作物有石榴、莴苣等14个品种全国第一;特色畜牧产业有生猪、水禽等4个品种产量全国第一;水产产业有鲶鱼、鮰鱼和长吻鮠3个品种产量全国第一。
在全国每10头猪,就有1头是来自四川;每10杯茶,就有1杯来自四川的茶山;每10斤菜籽油,就有2斤榨取自我们四川的油菜籽;每10只兔子,就有4只来自四川;每10袋泡菜,就有7袋来自四川;每10个柠檬、血橙,就有8个摘自四川的枝头。 同时,作为全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四川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新项目的经济收入1600亿元,居全国第一,建成全国景区220个,主题公园440个。
“2”是指四川农业经济的体量。2018年,四川第一产业增加值已达4426.7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比1949年增长242.2倍。全省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090.8万吨增加到去年的3493.7万吨,增长2.2倍。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增长,其中水果产量比1949年增加1076.6万吨,增长262.6倍,年均增长8.4%。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31元,比建国初期的不足100元,增长196.5倍。
“3”是指四川对全国农村改革的三大历史性贡献。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又是“由两个省带头”发动的,一个是四川省、一个是安徽省。对于全国来说,四川农村改革的实践探索,最有意义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家庭承包责任制。1978年起,四川省委先后提出包产到作业组、包产(包干)到户,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二是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1979年9月起,广汉县委在向阳公社进行政、社分开试点,人民公社体制改革试点。这些改革很快在全省全国展开,推动形成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新体制,并载入《宪法》。三是开发农村劳务经济。1982年,省委以新都县农村建筑队为试验,为农民工进城打开突破口,推动了农民工跨区域流动,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目前,四川有2500万农民工外出务工,总量占全国的近1/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在农村改革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全国创下“八个第一”“五个率先”。“八个第一”指的是,全国首轮同类入市地价最高,成立全国第一家综合性农村产权交易所、第一个开展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第一个出台《全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一个创新设立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的“贫困户优先股”,第一个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建成全国第一套农业农村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数量和试验项目全国第一。“五个率先”指的是,四川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产权“多权同确”、率先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两股一改”、率先开展农业补贴改革试点、率先部署新产业新业态工作、率先启动农村改革系统集成试验。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对四川“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不断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加快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2019-09-02 16:26
记者提问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顾红松
问: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工业走过了一段非常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建立了门类齐全、结构完善、层次清晰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您认为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
答:7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自内而外的大步跨越,构筑了门类齐全、结构完善、层次清晰的现代工业体系,总量持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竞争实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规模总量大幅跃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其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经过建国初期的艰苦创业,四川逐步建立了以军工、电子、食品、纺织、冶金、机械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去年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5+1”现代产业体系,把制造强省建设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2018年,五大支柱产业(含软件)主营业务收入达3.8万亿元,占全省工业总量81.7%;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新型显示、5G应用、信息安全等领域跻身全国前列,数字经济总量达1.2万亿元。再次,产业基础持续夯实,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
2019-09-02 16:35
记者提问四川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熊建中
问: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请问经济发展中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答:70年来,四川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能力较弱成长为全国第6位P经济大省,从温饱不足到即将实现全面小康,从粗放发展到走向高质量发展,从地区差异较大到“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从封闭落后到成为内陆开放前沿阵地,我想用5个“上台阶”来展示70年四川经济的巨大变迁。
一是经济实力上台阶。四川经济总量从解放初期的24.6亿元到2018年的4万亿,现在一年的经济增量超过了我省前50年经济总量的总和,一天创造的经济增加值有110亿元左右,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5年的总和,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两个月的经济总量。
二是人民生活上台阶。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城镇居民收入从1978年的338元增至2018年的33216元,农民收入从127元增至13331元,如果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居民收入标准,我省已提前达到了城乡居民收入小康的标准。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314元提高至23484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20元提高至12723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31.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35.2%。老百姓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已减少到2018年的71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贫困发生率已从9.6%下降到1.1%。
三是发展质量上台阶。服务业发展壮大了,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四川GDP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4%,占据了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经济搞活了,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接近2.3万亿元,占全省经济的比重达56.2%,70年间年均增长18.0%,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新经济火起来,电子信息等五大万亿支柱产业的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的比重超过八成,数字经济总量约1.3万亿元,规模居西部第一。
