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西部 人民空军书写一部服务人民史

红星新闻网 2019-11-11 07:11

“模范机务大队”官兵们运用新型设备检查维护歼-16飞机 刘应华 摄

“模范机务大队”官兵们运用新型设备检查维护歼-16飞机 刘应华 摄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西部曾是“不毛之地”的沙漠和高原,如今已变成了绿满河山的“塞上江南” 李建昭 摄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西部曾是“不毛之地”的沙漠和高原,如今已变成了绿满河山的“塞上江南” 李建昭 摄

2008年5月14日,空降兵15勇士在“无气象资料、无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 的条件下,从海拔4999米的高空“盲跳”,进入“生命孤岛”茂县西部战区空军供图

2008年5月14日,空降兵15勇士在“无气象资料、无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 的条件下,从海拔4999米的高空“盲跳”,进入“生命孤岛”茂县西部战区空军供图

人民养育空军,空军植根于人民。

回望70年,人民空军的发展史,既是一部英勇善战史,也是一部服务人民史。撤侨维稳、抗震救灾、扶贫济困、援建地方……在中国西部,一次次非战争军事行动和支援地方建设任务,人民空军始终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创举 开辟“世界屋脊”航线

1951年,西藏全境和平解放,但因藏区山高路险,多发雪崩、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每次通过陆路交通进藏,都要耗费将近一个月时间。

为了巩固民族团结,促进藏区经济繁荣,中共中央决定开辟北京至拉萨空中航线。这一艰巨任务交到了人民空军手中。“世界屋脊”开航线,是一次没有先例可循的开拓性壮举。英国、美国等在二战时均付出过机毁人亡的惨痛失败。

人民空军紧急抽调飞行、气象、航管、工程、测绘等领域优秀人才组成试航攻关小组,按照高原特点研究改装飞机部件,徒步进藏、登山钻林勘察地形,缜密推敲机场选址、起落距离与气象条件。1956年5月26日6时20分,由韩琳机组驾驶的伊尔-12型运输机从玉树机场起飞,飞越藏地座座险峰,正式试航进藏。

10时23分,飞机成功降落在西藏当雄机场,现场上万名望天渴盼的藏族同胞沸腾了,他们为走下机舱的试航英雄敬献哈达与青稞酒,欢快的载歌载舞声响彻藏地。

营救 疏通抗震救灾大动脉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骤然袭来,令汶川、北川、都江堰等多个县(市、区)受灾严重。

灾情就是命令!人民空军在震后20分钟即投入救灾行动之中,开辟空地两个战场,在全国的49个机场投入救灾行动,创下了我军航空史上单日出动飞机最多、飞行强度最大、投送兵力最多等多项纪录,为抗震救灾疏通空中大动脉。

地震造成通信与交通中断,震中与外界失去联系。15名空降兵勇士冒着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指挥、无地面标志的生命危险,在海拔4999米的极限高度惊天一跳,率先直插震中腹地,为指挥部署救灾工作侦察到许多重要情报。

地面战场上,空军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什邡、绵竹、都江堰等多个灾区,同时展开物资运送、探测废墟、转运伤员等多项营救。

大灾当前显大义,危难之中见真情。在玉树地震、芦山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空军部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驰援救灾现场展开空地大营救,为救援连接生命通道。

造林 人民心中的“播绿神鹰”

1982年初,遵照党中央的指示要求,人民空军受领支援农业、林业建设的专业飞行任务。空军部队充分发挥政治、装备、技术、人才和突击力强的“五大优势”,抽调优秀人员和专业飞机进行飞播造林,圆满完成榆林治沙、“三北”防护林建设、翻倍牧区草产量等任务,时至今日,“飞播造林”仍在延续。

西部战区空军某运输搜救团是全军最早、目前唯一在执行飞播任务的空军部队。40多年来,他们克服沙尘暴、雷阵雨等危险天气,苦练超低空、钻山沟等高难飞播技术,展翼的航迹遍布陕、甘、宁、青、蒙、黔、川7省(自治区)百余个县市300多个播区,飞播总面积超过2600万亩,播撒草籽树种9800余吨,被人民群众称为“播绿神鹰”。

在该团与地方林业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如今放眼云贵高原、腾格里沙漠等原本自然环境恶劣的“不毛之地”,已是植被丰富、长势喜人,变身绿满河山的“塞上江南”。

