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建设3大功能区 助推“陆海联运枢纽”高质量发展
红星新闻网 2019-11-08 09:51
欧洲产业城标准化厂房
成都国际铁路港内,一列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构建起通达全球的高效交通物流网,将成都和世界更紧密地联系;欧洲产业城内,15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接连落户,总投资420亿元——这座现代化产业新城正蓬勃生长;突出研发创新、销售结算等总部功能,功能区配套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瞄准全国一流研发中心,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建设全面提速……
从西南地区“工龄”最长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为成都对外开放前沿阵地和广受投资者青睐的价值高地,青白江区火力全开。据悉,今年1-10月,青白江共引进康佳新材料和出口电子研发生产基地、远洋青白江大数据生态产业园等产业化项目115个,总投资1534亿元。
青白江区转型蜕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是什么?核心就是三大产业功能区的集成联动发展。自全市产业发展大会以来,青白江区确立了“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的发展定位,提出“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临港服务业功能区、成都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和欧洲产业城三大产业功能区的集成联动为抓手,打造“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助推从老工业基地向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的华丽转型。
成都国际铁路港临港服务业功能区
构建高效专业的国际性综合物流枢纽
日前,搭乘中欧班列(成都)进口的全国最大批量奥迪整车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开箱。截至10月,成都国际铁路港累计实现整车进出口近7000台,带动贸易额超15亿元,已拥有了除汽车整车制造以外的,包含平行车进口、整车(大贸车)进出口、二手车出口以及保税、展示、销售、维保、金融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汽车服务产业体系。
从通道经济到产业经济,成都铁路港的发展思路日益清晰。作为全省首个以铁路口岸为基础设立的产业功能区,成都国际铁路港临港服务业功能区依托通道和口岸优势,着力打造以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保税加工为特色的临港服务业功能区,成为青白江区加快转型发展,奋力建设“陆海联运枢纽”的核心支撑。目前,国际班列已联通境外26个城市和国内14个城市,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总量全国率先突破4000列,运输货值及重载率增速全国第一。
构建高效专业的国际性综合物流枢纽,成都国际铁路港坚定走出量质并重的路线。在密织通道的同时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服务。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临港服务业功能区已经引进实施中远海运、中外运长航多式联运中心等功能项目71个,引进DHL、德国莫索夫、美国安博、上海安吉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苏宁易购、盒马鲜生、广州宝供、宝湾、宝能等供应链管理企业50强三分之二以上落户青白江。
众多优质企业和项目的入驻为青白江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1-9月,成都国际铁路港实现进出口贸易额超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6%;进出口整车3398台,比去年同期增长12倍;开展跨境电商进口31.51万单,比去年同期增长6倍;保税物流中心监管货值74.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3.85%,位居全国第四。
今年9月,成都国际铁路港跻身全国首批23个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大名单。再一次深度参与国家战略,青白江看得更远,创新更多。据悉,未来铁路港改革步伐将进一步提速,努力打造符合国际标准、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营商环境:全面取消口岸收费项目,探索“先通关后缴税”;港口全面实行线上订舱、电子化作业和信息化通关,提供“24小时海关预约通关和延时通关服务”;支持企业依托多式联运提单、铁路运单开展进出口贸易融资,为企业提供“债权+股权+增信”一站式融资对接服务;推广跨境人民币开证和结算业务,减少企业汇率风险和结算成本,让企业家们“轻装上阵”……
欧洲产业城
打造临港智能制造产业聚集区
“现在家乡变化好大,不仅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现代化,而且落户的大企业也很多,提供的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甚至不输沿海企业,我当然选择回家乡发展。”在今年青白江组织的欧洲产业城专场招聘会上,在外打拼多年的陈旭然对于招聘企业提供的条件非常满意,当即表示了强烈回乡发展的意愿。
同样满意的还有入驻欧洲产业城的企业。在总投资100亿元的华鼎国联动力电池项目一期,记者看到,一座座整洁现代的标准生产车间内,一块块“青白江”造锂电池在全封闭的机器生产线上产出。“从选址到落户,从建设到投产,项目的稳步发展非常符合公司的预期目标。青白江的良好发展前景和优质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从“白纸作画”到项目顺利投产,华鼎国联项目相关负责人为这座产业新城提供的“快谈判、快签约、快投产”发展思路点赞。
据悉,欧洲产业城是成都66个功能区中最年轻的产业功能区。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和中欧班列,欧洲产业城以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为主导产业,突出适铁适欧“两头在外”特色,打造临港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从“白纸画图”实现“平地立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康佳新材料、中国巨石、浙江天马、厦门钨业等13个总投资400亿元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先后签约落地。
