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博物馆”开张最后一天 蓉欧快铁“管家”在此邂逅童年

成都商报 2019-09-11 07:42

res01_attpic_brief (1)

王海波和骑行爱好者朋友们

res04_attpic_brief (1)

姚开玮

姚开玮抱起地上的手风琴,活动了一下手指,拉起《义勇军进行曲》。“我小学的时候一直在学手风琴,学校升旗的时候都要去拉曲子。”他说,奇妙时空屋里的木床、木桌、缝纫机、搪瓷杯和这台手风琴,像极了自己原来在小南街家中的场景。

9月10日,成都宽窄巷子东广场上,“时光博物馆”迎来开张的最后一天。早在开馆前,时光大篷车的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在现场,记者遇到了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口岸管理部经理姚开玮、飓风自行车赛创始人王海波。

他修过飞机搞过矿产

见证蓉欧快铁走向现实

走进时光大篷车,姚开玮一直拿着手机到处拍摄。姚开玮是成都本地人,目前是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口岸管理部经理。蓉欧快铁从概念走向现实,成都国际铁路港从荒凉的废旧铁路线走向国际化大港,他见证了全过程。

“我读小学时跟现在比起来,感觉是两个世界吧,发展速度真是肉眼可见。”奇妙时空屋勾起了姚开玮关于小南街附近老屋的回忆:“我家就在一个小四合院里,家里的摆设就像这屋里的样子。”

姚开玮说,机缘巧合,自己参与了蓉欧快铁的策划和运营。2004年从重庆理工大学毕业后,姚开玮到了四川航空从事飞机修理工作。之后,他去了非洲,从事矿产生意。

离开非洲后,他又到欧洲做进出口贸易。2009年,姚开玮返回成都。“时隔几年回来,我都找不到回家的路,走到我们家小区门口,发现那一片全变了,我给家人打了电话才被接到。”他说。

2013年,他被抽调加入蓉欧快铁运营团队,通过和同事一起加班加点,终于让蓉欧快铁成功运转起来。

姚开玮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足迹踏过大半个地球,他越来越理解国家发展的迅速和不易,也更加为自己能参与为国家开辟新的战略通道的工作而自豪。

他是“京籍”“蓉漂”

让飓风自行车赛落户成都

“90后”王海波和骑行爱好者朋友一行来参观“时光博物馆”,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是场地中间放置的“二八”自行车。王海波告诉记者,他是北京人,娶了个成都媳妇,前两年来到成都生活工作。

因为热爱自行车运动,王海波在读大学期间,就立志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国际自行车赛事。2010年,王海波创立飓风自行车赛,2016年将赛事引入成都。目前,该赛事建立了一项全新的国际绕圈赛评审标准,并被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同等赛事采用。

作为一名骑行爱好者,王海波让比赛落户到成都基于几个理由。“首先,成都的气候非常合适。这里气候比较湿润,而且没有北京那么多的刮风天。这一点是专业骑行运动员非常看重的。”他说,成都有非常好的物候条件,去承接国际性、专业化的自行车比赛。

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成都以极快的速度建设起的天府绿道系统,刚好为骑行提供了难得的运动场地。王海波说,从2017年开始,飓风自行车赛开始做世界巡回赛,已分别在美国、哥伦比亚、法国举办过分站赛。“但我们一直以来的宗旨是无论做多少个分站赛,都会把总决赛这个最重要的环节放到中国成都。”他说。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曾那迦 李彦琴

原标题:“时光博物馆”开张最后一天 蓉欧快铁“管家”在此邂逅童年

编辑:曾红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