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天府美成都 锦城山水入画图
四川日报 2019-09-25 10:48
江家艺苑与白鹭湾湿地公园
崇州道明竹艺村
金堂县淮口镇龚家山顶观景平台
成都新晋“网红打卡地”空港花田
青杠树村香草湖鸟瞰图
九眼桥夜景。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公园城市建设路径
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成都的母亲河锦江,正迎来她的“第三次转型”。按照即将实施的《锦江公园总体规划》,以锦江为脉,串起12大景区、23个公园、17个特色文商街区,打造“蜀都味、国际范”的都市滨水公园。从历史上的“护城河”,到上世纪府南河综合整治之后的“景观河”,如今,通过持续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锦江正变身为新时代成都的“生态河”。
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一年多来,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聚焦“服务人、建好城、美化境、提升业”,不断创新公园城市理论研究、规划实践、场景营建,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雪山阳台、绿道骑行、夜游锦江……“公园城市”这一成都的城市理想和市民的理想城市,逐渐照进现实。□本报记者 吴亚飞
发展解码
破与立
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
公园城市建设,是一个尚无经验可循的全新课题。成都以先行者的勇气将“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写入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三步走”战略目标。
2018年7月,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将公园城市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提出建设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
这是从理论研究到建设路径的全新探索——
理论先行。去年5月,全球首个公园城市研究院——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在天府新区成立。今年4月,首批8个公园城市专题研究成果在首届“公园城市”论坛上发布,构筑起公园城市的理论框架。
高标规划。借鉴雄安新区规划经验,成都科学编制公园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精准标定公园城市成长坐标。
统筹推进。成都专门成立市委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整合组建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制定“人、城、境、业”4大类别111项的公园城市建设成效指标。
今年7月,成都市委主要负责人带队开展了5场踏勘调研。再审视、再出发,思路愈加明晰——
推动定位之变,以“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赋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让城市之美可阅读、可欣赏、可消费;推动方式之变,以“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科学统筹政与企、公与私、商与民等建设主体,推动生态投资与价值的创造性转化;推动路径之变,以“增绿惠民、营城聚人、筑景成势、引商兴业”绘就公园城市新图景,彰显公园城市生态、美学、经济、人文、生活多元价值。
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从“产、城、人”到“人、城、产”,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这是对传统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全新突破。
形与神
重塑城市结构 承载天府文化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张山等6位奥运冠军和3000名成都市民一道走进成都锦城绿道,以健身跑的方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样的绿道健身活动,今年以来已开展了560场。
一轴、二山、三环、七带,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体系,共同织就全球规划设计最长的16930公里绿道系统。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汪小琦介绍,作为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的牵引工程,天府绿道将于2020年完成“一轴两环”主干绿道,2025年初步构建绿道体系,2035年全面建成。
截至目前,天府绿道已建成3144公里。根据戴德梁行发布的天府绿道项目已建成区域综合评估报告,成都天府绿道正改变成都城乡发展传统圈层结构。
公园城市版图沿此逐步塑造。东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筑景成势;中部,锦江公园贯穿南北48公里,串联成都特色文旅骨架;西部,龙门山脉片区、都江堰精华灌区作为成都生态本底,将打造1000个川西林盘。
以绿色为底色、以山水为景观、以绿道为脉络、以人文为特质、以街区为基础——《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围绕“人、城、境、业”四大维度,系统形成构建公园城市的二十大规划策略。
大手笔的规划之外,成都梳理历史文脉,以绿色开放空间体系承载天府文化意象。
晨间,锦江畔的绿道书屋“锦书来”吸引市民聚集,书香流淌;午后,游客沿着乡村绿道游览川西林盘,感受蜀风雅韵。入夜,轻舟开驶,从东门码头出发夜游锦江,市民游客以全新方式品味天府文化。
营与建
“绿道+”“公园+”创造多元消费场景
9月22日,70条由成都热心市民捐赠的长椅“落脚”于成都沙河城市公园,金属铭牌上的每一段寄语,都是一段人与城的故事。
公园城市凝聚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共建共享是其中应有之义。
成都市主要负责人反复提及“公园城市的营建”,从“建设”到“营建”,一字之差,折射出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
“生态建设钱从哪里来?怎么可持续?是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秉承“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提前谋划生态投资和价值的多元转化,保障生态建设投入的可持续性。
引商兴业的多元举措相继开展:打造16930公里长的绿道,成都发挥国企的平台功能,由成都兴城集团出资注册成立成都天府绿道公司;开展“绿道招商”,主动与专业化市场主体合作,在绿道上开展主题滑板运动、皮划艇、竞速酷跑等活动,构建多功能叠加消费场景,盘活绿道经济。
成都各地也因地制宜实施“绿道+”“公园+”,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通过创新“绿道+火锅”模式,天府沸腾小镇植入美食娱乐、水上音乐、田园体验等新兴业态,最高月吸引游客逾10万人次、月营业收入近1000万元。
据统计,截至目前,成都依托各级公园和城市开敞空间,植入文商旅体设施2000余个,打造了夜游锦江、江家艺苑、江滩公园等特色旅游名片,形成了慢行交通、文化展示、体育健身、生态景观等场景功能。
一个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的公园城市正在蓬勃生长。
本版图片均由成都市委宣传部供图
原标题:秀天府美成都 锦城山水入画图
编辑:申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