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的诞生 成都原创的“快捷支付”

红星新闻网 2019-12-13 07:07

3a0a1152-7a21-4dd1-bc49-4248555b4941

唐宋时期,成都大街上市声嘈杂,从江边通往集市中心的石桥上,推车的、骑马的、挑担的……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街侧漆成红色的木板门一扇扇打开,堆积如山的药材、香料散发出浓烈的气味,绸缎庄的蜀锦折射出余烬般的光泽,管弦丝竹声从锦江的游船和柳树下隐约传来……成都此时已经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夜市勃然兴起。同时,蚕市、草市、锦市、花市、药市等专业化市场,也在陆续出现。

而宋代的成都商业日趋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夜市和各种专门市场比唐时更加兴盛,可谓古代的“消费城市”,并逐步形成了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十二月市”。繁荣的商业积淀了金融发展的肥沃土壤,孕育了历史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十二月市兴起

古人“万人乐处”的消费场景

唐代在全国推行里坊制。唐宋成都城内有十六坊,如金马坊、碧鸡坊、文翁坊、扬雄坊、锦官坊、龙池坊等等,其中在今天东大街附近的是富春坊。

江南馆街正位于富春坊的东北隅“大区”内。居民住在“坊”内,商品交易在“市”内,并规定严格的交易时间,“坊”与“市”用围墙予以隔断,这种安排并不利于商业活动的开展。富有商业精神的成都人逐步冲破了里坊制的桎梏。这种改变从唐代的中后期就开始萌芽了。

元代费著《岁华纪丽谱》记“上元节放灯”云:“旧《记》称,唐明皇上元京师放灯,灯甚盛。叶法善奏曰:成都灯亦盛,遂引帝至成都,市酒于富春坊。”这段记载说明当时富春坊即有了酒市,而且晚上还在营业。

到了宋代,成都夜市更为兴盛。北宋中后期,新的街巷制取代了封闭的里坊制,市场交易的地方,扩大到了全城,各处皆可为热热闹闹的市。

在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中发现的房屋都以砖砌房基,室内垫土或铺砖,墙体为木(竹)骨泥墙结构。房屋大小不一,有单间有套间。房屋建筑分布于道路的两侧,排列有序,不成院落,均面向街道开门。其使用性质多样,既有居家的一般住宅,又有小商铺。“坊”与“市”已经融为一体,里坊制的严苛已经被成都人抛弃。放开手脚的成都人,在商业浪潮中迸发出惊人的活力和创造力。

宋代的成都商业更趋繁荣,夜市和各种专门市场比唐时更加兴盛,并逐步形成了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十二月市”,即每月都要举行一种特色商品交易会。曾为官成都的北宋赵抹在《成都古今集记》中记载了这“十二月市”:“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在“十二月市”中,蚕市、扇市、香市、七宝市、药市等多种专门集市皆在大慈寺前举行。包括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在内的大慈寺周边由此成为名噪一时的商贸集中地,这里“商列贾次,茶炉药榜,贩脂卖浆,倡优杂戏之类坌然其中”。唐宋时期,成都人的消费能力便可见一斑。

交子横空出世

大宗交易催生的快捷支付方式

成都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之一,由此诞生了一项改写中国乃至世界货币史的发明,这就是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据了解,北宋时全国货币并不统一,不同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而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因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得用车载。当时的朝廷没有解决四川地区商品交换货币流通中的矛盾,而敢为天下先的成都人大胆求变:钱庄制作一种可以兑换的纸币,让外地客商把铁钱存进去,客商手执钱庄的纸币入市交易,在省去客商麻烦的同时,钱庄也可以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专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由此应运而生。

成都发达的造纸业和印刷业,也为纸币首先在成都产生创造了条件。早在唐代,成都麻纸就被确定为皇家用纸,每年进贡宫中。到了宋代,成都的造纸业更是全国领先。

交子“制楮为券”,选用了比麻纸更坚韧耐磨的楮纸作为印制纸币的专用纸张。生产交子除了要有好的纸张,更要高超的雕版印刷技术,北宋时成都已是全国的印刷中心,有“宋时蜀刻甲于天下”的美誉。交子采用同一色的纸张,分朱墨双色套印,纸张绝佳,刻印一流。其图案也很精美,常绘上房屋、树木、人物等。为了防伪,各钱庄还在交子上做暗记并加盖押字。作为一种认票不认人的铸币符号,成都有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市场流通的交子难以仿造,而成都悠久的商业信用也为交子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借鉴。早在唐代后期官府就在四川行使“便换”的汇兑票据,因此成都商人对信用票据并不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以及交子信用价值的确立,交子逐渐进入流通,用于支付。

