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厚重防护服时后背已被汗水浸湿 但他还不能休息……

红星新闻网 2020-02-15 07:45

1

王波与同事讨论患者病情

早上7点40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波已经坐上了前往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班车。他必须在每天8点15分之前到达,然后和那里的医务人员一起,对所有的重症、危重症患者进行查房,参与多学科讨论,研究、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成都市公卫中心医疗队的队长之一,从1月29日正式进驻公卫中心以来,王波每天率队前往,连续十多天奋战在一线,把华西医院最先进的经验和理念带到战“疫”前线,让每位患者都能得到高效、精准、妥善的治疗。“在疫情面前,我们是责无旁贷的,只要集结号一吹响,就必须冲在最前方。”王波说。

一人一方案

根据病情动态变化制订救治方案

1月29日上午,华西医院组建了一支11人专家组,进驻市公卫中心开展救治工作。这支队伍堪称“梦之队”,11个人里面有10个是教授或副教授,王波就是其中之一——他是重症医学科的副教授。

每天上午8点15分,王波都会穿着分体隔离服,准时出现在公卫中心烈性传染病楼。在医生办公室完成交班后,他会与各个学科的专家一道,对全部患者前一日的病情进行回顾,讨论治疗计划。

“一人一方案,精准施治,这是我们的救治原则。”王波说,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是瞬息万变的,经常是计划跟不上变化,有些病人某项治疗措施一天就需要调整十多次,直至患者器官功能状态达到最优化。如果患者合并有复杂的基础疾病,如心脏、肾脏、内分泌、肝病等,专家组还会根据情况临时增派人员,“我们每天必须根据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来制订当天的救治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不断修正,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10点过,完成回顾和讨论后,王波和同事们换上防护服、戴好护目镜,经过一层层安全屏障走进了隔离病房,下一步,他们将逐一查看患者,检查确认汇报信息,同时根据床旁信息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完成这项工作,已是将近中午一点,当王波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时,他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

然而,他还不能休息,因为必须马上把病房内的最新治疗方案告知公卫中心的医生,讨论哪些患者的呼吸支持力度增加或下降,下午需要追踪哪些检查结果,关注呼吸机哪些指标的变化,哪些病人要转出重症病区……

用“心”治病

才能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救治病人,不光是吃药打针输液,还必须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你得学会用‘心’,才能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王波说,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由于被隔离,离开家人,再加上对病情的担忧,很多患者都出现了焦虑、低落的情绪,这不利于治疗的开展。

不久前,一位80岁的大爷被送进隔离病房,他病情较重,家人也被隔离观察,身边又无人陪伴,“刚进来的时候,他被独自安排在一个小房间,每天沉默寡言,看上去十分压抑,医从性也不好。”王波了解情况后,向中心建议把他调整到另外一个两人间,那里有一位40岁的患者,正好缺个伴,于是两人被凑在一块。每天有人在身边,老人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心态变好了,对医生的治疗也积极配合。这种“临时家庭”在病房里还有不少,“我们很提倡互帮互助,这有利于患者保持好的心态,也有利于开展治疗。”王波说。

还有一位患者刚进来时也闷闷不乐,经常是灯都不开,一个人闷在床上。后来,王波和同事们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发现他喜欢看央视新闻,于是教他用手机下了个APP,随时可以在手机上看,“查完房后如果有多余时间,我们也经常来跟他聊天,帮他树立信心。渐渐地,病人的情绪开朗了许多。”

推进精准筛查

5G会诊平台进行全省专家会诊

身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成都市公卫中心医疗队的队长,王波曾参加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在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上,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这次疫情发生后,他也参与编制新冠肺炎重症早期预警、重症病房管理方案等等,为防控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波说,在长期经验的积累下,华西医院组建了重症快速反应团队,也有一套很成熟的系统和机制。这次进驻公卫中心后,他的一大任务就是把这套“华西模式”引入公卫中心,推进精准筛查、分类诊疗,“结合新冠肺炎的特点,我们已经对相关机制进行了修订,目前运行良好,效果不错!”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王波带领医疗队也在不断总结和探索,同时把一些新发现的要点与其他医生进行分享交流,比如对新冠肺炎患者的高流量氧疗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对呼吸窘迫进行更精准地检测和治疗等等,“只要是我们掌握的信息和技术,都会在第一时间和大家进行分享。”

每天下午,王波还要作为专家组成员,和公卫中心医务人员进行专家讨论会,对患者病情进行再次讨论研判。针对危重病例,他们还会通过全省5G会诊平台进行全省专家会诊,而这个5G远程会诊系统就是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中心节点。通过这个平台,全省实现了危重病人诊疗信息共享,援成都公卫中心医疗队作为前线,也可以进一步得到华西多学科专家团队更加权威的治疗建议。

“其实公卫中心的医护人员也很辛苦,你们应该多报道他们。”采访结束时,王波特别提到:“现在公卫中心二期刚刚启用,后期人员储备很重要,希望各部门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我们也会全力以赴,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报记者 杨甦 图片由王波提供

原标题:脱下厚重防护服时后背已被汗水浸湿 但他还不能休息……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