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圈蝶变记 一部“买”出来的潮流志
成都商报 2019-09-12 07:49
太古里图据视觉中国
20岁的毛毛如今最喜欢光顾的地方是太古里。逛逛zara和无印良品,吃顿川菜或烤鱼,喝杯奶茶,再去IFS看场电影……许多成都年轻人也大抵如此。纵使互联网消费时代早已来临,但“买买买”的线上“剁手”,总取代不了“逛逛逛”的实体商圈消费体验。毛毛说,逛街,早已不单纯是为了刚需,而是为了乐趣。
承载了成都人消费乐趣的商圈,当然不止春熙路、太古里。
仲量联行成都分公司董事总经理谢凌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化进程提速,成都已经形成“双核心+次级带+近郊”的三级商圈格局。
出门不远就能逛街,成都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只是,人们还是会忆起曾经“那样的生活”。曾经,毛毛的妈妈喜欢逛九龙和青年路,毛毛的外婆,则只逛人民商场和成都百货。
“那时候商场没几个,选择也不多。”毛毛的外婆顾爱萍见证了成都消费的变迁和商圈的蝶变。
从国营百货大楼时代到消费场景多元化的今天;从春盐商圈一枝独秀,到三级商圈百花齐放,这是一部成都商圈的进化史,是一部成都人用“买买买”书写出来的潮流志。
上世纪60年代的盐市口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国营百货大楼
青年路老照片
商圈布局之变
春盐商圈一枝独秀➝次级商圈崛起➝三级商圈百花齐放
国营岁月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百货大楼、人民商场
“老成都”的时代记忆
谢凌说,1949年到1957年,很大程度上是成都商业中心的“空白期”。那时,供销合作社和国营商业弱化了成都各类商场和专门化市场,成都没有绝对意义的商业中心。
但很快,成都迎来了消费的崛起。于是,人民商场和百货大楼,走进了成都人早年的记忆。成都市人民商场和成都百货大楼,都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那也是全国百货大楼兴起的年代。
彼时,《四川日报》还记载过人民商场正式营业:全场面积约有一千三百平方尺,共有八幢场棚,一幢铺房,有二百二十间铺面……商场里经营的商品有日用百货、文教用品等,还有公共食堂、咖啡厅、茶馆、曲艺场……
著名民俗专家冯水木曾著有一文,专门写盐市口彼时的繁华,其中也提到了人民商场:这在当时的成都,算得上是最牛气的商场了。许多市民结婚时的新蚊帐、沙发等,都是在人民商场购买的,还会向人津津乐道、以此为荣。
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老成都”顾爱萍,自然不会忘记那个以逛人民商场和百货大楼为“潮”的年代。“货品的柜台把售货员和客人隔开,客人选好了货品,售货员会开个单子,然后用夹子夹住。”她还记得,那时候商场的柜台上方有根铁丝,夹子的圆洞洞就穿在铁丝上,夹住了票据后,售货员把夹子一推,就顺着铁丝推到了收银处。
直到如今,“付款票据在空中的铁丝上滑来滑去”的画面,仍是“老成都”们鲜活的时代记忆。
人民商场和百货大楼两个大型的国营商场,使得天府广场-盐市口一带,成为了彼时成都最具标志性的消费场所,甚至直到80年代,那里都是成都的消费中心。据《成都市志·商业志》记载,到1988年,成都百货大楼当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亿元大关,人民商场当年的总销售额达到了23840万元,居全国省会城市29家重点百货商场前10名。
时尚初来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穿着青年路的“皮孩”
才是整条街最靓的仔
虽然两家大规模国营商场的“核心”地位延续了很多年,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汹涌席卷,成都的消费格局还是开始了悄然改变。
比如,“70后”一代成都人最深的消费记忆,发生在青年路。连接着春熙路和盐市口的这条路,前身是清代就存在的九龙巷。1980年,青年路开始初设百货摊区,之后范围逐渐扩展,包括暑袜中街、荔枝巷和交通路,总长度800余米,进场经营者达516户,多数为个体摊户,生意兴隆,热闹不凡。
“其实最开始,只有十个八个摊位,尝试着在青年路摆。”1980年前后,顾爱萍的家就住在如今的新南门一带,步行到青年路并不远。她还记得,彼时刚刚改革开放,“开始有些个体户跃跃欲试。”
很快,青年路的摊位越来越多,“不少人都是一边上着班,一边下了班去摆摊。”
冯水木曾经在文中书写过这段回忆:1980年,青年路百货摊区初起时,摊贩都早早候在人民商场大门口。商场一营业,摊贩立马冲进去抢购紧缺商品,然后在青年路加价销售。人民商场卖9元一双的女式半高跟皮鞋,他们加价到20元……
规范经营后,青年路摊贩们开辟了京、津、沪、穗和江浙沿海一带的货源,进的货包括服饰、床单、蚊帐、皮鞋等等,款式新、品种多、花色齐,更重要的是,能砍价,许退换,于是青年路迅速聚拢了大批消费人群。
时尚达人邹女士,儿时也曾追逐过青年路的“潮”。一条青年路卖20元的雪花牛仔裤,也曾是她的心爱之物。彼时的青年路,成为了成都名副其实的时尚中心。
上世纪90年代初,春熙路的夜市也开张起来,成都的消费中心演变为春熙路-盐市口,中间连着青年路,呈现出“哑铃状”。
原标题:成都商圈蝶变记
编辑: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