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稿源  »  正文

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2019-12-08 07:54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段琪琳   责任编辑: 马兰

0b7a25f4-cf72-44ea-8404-2a3d78eac3c1

12月6日,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这次全会的召开,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好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提升我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昨日,解读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举行,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政研室、民政厅、农业农村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全会精神进行了解读。

四个主要特点:

高度的政治自觉、鲜明的实践特色

强烈的创新精神、浓厚的政治空气

“全会主要有4个特点。”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意义重大而深远。省委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对如何结合省情实际贯彻落实进行了周密的谋划和安排。四中全会召开后,省委研究制定《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意见》作出全面部署。在此基础上,召开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专门研究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并作出《决定》。

省委《意见》对标中央《决定》各项决策部署,紧扣省情实际逐项作出全面安排,是一个管总的贯彻文件;省委《决定》是聚焦城乡基层治理的专项文件,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既全面系统,又突出重点,共同构成四川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的总体部署。这一系列谋划安排,充分彰显了省委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忠诚和品格,展现了矢志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

二是体现了鲜明的实践特色。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基层、聚力建强基层。这次全会专题研究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问题,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演进趋势的系统改革,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有力保障,抓住了筑牢基层基础这个关键和要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三是体现了强烈的创新精神。这次全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全会主题的确立到全会重要文件的起草和形成,都是奔着问题去,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许多改革举措,比如: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适时启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到2021年村“两委”换届完成后总体实现“一肩挑”,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改革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健全以党建引领的社区治理机制和居民小区治理机制,完善加强城乡基层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等等。这些改革举措很多就是来自基层的创新创造,是针对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创新举措,充分彰显了省委攻坚克难的改革意识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四是体现了浓厚的政治空气。省委《决定》初稿形成后,省委常委会会议进行了讨论,之后按规定范围征求了有关方面意见。省委还专门召开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其间,分片区召开座谈会,听取县(市、区)委书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学者代表的意见建议。全会召开期间,与会同志踊跃发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许多好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充分吸收采纳。全会最大限度凝聚了各方智慧,凝聚了各方力量,充分彰显了省委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优良作风。

三大成果:

提振了信心决心

描绘了宏伟蓝图

指明了方向路径

“这次全会的胜利召开,各方反响热烈、给予高度评价,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成果。”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提振了信心决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矛盾困难相互叠加的严峻复杂局面,省委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始终保持发展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贯彻中央“六稳”要求,既立足当前攻坚克难,又着眼长远夯基蓄势,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重点抓了六件大事和九项重点工作,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这些成绩,充分展现了省委强烈的使命担当和矢志奋斗的意志品格,进一步增强了全省上下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意志和决心。

二是描绘了宏伟蓝图。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刻阐明了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围绕深入推进现代乡村治理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城市基层治理制度、全面加强城乡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组织领导等作出了重大部署。这些部署安排,是在顺应城乡形态、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对推进新时代四川基层社会治理勾画的新蓝图,是落实四中全会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对于夯实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基层基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是指明了方向路径。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全会结束时的重要讲话,对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和本次省委全会精神以及做好当前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指出要一体推动、一体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两个贯彻文件,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只要全省上下把党中央大政方针学习好贯彻好,把省委部署要求实施好执行好,扎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我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就一定能够显著提升,就一定会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有力保障。

重点关注:

关键词1:“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

要有制度、有软件、有硬件

四川在“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上建立了怎样的长效机制?据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省委《决定》可以概括归纳为完善建立四大机制,做好三件大事:其一,是建立健全村民参与村庄规划建设机制;其二,是建立政府公共财政主导、村民委员会和村民自筹、受益主体付费、社会资金支持的乡村清洁经费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其三,是建立完善村庄的常态化保洁制度,逐步实现村民小组的专职保洁员全覆盖;其四,是建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管、养、用协调发展的机制。