四是协调发展上台阶。“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成都市经济总量突破1.5万亿元、跻身国家中心城市行列。成都平原经济区GDP超过2.5万亿,川南和川东北经济区齐头并进,经济总量均超过6000亿元。16个市州跨进千亿俱乐部,全省183个县(市、区)中有118个经济总量过百亿,龙泉驿区、双流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锦江区6个区经济总量超千亿。天府新区作为全省“新兴增长极”的代表,经济总量超过2700亿,相当于超过了2个龙泉驿区的规模。
五是开放发展上台阶。四川地处内陆,不沿海、不沿边,对外贸易先天不足。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为我省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省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贸易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成为西部地区对外经济合作排头兵,与22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经贸往来,落户四川的世界500强企业347家,进出口总额达899.4亿美元,“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正加速形成。
2019-09-02 16:50
记者提问四川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田云辉
问:四川科技创新一直以来都处于西部领先地位,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请问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在建设科技大省科技强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答: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科技事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大的阶段。每一个历史阶段,科技都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
第一阶段:为科技事业奠基。从新中国成立到“一五”结束,全省初步建立起交通、建材、机械、冶金、精密仪器和飞机制造等工业技术体系,奠定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
第二阶段:向科学进军。“大三线”建设时期,初步形成了农业、电子、核技术、机械、冶金、化工、交通等领域科技发展大格局。
第三阶段:科学的春天。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我省在全国率先吹响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号角,先后实施了搞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技术市场商品化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推动科技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第四阶段:实施“科教兴川”战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构筑了中国(绵阳)科技城、成都高新区、德阳重装基地等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园区。
第五阶段:建设创新型四川。2006年以后,培育发展创新产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第六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
2019-09-02 16:53
接上条回答:
经过70年的发展,四川已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科技大省,正在向科技强省迈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科技支撑发展由弱到强。国家先后在川布局中国(绵阳)科技城、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重大创新基地。
全省现有国家和省级高新区22个,2018年全省高新区营业收入达到1.5万亿元;高新区以占全省0.3%左右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1/4的工业增加值、1/2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已成为支撑区域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此外,全省建成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93个、可持续发展试验区16个,建成各类孵化载体93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330家。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75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7.6%。科技对经济贡献率达到56%。
二是科技服务民生由浅入深。在解决衣食住行、提高健康水平、治理环境污染、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农业领域,育种创新水平处于国内第一方阵。在人口健康领域,艾滋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科技攻关取得重要进展,生物医药、创新中药等方面一批标志性成果广泛服务民生。在生态环境领域,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攻关,若尔盖湿地保护、草原沙化治理等生态治理研究成效显著,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在公共安全领域,组织实施警用大数据、山地灾害预判、地震预警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地质灾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保障作用。在精准扶贫领域,探索科技扶贫“五动”模式,建成“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
三是科技基础规模由小到大。2018年底,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29万人,是建国初期的近20倍;各类科技活动机构达到2350个,是建国初期的60倍;全社会科技投入737亿元、地方政府科技投入147.9亿元,分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0倍、70倍,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1.81%。
四是科技体制改革由点到面。1984年,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强科技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开启了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在接下来的30多年中,先后开展科研机构改革、科技计划管理、科技人才激励、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主体培育、科技金融结合、区域协同创新等重大改革,特别是在全国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速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结合,为我省科技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内生动力。
2019-09-02 16:57
记者提问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邓长金
问: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实施20年,给四川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请您介绍一下四川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下一步的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
答:一是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进出川大通道加快形成。
三是民生和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升。
四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取得新成就,发展动力活力不断释放。
五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谱写新篇章,美丽四川建设持续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要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发挥带动作用,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发挥引领作用,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上发挥示范作用,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
2019-09-02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