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共振 四川企业共绘抗疫“同心圆”
红星新闻网 2020-02-10 07: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改变了这个春节,我们的城市犹如被按下了暂停键——更多的人选择宅在家里。然而我们的生活并没有暂停,经济也不会暂停。
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战“疫”一线,在物质生产、供给保障、技术研发、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税务服务、外贸服务等领域,见证企业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根据企业属性应对疫情抓生产、抓保障、抓科研,共振出经济发展的新频率。
员工正在核对产品信息 图据新华社
生产一线:
工人三班倒
机器24小时不停运转
超声波焊接、产品包装……2月3日,在四川恒明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彭州的工厂里,生产线仍在全力运转中。“工厂从1月21日便开始复工,除夕、初一我们都没有停工。工人三班倒、机器24小时不停运转。”恒明科技总经理廖佳明告诉记者,“生产将一直持续到疫情结束。”
事实上,在这场分秒必争的战役里,像恒明科技这样春节不停工、加班加点的企业还有很多。新津事丰、成都中光、凡米科技、稳健利康、成都市卫生材料厂、成都明森等生产企业克服节日期间原料、人工成本上涨等困难,在春节期间开足马力、提升产能。
而作为成都唯一一家液氯及次氯酸钠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新希望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华融化工在疫情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优先安排次氯酸钠(浓缩消毒液)的生产及外运工作,为防控一线提供保障。记者了解到,从2月3日起,华融化工便开始按每日150吨的用量向成都22个区(市)县捐赠次氯酸钠产品用于稀释制作消毒液,计划将持续60多天,总量达1万吨。
2月3日,在位于蒲江县鹤山街道狮子树村的原乡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戴着口罩正有序进行着鲜果分拣工作。眼下正是蒲江晚熟柑橘上市的时节,为争取疫情防控、生产保供和农民增收的三大胜利,公司党支部书记陈波提前购置了消毒用品,每天对厂区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在大门处设立监测点,测量进出人员体温,员工佩戴口罩后才能上班,坚决做到检测不合格不上岗。
成都市场生活必需品等物资供应充裕
保障一线:
从报装到通电
新装变压器用时不到50个小时
制造工业医疗应急物资的全力生产、医院的有序运转、市民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供电、供气、供水、通信等相关部门、企业的全力护航。对成都恒科讯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来说,因为试生产医用防护服,新装变压器是个大问题。该公司1月30日15时向辖区供电公司提出新装250千伏安变压器需求。1小时后,供电公司就进场查勘并当场定制了供电方案;2月1日16时50分,便已施工完毕通电,用时不到50个小时。新装变压器投运后,该公司每天可增产3000至4000套医疗防护产品,提升40%的产能。
而针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应急中心、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重点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派出了专人巡查检测、排查隐患。同时,对定点收治医院、重点发热门诊、医疗用品生产企业、防疫指挥部、医学隔离场所开辟办电“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共为全省289家定点医疗机构、400余家发热门诊保障供电。
2月8日,记者从成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决定今年2月、3月,对属于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的非居民用水客户,调整其用水价格按现行政策的90%结算。
事实上,在这场技术化的抗疫战中,5G同样被派上了大用场。据了解,成都17家定点医院和20个集中医学观察点已覆盖5G疫情防控视频监测系统和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多家单位能进行全网络支持、以高清语音视频呈现、可实现跨平台文件共享的网络会议。而这条“虚拟的救援通道”之所以能顺利搭建,离不开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的通信保障。
在保障企业生产、医院运转的同时,更要保障市民的日常生活。疫情发生后,成都启动了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发动整合各方保供力量,夯实市场保供能力,有效确保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稳定。在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金泉看来,成都市场生活必需品以及蔬菜副食品等物资供应充裕。当前,119家主要商业连锁企业超过5000个门店全面开业。
市民挑选食材
研发一线:
创新产品服务
遴选三大类共计111条清单
在制造企业开足马力、忙于生产的同时,成都研发型企业同样在通宵达旦、冲刺研发。1月21日晚,在获得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信息后,科伦药物研究院紧急组建了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药物研发攻关小组,通过多次会议讨论,确定了药物开发方向。经过研发人员近10天三班倒的努力,就完成了一组多肽的设计与合成,序贯进入活性筛选、工艺放大、制剂开发和成药性评价研究。后续还会有多个新的序列完成设计并进入合成和评价阶段。
把时间往前推,1月27日,西南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历时7天在成都高新区企业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成功出炉。1月30日,位于成都医学城的成都峰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研发人员经过努力攻坚,同样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除了医药健康企业,成都新经济企业同样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战中。2月5日,成都新经济企业俱乐部发布了“新经济企业疫情防控能力清单”,遴选出一批适用于抗疫背景下各类场景的新经济产品及服务,包括疫情防控、居家生活产品(服务)、新经济企业能力渠道三大类共计111条清单信息。
记者梳理发现,在疫情防控方面,清单聚焦防疫产品、防疫技术、防疫服务三大类别,整合了63条清单信息。防疫产品具体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测温仪、健康机器人、空气消毒设备等25种产品。防疫技术包括新药及疫苗研发、基因研究、发热检测预警等15项技术。防疫服务则包括线上问诊、疫情数据分析、相同行程查询等23类服务。
来自市新经济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3日24时,共计有48家成都新经济企业参与到抗疫行动中。其中,疫情防控企业17家,物资保障企业18家,远程医疗企业6家,协助治理企业7家。
2月7日,又一份产品清单在成都发布。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成都市移动互联网协会、成都市电子商务协会、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和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通过遴选梳理,形成了第一批聚焦分散办公、居家休闲、诊疗服务三类应用场景的145个产品清单。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程宏表示:“抗击疫情期间,还将适时分批次发布相应创新产品清单。”同时号召广大电子信息企业踊跃参与,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急需的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
抗疫物资运往武汉
物流一线:
成立“抗疫运输专班”
24小时值班待命
