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从西南一隅迈向世界一流

红星新闻网 2019-09-29 09:03

49fca6f6-6916-4489-af8b-82154072db0f

949ae17b-4801-450b-a8b6-08ceb534a3aa

e77eed49-1299-4a49-9e48-8827adfd0cdc

核心档案

筹建时间

1988年10月

经济总量

2018年 1877.8亿元

区域概况

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1991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2006年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积极抢占全球科技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成都高新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完善,综合实力稳居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

发展目标

当前,成都高新区正围绕“一区四园”总体布局,按照产业生态圈理念,加快建设四大产业功能区,勇担国家创新使命,深化改革再出发,凝心聚力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七十载,砥砺奋进。七十载,同心筑梦。伟大时代的宏大叙事背后,也是每个城市的华丽巨变。70年来,成都与新中国一道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蓉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1988年,以建设国家高新区为重要内容的火炬计划在我国正式实施,成都高新区顺时而生,从肖家河的一片农田上筑梦起航。31年来,这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产业格局拉伸,创新引领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四大产业功能区加快建设,成都高新区已成为中国西部开放度、经济活跃度最有代表力的区域之一;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坚持不懈推进高效益创新驱动,这里已成为中国中西部创新资源最富集、投资环境最优越、对经济拉动最强劲的创新发展高地。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生幸福。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到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八小时,全国首推“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增进安居、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福祉,加快建设公园城市,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迈上新的起点,成都高新区快马加鞭不下鞍,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奔驰,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正在这里加速呈现。

创新创业

创新要素加速聚集 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今年7月10日,一天之内,成都高新区与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医药巨头吉利德科学将中国西部运营中心落户成都高新区;与此同时,亚马逊宣布与成都高新区共建云计算联合创新中心。截至目前,这里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突破128家。

从第一家500强外资企业——成都康宁光缆有限公司(原西门子光缆成都有限公司)落地,到世界500强企业破128家,纵观成都高新区31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创新的基因在起步之时已深深融入了这片区域的血脉,成为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有力支撑。

为加快培育创新主体,今年4月,成都高新区还对外发布《关于优化产业服务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建“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每年投入不低于3亿元资金支持企业研发,着眼于精准高效服务企业,保障企业创新发展。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2家,新增报会辅导企业8家。

成都高新区把产业培育作为“生命线工程”来贯彻实施,真心实意为企业发展谋实惠,加快构建以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为重点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今年上半年,累计培育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1家、独角兽企业2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203家、种子期雏鹰企业213家。

人才是高新区发展的第一资源。成都高新区创设“金熊猫人才奖”“金熊猫成就奖”,对入选国家、省、市的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100万元的奖励。今年上半年,新增“金熊猫人才奖”26人。

眼下,成都高新区已成为创新创业企业扎根的沃土,人才等创新要素加速聚集,政策等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未来,将按照科技部‘六个一流’的要求,持续推进高效益创新驱动、持续推进高素质人才聚集、持续推进高能级产业发展,不断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营商环境

企业开办8小时办好 市场主体加快集聚

截至目前,地地道道的“成都高新造”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已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榜第二,电影主创团队来自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直言,吸引他们在这里扎根的正是成都高新区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亦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发展基础。今年初,成都确立2019年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把创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作为成都产业发展主阵地,在今年的工作会上,成都高新区更是明确提出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赢营商环境改革提升攻坚战。

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服务需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都高新区不断精简企业开办环节,从9月份开始,办理企业设立登记,最快只需8个工作小时就能领到营业执照,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和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同时,将企业登记服务向街道、科技孵化器、银行网点延伸,真正实现了“流程网上走、登记不见面、企业少跑腿、就近办开户”,降低了市场准入制度性成本。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推出“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打通“先照后证”改革最后一公里;创新推出“自贸通”金融服务……在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影响下,成都高新区今年上半年新登记各类型市场主体21076户,市场主体加快集聚。

营商环境改革不停步。本月,成都高新区还对外发布《成都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19—2020年)》,对标世界银行标准,主要内容共29条,全面覆盖了18个一级指标。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力争到今年底,全面补短板强弱项,企业、项目、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各领域营商环境便利度和企业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指标在全国高新区处于领先水平。

