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台全国首个市级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郭莹)10月24日报道 今天,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该《规划》为全国首个市级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将通过社区场景打造等方面实现“家门口养老”、“园区就近入托”等。
全国首个市级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成都城市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全市每年新增常住人口超过50万,万人以上商品房小区达到255个,社会治理难度不断增大,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跟不上城市发展脚步。编制《规划》,就是正视新形势、新挑战,积极探索社区发展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路径,主动适应当前城市治理结构的深刻变化,引导政府的工作重心下沉,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超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本次《规划》包括总则、社区内涵及发展目标、发展治理总体模式、社区分类及规模、社区发展治理场景、指标体系与评估机制、附则等7个部分,并在实地走访了126个街道(乡镇)、380个社区(村),调研学习上海、北京、杭州等先进城市做法,研究借鉴伦敦、东京、台北等城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形成了“1173”总体架构。即制定“1”个三步走的规划目标;构建“1”套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模式;打造社区发展治理服务、文化、生态、空间、产业、共治、智慧“7”大场景;实施定指标、定类别、优区划等“3”项基础工程。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成都是全国首个系统编制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的城市。《规划》切合实际、面向未来,富有特色,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引领性,是一项综合性的制度创新,特色鲜明。
社区发展治理“三步走” 提出三大社区类型
据了解,本次《规划》衔接了成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把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落实落细到城乡社区,提出了社区发展治理“三步走”目标,即2025年建成舒心美好、安居乐业、绿色生态、蜀风雅韵、良序善治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2035年建成彰显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公园社区;2050年建成全面发展、绿色永续、智慧创新的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理想社区。
《规划》突出分类施策,提出了三大社区类型。成都作为西部超大城市,全市4357个城乡社区不能搞一刀切的治理,《规划》深入研究了成都城乡社区的人群结构、形态功能、产业基础等要素特征,根据城乡形态、主导功能,将全市城乡社区划分为产业社区、城镇社区、乡村社区3大类型,并根据社区的特定空间特征和社会生活特质进行二次细分,形成园区型社区、楼宇型社区、老旧社区、新兴社区、国际化社区、自然村落等典型社区类别体系。
发布会透露,规划确定,城镇社区重点在小区治理、公共服务、城市更新、消费场景营造等难题上加力加劲、聚力破题。产业社区重点在从功能配套、组织构建、服务模式上研究新政策、出台新措施,破解产城分离、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乡村社区重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对社区的科学分类,既兼顾了发展,彰显了特色,又为精准施策奠定基础。
社区打造七大场景 坚持人本逻辑建指标体系
《规划》坚持人本逻辑,以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同频共振模式为依托,提出了打造服务、文化、生态、空间、产业、共治、智慧“七大场景”,明确了未来各类社区发展和治理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场景是在空间与时间的一个节点上触发人们情绪的情景或场面,它具有极强的带入感,是人身在其中的切实体会。通过场景打造提升城市品质,在社区有感发展中以事聚人,在基层治理中聚人成事,实现城乡社区发展和治理双轮驱动、同频共振。
另外,《规划》以人的感受、人的需求、人的发展为导向,结合公园城市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建设指标,在充分征求部门建议意见基础上,建立了7个大项、18个中项、38个小项的社区发展治理市级指标体系。并针对3类社区,结合7大场景,构建了差异化指标体系,分别形成了城镇社区43项、产业社区26项、乡村社区38项的社区级指标体系,以上述不同维度的两级指标体系,作为目标参照和监测手段,定期开展社区发展治理的动态评估,以评促建,推动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