遵循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城市新型社区要求,一场高水准、高起点的产业新城建设全面铺开。“我们遵循‘产城融合’概念,在规划初期对配套设施做了整体安排。为了保持居住空间和产业高效的互动,在交通上,对于现有绿道道路、铁路轨迹既有分割也有融合。在公建配套上,对现有的产业做了精细化的分析,并制定了不同层级的方案,用来满足不同梯次的需求。”青白江区欧洲产业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笑天表示。据悉,欧洲产业城引入建成66号房车营地、天骁马术俱乐部、“我的田园”等休闲度假项目,加快建设社区商业中心和星级酒店。规划建设三甲综合医院,推动欧洲产业城在现有清泉医院的基础上,加快布局建设三甲综合医院。
成都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
打造全国先进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已经成长为世界轴承行业“亚军”的天马轴承,新材料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玉龙化工,西南地区最大的电子级玻璃纤维纱和纤维布生产企业成都台嘉……在成都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内,诸多行业龙头项目入驻成为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为什么先进材料行业的重量级企业纷纷选择落户位于青白江的成都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呢?
“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国际铁路港的发展,青白江投资高地价值不断凸显。此外,青白江同时作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经开区和金青新‘一带一路’大港区所在地,发展红利正加速释放。目前整个新材料产业功能区资源丰富,聚集带动效应明显,构建产业生态圈的条件已十分成熟,对企业非常有吸引力。”该功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作为青白江老工业基地改造试点区,成都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坚持聚焦主导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重点培育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功能型金属材料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生态。同时突出生态价值和经营城市理念,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改造,高质量打造全国先进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该功能区目前已建成8个院士工作站、23个技术创新平台。成都先进金属材料研究院建成4个重点实验室,育成项目16个,授权专利申请190项。万达城市综合体、“大时代·1956”公园等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重大配套项目正同步建设中。万达城市综合体将于2020年底全面建成并实现运营。“大时代·1956”公园一期重点对沿线河堤和两岸进行绿化打造,加入工业文明等附属功能区,2019年底全面建成开放。同时,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和自贸区优势,搭建企业与班列互动平台,精准开展拼箱和班列定制。
专家点评
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薛领
产业格局转型
加速向“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迈进
青白江是中欧班列(成都)始发地,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主动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依托国际铁路港,坚持“畅通道、促贸易、聚产业、优环境”的发展思路,结合区情实际,大力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产业格局由传统转向新兴、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快速发展道路,加速向“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迈进。产业功能区建设,本质是彻底转变营城模式和产业发展方式,彻底扭转产业园区思维。它秉持“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一个城市新区、特色街区”的发展理念,以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业宜居为导向,实现小尺度空间的区域性产城融合,有效提升资源要素集约水平,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增强城市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青白江区的定位为“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这里已经拥有自贸区和国际铁路港名片,综保区预计将于今年获批,铁路港经开区设立已纳入中央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实施方案,在城市张力进一步拉伸的同时,青白江在产业功能区建设的过程中深度考虑“人、城、产”的关系。成都市青白江区在产业功能区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核心在产业、关键在功能、支撑在园区、机制是保障”的建设思路,坚持“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区”的理念,塑造未来城市新形态,已经用成绩展现了成效,近两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87个、总投资2480亿元。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成都市青白江区产业功能区建设与发展的成效。
本报记者 王丹
图由青白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原标题:青白江建设3大功能区 助推“陆海联运枢纽”高质量发展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