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集聚能力才能让城市不超载
红星新闻网 2019-09-25 07:11
——“破釜沉舟推动产业功能区建设这场革命”系列评论之三
□成都日报评论员
“当前,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这是对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的重大调整。对于成都这样的特大城市来说,如何在城市发展新的历史阶段直面城市发展现状,坚定推动这一重大课题落地落实,是城市使命,更决定着城市未来。
产业、人口集聚与城市繁荣相伴随,是世界城市发展史的共同特征。然而,大城市的发展并不能简单求“大”,更要考虑到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规模匹配度。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历过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国城市正走向高质量发展。随着城市扩容和人口增多,大城市共同面临资源要素约束和环境容量趋紧的双重压力。要实现特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变营城模式,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有效增强大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追求“人城境业”和谐统一,成都对城市的“强身塑形”,与新时代大城市发展规律相契合,更是向开拓创新的主动寻变。
一棵树不会一直长到天上去,一座城市,也不可能无限度地蔓延扩张,宝贵的城市资源是有限的,更经不起无节制的消耗。据权威部门预测,未来十多年里,成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如果不尽快转变营城理念和产业发展方式,未来城市的土地增量利用将难以为继。市委两年来大力推动的规划布局产业功能区,正是破解资源困境和“大城市病”,有效增强大城市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的重要路径。
城市“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其本质是精准集聚而不是肆意扩散。传统的以企业规模集中为导向的单一经济组织方式,普遍存在定位不清晰、功能不完善、职住不平衡、资源不集约的问题,特别是割裂了“人城产”之间的关系,造成生产与生活的失衡。
成都建设产业功能区,瞄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将功能区建设成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公园城市的集中承载地和展示区,就是要通过科学布局,尽量减少人的生产生活、企业生产运行对大城市公共空间的无效占用和浪费,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本地配套、就业人群在本地消费。产业功能区所探索的,就是要进一步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转变营城模式和产业发展方式,通过建设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复合的产业功能区,实现小尺度空间的区域性产城融合,降低长距离交通出行比例,减少对城市公共资源的占用,提升资源要素的节约水平、集约水平,推进产业集约发展,增强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
产业的集约化程度越高,城市自我更新能力就越强。鲜明“集聚、集成、集约”导向,才能创新构建城市核心竞争优势。整体提升产业功能区的能级,需要着力增强要素集聚能力、着力加快功能集成复合、着力实施资源集约利用。无论是全面推广新型产业用地制度还是精准生活服务功能配套,其目的,均是为了使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结合,让城市在更加合理的规划与布局中具备更大的承载力与发展空间。
以“人城产”逻辑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秉持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区的理念,塑造未来城市新形态……自2017年7月全市产业发展大会作出了规划建设产业功能区的战略决策以来,市委先后召开五次领导小组会议,持续深化认识、积极探索规律、建立制度规范。产业功能区建设已成为牵动全局的重大决策部署,成都正聚焦“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将建设产业功能区这场转变城市和经济工作方式的革命不断向前推进。
在理念的不断更新、工作的层层推进、共识的不断凝聚中,成都发展的前景也更加清晰可见。破釜沉舟推动产业功能区建设,这是一座特大城市不断挖掘自身发展潜力、拓展能力边界的过程,更是走向更好未来的必经之路。
编辑:申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