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大城市病”的治本之策

红星新闻网 2019-09-24 07:03

——“破釜沉舟推动产业功能区建设这场革命”系列评论之二

□成都日报评论员

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日益严重的各种城市病受到社会普遍诟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我国城市发展究竟是以大城市为主还是以中小城市或小城镇为主,各界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重要原因就在于对城市病治理的路径选择。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我国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首提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这一指导性思想的重大变化,体现了下一步我国提升大城市治理水平、大力推进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的新思路。

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更加符合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新思路。那么,这样一个大方向与我们面临的“大城市病”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首先,大城市不必然带来“大城市病”。从我们熟知的日本东京等国际先发城市经验来看,大城市并不是都和“大城市病”画等号。当东京人口为1600万也就是和成都当前差不多时,也曾雾霾严重、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现在的东京圈,人口已增至3600万,“大城市病”症状却逐步减缓,成长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人口规模增长,可能增长城市病;但是人口增多,本身也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在有些方面对于缓解城市病的作用是正向的,比如增加地铁的建设,提升环境污染的治理手段和技术,这有助于缓解拥堵和污染。人口规模可以改变产业结构,特大城市更倾向于发展服务业,从这个角度讲,人口规模并不总是增加城市病。密度越高的城市人均碳排放越低,特大城市反而可能更环保。

英国物理学家杰弗里·韦斯特的研究表明,城市设施规模对人口规模呈指数为0.85的亚线性关系,不是1∶1的关系,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资源利用率越高;城市产出对城市规模呈指数为1.15的超线性关系。

长时间以来,我们对大城市发展的策略,就是把人口规模的集聚、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城市规模之间,完全用1∶1∶1的这种关系在看待。仅以线性思维寻求减量发展控制城市规模,既有违城市发展规律,也无益于“大城市病”的根治。

其次,“大城市病”的本质是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城市化发展规模匹配度失衡造成的。成都当前正在探索的,就是进一步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转变营城模式和产业发展方式,通过建设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复合的产业功能区,实现小尺度空间的区域性产城融合,降低长距离交通出行比例,减少对城市公共资源的占用,提升资源要素的节约水平、集约水平,推进产业集约发展,增强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

规划建设产业功能区,是成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是解决“大城市病”,避免区域发展同质化竞争的治本之策。产业功能区,不仅是未来成都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社会服务的主战场。

新的产业功能区建设,是要以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符合产业发展规律、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为导向,打造成为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空间载体。新的产业功能区建设,不仅要建设成为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社区,也是特色产业优势区,不仅是先进要素集聚区,更要建设成为体制改革的先行区,成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公园城市的集中承载地和展示区。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学细研城市发展规律,增强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我们要以对城市长远发展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主动担当、大胆探索、科学作为。我们要真正站在城市长远发展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战略高度,以破釜沉舟的精神,扎实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为成都的长远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申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