产业发展

围绕三大主导产业 加速构建产业生态圈

9月3日,在上海举办的成都高新区推介会上传回好消息——华兴源创西部地区总部、华大恒芯研发生产基地及运营中心等项目正式落户高新西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朋友圈又添新成员。

往前看,8月引入博蜂巢互联—博世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项目;5月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启动;4月西南首个“芯火”双创基地落户;2018年8月总投资268亿元的15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开工;2017年12月投资110亿元的业成科技大中华区总部落户……

2003年8月,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选择在成都高新区建设芯片封测厂,电子信息产业铿锵起步。如今,成都高新区已经形成了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相关配套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拥有德州仪器、联发科等产业链龙头企业。与集成电路并称一“芯”一“屏”的新型显示产业也在重点发力,聚集了路维光电、京东方、出光兴产等一批新型显示企业,与上游原材料、中游显示面板及模组、下游终端应用在内的一大批企业构成了完整的新型显示产业链。

在成都高新区逐渐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生态集群、融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的同时,与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相隔40多公里外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也展现出勃勃生机。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截至目前,累计签约项目达127个,协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引进诺奖团队5个,两院院士团队2个,高层次人才团队51个……

以天府国际生物城为载体带动,2018年成都高新区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升至第6位,正力争通过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和供应链的“补链强链”,形成以生物产业为主导产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加速构建生物产业生态圈。

生物产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2018年,来自成都高新区的本土企业、国内领先的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医联跻身独角兽企业。这一年,成都高新区诞生了3家独角兽企业,均为新经济企业,这片区域内的新经济产业正迸发强劲增长活力。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仅2019年上半年,全区就引进新经济项目22个,总投资超过200亿元,新经济行业企业累计超5万户。

视线放到东边,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正以天府国际机场和天府奥体城为双引擎,以“全球新枢纽经济领航者”为产业定位,围绕机场前瞻布局航空经济,突出“航空”特性,未来重点发展航空制造业、临空现代服务业、临空新经济产业。

“神鸟”起飞在即,作为成都产业发展主阵地的成都高新区,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经济为主导产业落子布局,已成为西部产业高地,在实现产业转型的道路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民生福祉

切实抓好民生改善 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在筑牢产业之基的另一端,反哺民生成为发展的另一面镜子,也折射在教育、卫生、民政等事关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家住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的居民陈英对此深有体会:“没想到,现在家门口就能看三甲医院的医生门诊。”陈英所说的,正是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建的首个“嵌入式”医联体——芳草门诊部。在这里,不仅华西的医生专家会定期排班来坐诊,居民还可以在家门口预约华西医院的检查。

以“大健康”“大医疗”“大卫生”为指引,成都高新区加快完善区域医疗卫生布局,显著提升区域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目前医疗卫生机构936个,医院3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1个,村卫生室188个。

作为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教育也牵动着每一个家庭。9月,位于新川创新科技园的三组团一幼迎来了第一批入学新生,迎接这些孩子的是五彩斑斓、童趣满满的园区,这是新川片区第一所幼儿园。

不仅在高新南区,今年高新西区和东区也在开学季亮相了一批新的公办幼儿园。在学前教育方面,为破除公办幼儿园发展瓶颈,释放学前教育市场活力,成都高新区探索推进“政府建、品牌领、规范管”的学前教育发展管理新模式,探索创建“政府出资、品牌办园、街办主管、行业评估”的公办幼儿园办园模式。

此外,成都高新区还“内培外引”了七中初中、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石室天府中学等一批品牌特色学校。目前,已建成涵盖幼儿园、小学、初高中、职业中学、国际学校和大学在内的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现已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76所、幼儿园129所,有力地辐射和带动了区域教育发展。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只是成都高新区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在民生福祉上,成都高新区坚持贯彻落实“公园城市”发展理念,以探索“公园社区”为契机,不断夯实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底色;推进文体场馆、社区综合体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原标题:高新 从西南一隅迈向世界一流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