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在抓好三件大事方面,一是根据村庄演变规律,分类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通过规划逐步引导村民“三集中”,即引导村民向所在场镇村集中、引导村民向特色产业带集中、引导村民向现在居住相对集中的村集中;二是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即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庄清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五大行动;三是加快推进农村路、水、电、气、信(通信网络)“五网”体系建设。

“‘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把四个机制建立完善好,把三件大事抓好,农村的面貌将又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有制度、有软件、有硬件。”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键词2:城乡基层治理

拟出台指导性意见 做好“后半篇文章”

当前,全省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围绕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水平,四川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据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以后,不仅仅是数量减少,更重要的是“后半篇文章”事关改革成败,省里拟出台做好“后半篇文章”的指导性意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内容:一是推动机构高效运行。要优化乡镇机构设置,乡镇职能由“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理顺县直部门与乡镇之间的关系,推动县级审批管理权限向乡镇进一步下放,逐步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一支队伍管执法”,并且正在研究准备出台街道办事处工作条例。

其二,是健全服务惠民机制。健全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并向村组延伸,实现“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调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布局,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机制,绘制全省农村养老机构定点布局“一张图”。

其三,是促进农村长远发展。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统筹乡镇包括村基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实现多规合一,加快补齐短板,真正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健全主要与区域面积、人口规模、地理条件、经济状况、公共服务需求等因素挂钩的乡镇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最后,是稳妥推进村级建制调整。目前,四川村级建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村庄呈现出密集化、产业低端化、运行低效化等突出问题,导致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基层治理水平不高。当前,四川正筹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切实把村(社区)布局调好、队伍调活、实力调强、服务调优。

关键词3:“三社联动”

在“建平台”“抓载体”“强支撑”等上下功夫

近年来,成都、绵阳等地在“三社联动”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下一步,我省将重点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发挥“三社联动”在城乡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据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三社联动”是以满足城乡居民需求为基本导向,以政府购买服务为发展牵引,以城乡社区为基础平台,以社会组织为服务载体,以社会工作为专业支撑,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多元服务供给实现在城乡社区的一种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和社会动员机制。

“我省将结合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重点在‘建平台’‘抓载体’‘强支撑’等上下功夫。”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建平台”方面,将编制并落实《全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重点实施不低于1.5万个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等项目,力争到“十四五”末,城乡社区集便民服务、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均达到100%。

在“抓载体”方面,将推动建立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指导县市区设立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大力培育健康养老、公益慈善、邻里互助等社区社会组织,力争“十四五”末达到6万个。同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目录,搭建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资源交易平台,积极引导支持社会组织承接服务项目,协同推进城乡基层治理。

在“强支撑”方面,将发展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力争“十四五”末突破10万人。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价和学历教育培训,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社区工作者给予职业津贴,目前正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建设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点。

在“保投入”方面,将推动政府购买目录的进一步完善,规范“三社联动”服务项目的发布内容、申报方式、申报要求、申报条件等,实现项目化运作和常规性服务有机结合,推动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

关键词4:农村新型集体经济

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又一次革命

四川在探索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上,有哪些具体举措?据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轮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推动发展的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目前,我们的村大概有两类村,一类村是有经营性资产的村,这类村要探索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另一类是没有经营性资产的村,这类村要建立村民合作社或者集体经济合作社。”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首先要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同时,清产核资以后对经营性资产要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财产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对非经营性资产要进行登记,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机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同时,通过登记赋码明确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地位。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民主的原则,建立完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机构。“有条件的,推行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确保集体组织发展方向不偏、性质不变。”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履行好出资人职责,重点放到保障集体资产安全增值,保障村民权益,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集体经济组织可通过承包、租赁、参股、联营、股份合作等方式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

还要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最后是要加强监督,做到两个防止。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在内部要防止少数人随意支配和侵占集体资产;在外部要防止不良工商资本侵吞稀释集体资产。”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三权分置改革为重点,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的又一次革命,意义重大。

本报记者 杨彩华 制图 江蕊松

原标题: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