2月3日,申通快递四川省公司的周保兴、聂志祥两名驾驶员,在完成一批来自西班牙的抗疫物资由成都运抵武汉的任务后,顺利安全地回到了成都。据了解,疫情发生后,该公司成立了“抗疫运输专班”,24小时值班待命,已先后免费运送了多批成都市内及周边地区的抗疫物资。
2月7日,记者从市邮政管理局了解到,成都制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快递从业人员防控指南(第一版)》,包括10个方面的指导措施。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全市邮政快递行业迅速加入疫情防控队列之中,全力保障防疫物资物流运输、快件收寄等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2日,全市邮政快递行业先后承运“驰援武汉”防疫物资超过106吨。
记者了解到,国航西南分公司于2月7日恢复了成都直飞新加坡往返航班,每天一班,满足更多旅客返乡的出行需求。同时,川航亦协调部分运力飞往罗马、胡志明市等地接旅客回家,部分航班甚至空飞前往。
值得一提的是,2月3日,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大门外出现了一组“爱心接送车队”,供医护人员免费搭乘。据了解,这一“爱心接送车队”目前已有超过200位司机加入进来。
而在供应链及跨境电商方面,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疫情发生以来,以跨境电商为主,成都多家外贸企业及机构协作,在全球范围加大物资采购。截至2月4日,市商务局已直接实施跨境采购口罩、防护服、医用手套等数以万计的大批物资。同时,更多物资还在路上,成都的海外物资采购还在继续。
来自海外的医疗应急物资迅速运抵成都,离不开海关的通关保障。2月8日,成都海关发布《疫情防控物资快速通关指南》,就疫情防控物资相关通关政策、流程、税收等政策规定进行了详细介绍。记者了解到,自疫情发生以来,成都海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疫情防控物资通关“零延时”。仅2月7日一天,成都海关所属的成都邮局海关就集中审结办理进境疫情防控物资邮件944批次,验放口罩47.5万个。
金融一线:
从申报到发行债券
科伦药业仅用了3天
早在2月2日,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就联合四川银保监局、四川证监局、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及市卫健委印发了《成都市金融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坚定有力地做好疫情防控,确保金融服务通达顺畅。
2月3日,记者从锦泓科技金融了解到,该公司率先在成都推出了针对受疫情影响的成都市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专属信贷产品——“战疫贷”“帮扶贷”,同时承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相关企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记者还从成都银行了解到,成都银行持续跟踪医用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全力支持相关企业通过融资扩大产能,助力全市疫情防控。成都银行仅用3小时便为四川艾医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发放400万元信用贷款。
而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的数据则显示,截至2月5日上午,该部及所辖的13个支行分别指导辖内金融机构通过上门对接、开通绿色应急通道、电话服务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接疫用药品、设备生产企业及医疗单位124家。
值得一提的是,2月5日晚间,本土企业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了银行间市场全国首单疫情防控债。据科伦药业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赖德贵向记者介绍:“本次债券发行从发行申报到成功发行,仅用了3天。目前,募集资金已经到位。”据了解,相关资金直接用于相关抗疫药物的生产和研发。目前,该公司的4个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正全力推进。
记者还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成都市委员会了解到,该委日前发出通知,为减轻疫情对我市外贸企业的不利影响,将为企业增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事实性证明”服务,帮助企业减免延期履约或不能履约的违约责任。据了解,该证明已得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海关、商会及企业的广泛认可,在域外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观察一线:
更多互联网应用和服务将脱颖而出
在企业积极参与抗疫的同时,经济专家的一线观察也从未停止。本报首席观察员、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杨继瑞告诉记者,“风险中酝酿机遇,或将催生新的业态,‘互联网+’或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迎来新的升级和蜕变。”他进一步分析指出,春节期间,人们减少外出的情况下,互联网娱乐、视频网站、游戏都不可或缺,这其中诞生了很多新模式,比如《囧妈》与字节跳动的合作,这种免费模式一方面是对传统影视产业链的冲击;另一方面意味着互联网企业的边界在弱化,业务更加趋于融合。
同时,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互联网人,因为春节假期的延长,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更多的互联网应用带到三四线等更多下沉市场,比如此前一直不温不火的在线教育、在线购车、远程协作办公等线上服务和模式,让更多网民有了更直接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将会带来更多的商机。杨继瑞表示,“相信这次会让更多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脱颖而出。”
作为外贸领域专家,本报首席观察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四川)自贸区综合改革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霍伟东特别注意到了疫情之下,外贸企业如何转“危”为“机”。他告诉记者,随着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不断加速。中国的通讯设备、工程机械、家用电器、高铁、核电设备等领域的“中国制造”具有国际领先地位。同时,为了应对疫情,商务部在2月初发布了《关于积极扩大进口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便利技术进出口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予以支持,进口贸易由此充分发挥了作用,如进口技术、医疗物资设备、口罩等。外贸企业应借助这个机会,发挥进出口优势,为抗击疫情作出自己的贡献。
2月6日,在四川《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政策措施》出台的第二天,成都印发了《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按照防疫优先、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精准高效的原则,从持续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支持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力度、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补齐短板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和着力稳定居民消费发展新经济新业态6个方面推出了20条具体政策措施,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六稳”。
战疫之中,成都企业正以勇气、智慧和担当面对其“危”,这让我们看到了其正在孕育的“机”,一如正在到来的春天。
本报记者 刘金陈 程怡欣 李艳玲 孟浩 杨富 刘泰山 摄影 张青青
原标题:同频共振 企业共绘抗疫“同心圆”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