助学 蓝天孕育出六大体系

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影响,有部分贫困山区的学龄女童被挡在了校门外。1989年,在全国妇联领导、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组织下,帮扶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春蕾计划”应运而生,成为一项提高民族素质、造福子孙后代的重点爱心工程。人民空军积极响应,在多个贫困老区实施“蓝天春蕾计划”,通过捐资助学、援建学校、培训教师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宽献爱心的受众面与惠及面。

1988年,藏族姑娘玉卓玛出生在当雄县纳木措乡一个贫苦家庭,出生不久,即因父母去世成为孤儿。在“蓝天春蕾计划”帮助下,她得以重返校园。大学毕业后,品学兼优的玉卓玛毅然加入人民空军队伍,坚持为当地贫困群众捐款,用实际行动反哺社会,回报党和军队的养育之恩……玉卓玛的故事,只是“蓝天春蕾计划”中无数感人故事的缩影。

25年来,人民空军已累计帮助3万多名贫困儿童完成学业,援建102所学校和111个“儿童快乐家园”,培训4080名春蕾教师及大龄女童,帮助4万余名婴幼儿改善营养,救治1100名先心病患儿。广大空军官兵累计从工资、津贴中慷慨捐款1.6亿元。目前,“蓝天春蕾计划”已成为“春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蓝天助学工程”“蓝天援建工程”“蓝天回访工程”“蓝天培训工程”“蓝天家园工程”“蓝天心蕾工程”六大爱心体系,受众更多、惠及八方。

扶贫 和田石榴花开红似火

位于新疆和田地区吐沙拉镇的喀提其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属深度贫困村,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欠账、产业发展落后,是全国脱贫攻坚的“口袋底”。2016年开始,西部战区空军将喀提其村确定为定点帮扶对象,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帮其脱贫。

让了让扶贫扶到根上,西部战区空军确立“给资金、给技术、给销路”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扶贫模式,调研论证当地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等特点,帮助村民发展种植业与养殖业,既源源不断输血,也强化其造血功能。

此外,西部战区空军还在当地义务开办“蓝天夜校”为维吾尔族群众教授汉语,援建“蓝天小学”与“蓝天渠”,定期抽组专家开展巡诊送药服务,暖心举措渗透进民众生活方方面面。如今,该村人均年收入实现了从1800元到9100元的大幅提升,在和田市首批“脱贫摘帽”。

多年来,西部战区空军部队发挥“三互”活动的组织优势,搞好“党建扶贫”。采取“共学理论、共上党课、共过党日”等方式,协调安排基层党支部书记、机关干部指导帮扶村完善支部议事规则、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组织村干部到军营观摩学习,在贫困村培养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工作队”。西部战区空军在精准扶贫中充分发挥“三互”活动的组织优势,通过政策宣讲、国防教育、扶贫帮困、技术支持、植树造林等形式推动驻地社会经济建设。这当中,喀提其村就是空军部队在西部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去年,和田往返成都航班在军地协作下开通了,这为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搭建了一座金桥。当地盛产石榴,石榴花蓬勃盛开,这既寓意着红火日子,也象征着军民如同石榴籽一样紧紧凝结在一起。

护航 书写中国机长传奇

今年国庆期间热映的《中国机长》,主角是英雄机组,其实,幕后英雄还有默默给予保障的空军官兵。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次航班执飞成都至拉萨航线,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破裂脱落,自动驾驶功能与仪表台严重损坏,时速800公里的强大气流灌进舱内,气温陡降至零下40摄氏度,副驾驶半个身体直接被吸出窗外……险情猝不及防连锁发生,客机陷入生死瞬间。

空中险情,紧紧牵动着地面上每个人的心。西部战区空军作战指挥控制中心严密监视着责任区内航路空情,值班参谋人员第一时间捕捉到航班情况异常,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迅速对接民航部门了解详细信息,当即叫停10余架即将升空训练的战机,为航班迫降释放足够空域。

与此同时,辖区内空军某雷达旅立即转进一等值班,并令所属雷达站增开雷达,严密监视空中情况,为飞行员处置创造有力条件。经过军民协同和空地协作,机长刘传健沉着应对,经过34分钟生死搏斗,终于驾驶客机平安返航着陆,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一个奇迹。

本报记者 赵荣昌

综合新华社 解放军报消息

原标题:扎根西部 人民空军书写一部服务人民史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