铁钱太重,流通不畅,的确对交子的产生起到了催化作用,而成都的经济实力才是孕育交子的根本原因。

1077年成都府的商税额达171000贯,仅次于杭州居全国第二。宋代成都商品经济的繁荣已达到需要大额纸币的水平。当时的成都已经成为全国农业中心、手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成为“万井云错,百货川委,高车大马决骤于通衢,层楼复阁荡摩乎半空”的“西南大都会”。随着长途贩运和大宗贸易的发展,在缺乏贵金属铸币取代铁钱、铜钱的情况下,商业需要信用货币占据大宗交易领域,把铁钱排挤到小额贸易领域,这使纸币的产生成为可能。

交子首先诞生于成都民间,史称“私交子”,它大约出现在982年以后。它是成都人的一次伟大创造。到了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成都设官方的益州交子务,有了专职的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天圣二年二月二十日(1024年)“官交子”正式发行。

世界上第一种由政府发行的纸币由此诞生。纸币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迅速地被人们认可。至南宋时,全国均开始仿照四川地区发行纸币“会子”,中国由此进入了纸币流通时代。与1661年瑞典发行欧洲最早的纸币相比,成都人创造的交子领先了世界六七百年。成都人以自己的创新精神开创了世界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交子金融博物馆在建

纪念交子更是不忘创新

据了解,正在建设中的交子金融博物馆位于成都交子公园内,规划面积约4200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约2500平方米。通过交子展厅、现代金融体验厅以及临展厅三大功能板块,将多角度展现交子诞生的历史背景、生产和流通过程,并展现成都自古以来的繁荣商业,弘扬交子诞生所承载的诚信、创新精神和开放理念,传承交子金融文化,助推成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

展厅分为交子展厅、现代金融体验厅以及临展厅三大功能板块,多角度展现交子诞生的历史背景、生产和流通过程,及对后世的影响,呈现出一个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于一体的灵动空间。其中,交子展厅将展示交子诞生的历史背景,再现北宋时期成都社会经济、货币金融的全景;走进交子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揭秘交子背后的信用基础;探析交子对后世的影响及带来的启示。现代金融体验厅将展示现代金融,拉近金融与百姓距离,让金融走进生活。以“现代支付体系”科普为主,从百姓日常生活场景入手,介绍支付手段的演变历史,全方位感受现代支付手段带给人们生活的便利。临展厅则以金融探索为主,通过丰富多彩的临时展览,不断拓展的展陈内容,让观众常看常新。

文物守护人

成都图书馆馆长肖平:

交子 力证成都自古就商贸繁荣

成都图书馆馆长肖平告诉记者,北宋时期,成都最有名的几家钱庄开始设计发行交子(又称“钱引”)。宋代成都的造纸业在全国相当先进。早在唐代,成都麻纸已被确定为皇家用纸,每年要大批送入宫中。《唐六典》记载:唐代宫廷藏书有四部,共25961卷,“皆以益州麻纸写。”最好的宫廷藏书都使用成都生产的麻纸,可见这种纸的质量在全国是最好的。

肖平解密道,生产交子除了要有好的纸张,还要高超的雕版印刷技术。这一点,成都的条件也具备。中国现存最早的印刷品《陀罗尼经咒》,即由唐代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刻印。到了北宋,宋太祖命令大臣专程到成都刻印《大藏经》,这部宏大的经典共用刻版13万版,历时12年乃成。经过设计、推敲和制作,第一批交子终于诞生。这些纸币采用同一色的纸张,分朱墨双色套印,纸张绝佳,刻印一流。交子上的图案也很精美,常绘上房屋、树木、人物等。为了防伪,各钱庄还在纸币上做暗记并加盖押字。

他说,交子在成都市面上一亮相,便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兑换。人们不再雇用劳力背着钱袋四处贸易,而是把铁钱存放在钱庄,手持轻便、易于保存的纸币做生意。当然,纸币能够成功发行并兑换,关键在于发行纸币的钱庄必须有高度的信誉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成都东风大桥旁的椒子街,据说“椒子”乃“交子”之讹,是宋代成都交子钱庄最密集的地区,每天有许多印制精美的交子从这里出发,加入到频繁的商贸活动中去。交子在成都诞生,说明了成都自古就商贸繁荣。

本报记者 王嘉

原标题:交子的诞生 成都原创的“快捷支付”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