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坊街道现代“义仓”亮眼:募你一勺米 赠他成都暖

红星新闻网 2019-11-22 08:06

2

百家饭现场

一勺米

社会组织在水井坊对现代义仓进行了发展创新,为困境家庭募集食用品、日化品、衣物等基础生活物资

三大项

“现代义仓”是社区文化重构的方式之一,以义仓、义集、义坊三项内容为基础,建立有温度的社区关系网络

万颗心

成都目前有约1.3万家社会组织、60余家社会企业在社区提供专业服务,220万居民成为社区志愿者

“邻居你好,我来募一勺米。”15日下午三点,成都市锦江区水井坊街道锦官驿社区,吴静手提一个带有“义仓”字样的小布袋,敲开了一扇门。这天,是义仓活动日,吴静要和几位志愿者一起,去若干居民家里募一勺米,募集到的米将在月底的义集上,做成百家饭,免费提供给现场社区居民。

吴静是社会组织“爱有戏”的志愿者,她也是水井坊街道辖区居民。义仓制度源于隋唐,老百姓将家中多余的米捐出来帮助贫困家庭。2011年,“爱有戏”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水井坊对现代义仓进行了发展创新——以义仓文化为核心,为社区困境家庭募集食用品、日化品、衣物等基础生活物资,每位社区居民都可通过捐赠的方式,参与社区建设。

这一勺米,便是义仓最初的形态。

故事

一勺米、一场剧

敲开一扇门,融化一层冰

对社区来说,募到一勺米,不仅敲开了一扇门,还打破了邻里隔阂。

水井坊街道辖区老旧院落多,前期街道、社区与“爱有戏”通过对3000余家住户进行社区需求调研后,发现社区老龄化较严重、互助网络较匮乏、社区人际关系较冷漠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社区支持下,“爱有戏”启动现代义仓探索,在社区内部搭建一个社区居民整体参与的互助平台,通过社区自身力量,解决社区问题。

81岁的陈强在水井坊生活了大半辈子,在义仓已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近9年。他将此事当成一份工作,每次都会将物资的来龙去脉书写清楚,若不小心写错一个字,便重写一遍。陈强也因此认识了很多朋友。

由募集一勺米延伸出来的,还有“一个观众的剧场”——志愿者每周不定时去空巢或残疾老人家里唱歌跳舞,聊聊家常,做点家庭服务。用一点陪伴,让他们生活少一些孤独,多一些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65岁的杨晓清退休前,是西部战区疾病监控中心的医生,2011年加入了“一个观众的剧场”。她为无数老人唱过歌跳过舞,印象最深的,是住在67号院的79岁的肖大爷。肖大爷每次知道杨晓清来,都会提前几个小时在门口等她。2015年年底,肖大爷争取到了成都商报免费拍全家福的活动名额,他把杨晓清和陈强请来,拍了张全家福。“我没结婚,你们就是我的亲人!”

前年,杨晓清曾重病住院,她服务过的一些老友闻讯前来,在病床前为她做了次“一个观众的剧场”。

背后

义仓、义集、义坊

建有温度的社区关系网络

“现代义仓”是社区文化重构的方式之一,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义仓、义集、义坊三项内容为基础,建立有温度的社区关系网络,打造参与式互助体系。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义仓是爱心仓库,本质是社区互助资源流动的“计划调控”,它倡导社区居民持续、定期将小额生活物资捐到义仓,再由社区居民组成的邻里互助中心志愿者,将物资送到困难家庭手中。

义集由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是社区互助资源流动的“市场运作”,能将所捐献的二手物资变成困境家庭需要的食品和洗化用品。

义坊是为困难家庭提供持续稳定生计的经济支持平台,铺主可自主经营,也可加入义坊合作社抱团经营。义坊合作社由社区困难家庭自主选择成立并管理,义坊收入的物资及利润,将按10%~20%的比例捐到义仓,用于帮助社区其他困难家庭。

成都是全国第一个实践探索现代义仓制度的城市。截至2019年10月30日,在壹基金联合公益支持下,义仓全国网络成员机构有168家,覆盖80个城市,1500多个社区,核心志愿者15748人,累计受益对象超过1000万人。

在成都,社区和家越来越近

社区和家,两个看似有所区别的概念,正在成都人的心中越来越近。

在此背后,社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成都目前有约1.3万家社会组织、60余家社会企业在社区提供专业服务,220万居民成为社区志愿者,活跃在社区的大小活动里。

社区治理就是对人的治理,开展社区治理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社区意识和公民意识的人,重塑人们之间的关系。

而陈强背后的“爱有戏”们,则根据群众的兴趣爱好、特色专长等,让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2018年,成都市级社会组织已达32家。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邹悦 王垚 摄影记者 吕国应

原标题:募你一勺米 赠他成都暖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