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动人防建设更好融入全市工作大局

红星新闻网 2019-09-16 07:06

今年7月5日起,位于人民公园内的“成都一号防空洞”免费向市民开放,成为市民避暑纳凉的好去处。今年,这里还安装了电视,循环播放人防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以打造成为全市人防教育的基地。

近来,成都市人防办认真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有效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职能使命,以实实在在工作成效积极践行初心和使命,奋力推动人防建设更好地融入成都工作大局。

为提高城市品质作出更多贡献

如果不是市人防办工作人员同行,记者可能怎么也想不到在成都高新片区大源组团核心区的地下,竟然存在着全市最大的人防工程。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大源核心区防空防灾系统”总投资近22亿元、建筑面积数十万平方米。这个西南地区最大的防空防灾系统工程,无论规模、功能还是理念,均在中西部大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据了解,整个防空防灾工程由人防公共工程、人防疏散支道、防空地下室三个层次组成,着眼提高城市综合防护能力,促进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建成后,将形成覆盖整个区域,相互联通,人员掩蔽、疏散、抢险救灾等综合功能完备的区域性地下防护防灾系统。像这样的重大人防民生工程,全市还有很多。我市坚持把人防(民)防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重要交通枢纽、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中更加兼顾人民防空功能,坚持“平战结合”开发利用人防工程。

成都市人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城市建设中的很多工作,都与人防密不可分。就提升城市的宜居度以及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来说,人防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通过人防“结建”工程提供大量静态停车位,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通过地铁兼顾人防工程和公共人防工程建设,实现地下空间的互联互通,提高通行分担率,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利用人防工程建设的地下商业、服务业场馆等平战结合工程,创造大量工作岗位……“这些都是提升居民幸福感,提高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新时代成都人防新作为,要结合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需要,在推动人防服务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方面进一步加强思考、勇于探索,为提高城市品质作出更多的贡献。

多项工作肩负起工作使命

“要坚持规划先行,加快人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成果运用,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成都市东部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推进过程中,人防一直都是作为重要力量参与其中。公园、绿地、广场、学校、市政设施等地下空间修建公共停车场,结合规模化人防工程建设,加强立体智能停车场建设,积极助力城市缓堵保畅。积极探索公共人防工程投融资建设新模式,认真总结和推广公共人防工程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出让特许经营权方式引进社会资本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模式,不断降低建设成本,提升建设效益。除了城市规划,市人防办还积极主动融入应急救援管理。充分利用好人防特殊的优势资源,积极推进平时服务功能的发挥,加强对区(市)县人防基本指挥所建设的指导帮助,推进国土、环保、交通等应急成员单位的信息系统接入区(市)县人防指挥所指挥系统。

此外,“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市人防办也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使命。“还要积极探索人口疏散基地建设与创新乡村振兴战略、与扶贫攻坚、与幸福美丽新村、与培育农村新业态、与促进增收致富、与应急救灾疏散基地建设、与疏散地和接收地双向互动相结合的‘建、管、用’模式,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市人防办相关负责人如此解释。

本报记者 赵荣昌

编辑:申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