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老人“复刻”花轿:下一个坐它的成都新娘在哪里?

成都商报 2019-12-25 08:17

对于花轿,80/90后的记忆中可能是张艺谋早期电影《红高粱》中巩俐饰演的九儿坐着花轿出嫁,又或是《大花轿》中那句脍炙人口的“抱一抱呀抱一抱 抱着我的妹妹上花轿”,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就是这个花轿。

邱伦阔的客家民俗博物馆,修在儿子的厂房旁。接连拉开4扇卷帘门,才能看到满屋旧物件的全貌。雕花老床、木柜陶盆、犁头镰刀……斑驳的颜色,记录了它们历经的岁月。房中,只有一顶大红花轿是簇新的,4年前邱伦阔和木匠朋友共同完成,至今,只有两位新娘坐上它出嫁。

1

邱伦阔制作的花轿

“现在年轻人结婚,都是穿婚纱、坐轿车,哪个坐花轿?”邱伦阔常常收到别人善意的提醒,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制作花轿的确是赔本的买卖,但邱伦阔有他的坚持。在他的记忆里,花轿是乡村里最喜庆的物件,见证了一个个家庭不断壮大。71岁的他依稀记得,穿过岁月,有父亲抬花轿时晃晃悠悠的节奏,有自己躲在婚礼人群中吃红蛋的满足。

花轿的当年

姑娘出嫁时,轿抬于归之喜

现存的这顶花轿,是“2.0”版本,邱伦阔第一次重制花轿,是在1985年。一次参观大邑刘氏庄园后,他看到庄园里的花轿是儿时见到的模样,便萌生了这一念头。

2

一对新人举行传统婚礼

从记事起,邱伦阔就记得,家中有一顶花轿,尽管是篾编刷红漆的简陋版,它却是镇里姑娘们出嫁唯一的“座驾”。比起如今年轻人热捧的名牌婚车,邱伦阔说,还是花轿安逸点。为啥?他用一句话回答,“人抬人无价之宝,水抬人万丈之高!”

父亲就是当时负责抬新娘的轿夫之一,村里几位有力气的年轻人训练几次后,便可以顺利完成这场四人协作。更早的时候,他的爷爷也是轿夫。邱伦阔说,村里人不管家里是穷得用蔑门,还是富得用板门,姑娘都会坐轿出嫁。遇上黄道吉日时,要提前半年预定,当天一顶花轿从村头抬到村尾,从白天抬到黑夜,送走十多位新娘。至于工钱,农家人常常用4斤猪肉代替。

在热热闹闹的乡间仪式里,邱伦阔就藏在人群中,用一双稚嫩的眼睛去窥探成年人的世界和规矩。他看到,就算三伏天,新娘也要捧着火炉走下花轿,那意味着“香火”;他看到两根系着红丝线的甘蔗,那意味着生活甜蜜,节节高;他看到满院子都是村里的熟面孔,聚居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互相见证每个人的婚丧嫁娶。

3

邱伦阔与他制作的花轿

儿时的邱伦阔,以为每场婚礼都会是这样,以为乡村永远熟悉。但时间太快,他和三个子女的婚礼,都没有用到花轿。

花轿的复活

花轿能复制,难觅当年轿夫

邱伦阔婚礼那年,当时的人们流行骑自行车,新郎载着新娘来到新家,就算完成了接亲仪式。

1985年,开始重制花轿时,邱伦阔自己已经用不上了,他完全是凭着一腔热切的愿望,去挽留流逝的物件和习俗。当时邱伦阔是个体户,手头有点钱,他就请当木匠的老表,一起去刘氏庄园,照着展示的花轿,复制了木架结构。家中的老花轿虽然木质结构已不存,但几块雕花木板还在,邱伦阔又照着模板,复制了上面的龙凤呈祥、“喜”事“莲莲”,并重新组装、上色,完成镇上上世纪80年代后的第一台花轿。

花轿完成,来看稀奇的人不少,真正用的人却寥寥无几。邱伦阔女儿出嫁时正值1994年,市场经济大潮吹进了小镇。当邱伦阔提出让她坐上花轿来一场传统婚礼时,女儿委婉地提醒,“哪能让老辈子来抬花轿?”

邱伦阔细细一想,确实,当初跟着他父亲抬花轿的轿夫们,如今都已经70多岁了,而村里年轻人纷纷出门打工,哪还凑得齐会抬花轿又肯抬花轿的人?花轿能复制,当年的人是找不到同样的了。

于是,邱伦阔看着女儿租了一台轿车出嫁,百感交集。进入新千年后,两个儿子相继结婚,都举办的西式婚礼。

花轿的明天

“讨好”年轻人,无奈潮流易改

要让花轿用起来,光有物件是不够的,还得有人来抬。2002年,邱伦阔把工厂交给儿子,自己便来琢磨怎么能让旧文化“活”起来。他去定做了传统服饰、迎亲牌,又把厂里的工人组织起来“兼职”抬花轿,逐渐有了市场。

四面龙凤彩旗打头,唢呐锣钗紧随其后,四抬大红花轿居中,两乘滑竿,抬着娘家送亲的兄弟,送亲、看热闹的走在最后。在成都梁家巷、跳蹬河热电厂、龙泉西河镇,一对对新人选择传统婚礼,反而走在了潮流之前。

2015年,邱伦阔再次重制花轿2.0版,重约50公斤,比原来的豪华精美,细节上也“与时俱进”了不少。花轿内座位的左侧,装上了一个小盒子,邱伦阔说,“现在的新娘子要用手机得嘛,凤冠霞披没口袋,专门设计个盒子给她装手机!”

邱伦阔意识到,新设计其实有点“讨好”年轻人的喜好和习惯,但年轻人的喜好变得太快了。前几年,邱伦阔参加晚辈的婚礼还都是婚纱西装坐轿车,这几年有的婚礼已经穿上汉服骑马了,花轿始终是极少数新人的选择。他手中的两台花轿历经三十多年,仅有30多对新人的婚礼用上了。

现在,花轿更多的功能是展示。一些文化节和演出需要花轿时,就当作道具借出去;有时学校组织来客家民俗博物馆参观,花轿就和那些已经不再具有实用功能的老物件一起,接受学生们好奇的“检阅”。邱伦阔记得这顶花轿上一次用于接亲,是2017年元月,他不知道它还会躺在博物馆沉睡多久,也许还会有下一个成都新娘,将它唤醒。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摄影报道

原标题:71岁老人“复刻”花轿:下一个坐它的成都新娘,你在哪里?

编辑:邓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