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人均不足3千克到78千克 “猪事”不易里窥探70年民生之变
成都商报 2019-09-03 08:40
1980-2018年四川主要畜禽产品人均产量变化情况
从年人均肉产量不足3公斤,到生猪出栏量位居全国第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也经历国民经济从物资匮乏、百废待兴发展到如今物产丰饶、百业兴旺。正所谓“猪粮安天下”,70年来畜牧业的发展不仅提供给居民充足的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更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重要保障。
9月2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民生经济发展成就系列报告》,对四川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的民生变化进行回顾。
成绩
我省城镇居民去年
人均消费猪肉36.14千克
回顾四川畜牧业70年的发展成就,畜禽产量增长是最突出的表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全省年人均肉产量不足3千克,在物资紧缺的年代,居民只能凭票买肉买粮。到改革开放初期,全省畜牧业生产有所发展,全省年人均肉产量达到15千克。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市场经济在带动下,全省畜牧业全面发展,产量大幅增长。到2018年,全省人均肉产量达到78千克,是1980的4.5倍;禽蛋产量17.8千克,是1982的6.1倍;人均牛奶产量7.7千克,是1980的5倍。
畜禽产量的增长,促进了居民消费的增加,肉蛋奶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猪肉、牛羊肉、禽肉、蛋类、奶类分别为41.17千克、1.25千克、9.48千克、8.36千克、8.27千克,是改革开放初期的4.3倍、19.3倍、35.1倍、14.2倍、39.4倍。
201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猪肉、牛羊肉、禽肉、蛋类分别为36.14千克、3.22千克、11.59千克、8.52千克,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6倍、2倍、6倍、2.9倍。201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奶制品17.43千克,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模式
全省农村生猪散养率 去年已下降至32%左右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猪肉产量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一直超过90%。1995年,全省提出“八龙兴牧”的畜牧业发展战略。四川养殖结构开始从“一猪独大”向“共同繁荣”发展。
其中,技术进步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70年来四川畜禽养殖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以生猪为例,70年来出栏率、头平重、母猪产仔率等数据明显提高。1952年,全省生猪出栏率(年出栏量比存栏量)仅为0.42,受养殖品种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当时仔猪死亡率较高,加之生猪生长慢,导致每头生猪饲养周期长达一年多甚至更久,且平均每头生猪仅可提供约40公斤的猪肉,生猪生产效率很低。
改革开放之后,在市场经济带动下,全国陆续成立了许多大型养殖企业,规模经济的成本和效率优势加剧了产业进一步集中。几十年来,四川本地陆续诞生了新希望、德康等大型综合畜牧生产企业。近几年来,以生猪为主体的四川大型养殖企业数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饲养量也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规模化、专业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共识。至2018年全省农村生猪散养率已下降至32%左右,大型养殖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在增加产量的同时促进畜牧业生产集中度提升。
支撑
畜牧业产值占比
高峰时达到53.5%
传统畜牧业作为种植业的从属产业,一直是农民生产经营的副业。1949年,四川畜牧业产值仅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13%。整体看,改革开放以前全省畜牧业养殖商品化程度很低,即便到了80年代初期畜牧业产值也仅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左右。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四川畜牧业呈现全面发展的态势,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从1980年至2007年,四川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高峰时达到53.5%,已经与种植业一起成为四川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四川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各地农田建设以及经济作物的推广,四川种植业发展提速,加之期间各类生产疫情,从2008年开始畜牧业产值占全省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有所下滑,到2018年占比降至三分之一左右,但畜牧业生产仍是四川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目前,四川畜牧业发展已进入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下一步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整体战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思路,稳生产、提质量、调结构、促发展,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的畜禽产品需求,着力向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的现代畜牧业方向迈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原标题:从年人均不足3千克到78千克 “猪事”不易里 窥探70年民生之变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