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新治决胜2020 《决定》里的“小目标”如何实现?
成都商报 2019-12-31 07:30
马上就到2020年了,新的一年,你是否已经有了新目标?
对成都而言,接下来的目标已经相当清晰——12月26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审议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建立完善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现代治理体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在这份万字的文件里,可以发现成都在各个方向设立的“小目标”,比如如何发挥重大项目的势能,全面提升城市引领力辐射力带动力等等。
这些目标有什么意义,将如何实现?昨日,记者采访成都市发改委,解读《决定》背后的高质量发展逻辑和城市未来图景。
关键词 区域
做强成渝相向发展支撑
2019年,成都的重点工作还离不开一个关键词——“一干多支,五区协同”。
《决定》特别强调,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成都必须强化区域发展极核支撑,深化区域协同城乡融合,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提高城市承载能力。这也是成都市发展和改革的重点工作内容——增强区域合作效能提升经济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
市发改委表示,接下来成都将高质量推进东部新区建设,做强成渝相向发展重要支撑,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现代化新城。推进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发展,做强成都“主干”。
比如,在推动“东进”的同时,“南拓”积极打造经济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经济开放高地,以“双核四带”为引领联动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西控”以绿色协调发展为主题,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新模式,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北改”以开放为主题,加快创建城市有机更新示范区,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开放型经济融合发展的大港区和服务“一带一路”的装备制造基地;“中优”以共享为主题,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品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关键词 产业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决定》还特别提到,成都要坚持产业生态圈理念,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重塑产业经济地理。
市发改委解释,创新经济工作组织方式,是协同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的必然要求。成都市管理服务人口超过2100万人,城市规模不断扩张,面临资源要素约束和环境容量趋紧的双重压力,原有的经济工作组织方式难以容纳、孕育新的经济活力,势必倒逼城市空间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产生深刻变革。产业功能区建设从小尺度上推进产城融合、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从大尺度上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是通过城市规模效应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中心城市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的重要路径。
针对成都产业发展情况,市发改委还提到,要建设高品质产业空间,坚持“专业机构、资源平台、价值再造、三生融合”为定位,服务产业功能区提质,以专业化为根本,以融合化为路径,以市场化为导向,打造高品质产业空间,加强国有平台公司、专业运营机构、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打造1000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
另一方面,成都也要全面制定产业功能区职责任务清单、赋权清单“两张清单”,促进产业功能区市场化运行和专业化服务。
关键词 项目
实施1000个重点项目
《决定》提到,成都将建立新发展理念贯穿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环节的检视制度,完善“三重”工作落实新发展理念督查问效机制。
的确,在过去一年里,几乎每个月,你都能看到城市推动“三重”工作的新进展。
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看来,创新经济工作组织方式,是更好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类别需要不同的经济工作组织方式,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将集中力量办大事与鼓励分布式创新结合起来,打造有利于新产业培育的生态环境,降低个人和企业创新门槛。”
接下来,成都将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不断扩大有效投资,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具体而言,将准确把握国家在先进制造业、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动向,加快策划一批补短板、强功能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重大项目库,实施1000个重点项目,重点引进一批百亿级重大项目。
比如,加快推动四向铁路大通道等179个重大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持续推动陆肖站、梓潼宫站等14个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建设。
又比如,加快实施一批引领性、支撑性重大产业化项目,积极推动紫光成都存储器制造基地、京东方健康产业园、新希望全球控股总部等614个重大产业化项目。
同时,进一步优化服务夯实投资底盘,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各项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体制机制创新红利。狠抓投资环境激发投资活力,解决“不愿投”的问题;狠抓全链条管理服务提高投资针对性和精准性,解决“投什么”的问题;统筹抓好要素保障提升投资有效性,解决“怎么投”的问题。
“确保在提升城市投资吸引力、投资质量和精度上取得新突破。”上述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成都将按照“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落实支持保障重点项目的20条政策措施,用好地方专项债券额度提前下达的机遇,带动社会资本更多投向补短板、惠民生领域。
关键词 开放
将推进西(宁)成(都)铁路尽快开工
开放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决定》提到,对成都而言,必须主动服务、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
市发改委表示,下一步成都要以国际门户枢纽建设,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比如,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推动互联互通、聚势赋能。持续建设大通道。推动隆昌-黄桶-百色铁路建设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近期建设内容,争取沿江高铁2020年全线开工,推进西(宁)成(都)铁路尽快开工,抓紧完成川藏铁路前期工作,确保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全面竣工,结合东部新城建设打造成渝城市群综合交通枢纽,力争将成渝中线高铁纳入新时代铁路中长期规划及十四五铁路规划。持续优化大平台。
此外,成都也要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功能,全面启动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国别合作园区和中欧合作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中国-欧洲中心上升为国家级对欧合作平台。持续发展大经贸。积极培育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以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川桂产业合作示范园等抓手,拓展与广西、贵州、云南等省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合作。确保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邹悦
原标题:《决定》里的“小目标”如何实现?
编辑:申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