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第一周 成都这样按下“快进键”

成都商报 2020-03-15 08:01

1

2

一个个重大项目密集开工、一场场“云签约”仪式举行,成都正朝着“双胜利”目标迈开大步

3月2日

●成都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

3月3日

●9个重大项目与青羊区“屏对屏”集中签约

3月4日

●“成都33条”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

●青羊区1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3月5日

●四川一汽丰田新车型项目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启动

●新都区13个项目中集开工

●郫都区6个项目集中开工

3月6日

●“在崇州@全世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云签约”

3月7日

●青白江区14个工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3月8日

●成都市重大基础设施及民生社会事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态势向好,被“暂停”的城市已经“苏醒”。原因无他,行动起来,才能从容应对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苏醒”的城市站定,迈开大步,锚定目标、开工、签约……成都按下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快进键”。

3月首个工作日,成都召开会议,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当下,左手疫情防控,右手经济社会发展,以电视会议形式开到区(市)县一级,形式精简,靶向明确——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两天后,“成都33条”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从推动生产、消费、投资等多个层面为夺取“双胜利”助力。

在疫情防控不确定性和经济运行不稳定性带来的双重挑战之下,“双胜利”是一个有难度的目标,也是把先行优势转化为强大动能的化危为机“窗口”。成都能够快速反应,科学、精准地进行全面部署,信心、底气、行动力从何而来?

速度

与时间赛跑

以天为单位 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3月第一周,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个个曾经停留在蓝图上的项目,猛然一跃,跳出图纸,如一颗颗种子,迅速在成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3月8日上午,在成都羊西线改造工程现场,成都市重大基础设施及民生社会事业项目2020年3月集中开工仪式举行。仪式上宣布,77个重大基础设施及民生社会事业项目将集中在3月开工,总投资达到约1707亿元。

重大项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紧盯重大项目,把受疫情影响的时间“抢回来”,对其他领域具有牵引和示范意义。

3月4日,青羊区一处工地上,工程机械喇叭齐鸣,吹响了青羊区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号角。当天,青羊区一季度集中开工的1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97.49亿元,涵盖现代服务业、民生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3月5日,开工更加密集,全城热火朝天。被视为成都第一季度开工“重头戏”的四川一汽丰田新车型项目,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启动,计划2021年投产下线,产能规划10万辆/年,将填补成都造在B级乘用车领域的空白。新都区13个项目中集开工,总投资160亿元,包括仨川航空零部件智造装配基地等7个产业功能区支撑项目、旭辉广场等6个城市品质提升及民生服务项目。郫都区6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10亿元,涵盖5G+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建成后势必为成都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再添发展新动能。

成都与时间赛跑,抓紧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同时,产业生态圈正在逐步完善。3月7日,青白江区14个工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欧洲产业城举行。当天开工的项目内涵足够丰富,比如厦门钨业钼新材料先进制造(出口)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将建设一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年产1万吨的钼新材料生产线,投产后产品将出口至欧美各国。更为重要的是,该项目的投产将为青白江区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提供较大发展空间,带领青白江跻身西南地区钨钼新材料产业第一梯队,吸引钨钼新材料上下游产业来此聚集,为中欧班列提供高价值货源。

成都一周内陆续开工的重大项目,聚焦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一批重大项目核心竞争力突出、产业带动性强、集聚效应明显。这些优质项目将资本引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成都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3月第一周,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一个个曾经停留在蓝图上的项目,猛然一跃,跳出图纸,如一颗颗种子,迅速在成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也由此,我们得以窥见成都未来的模样和高度。

力度

在危中寻机

把握“窗口期” 吸金超千亿

疫情之下,成都迅速反应,将项目推介和洽谈从“面对面”变“屏对屏”,项目签约从“见面签”变“在线签”,实现了跨区域、跨城市“零距离”交流。

3月6日,“在崇州@全世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云签约”仪式上,崇州与11个投资主体企业变“面对面”为“屏对屏”,现场签约项目共11个,协议投资220.8亿元,包括世界500强项目1个、民营项目500强1个、新经济500强项目2个,行业领军或知名企业项目7个。签约项目中,既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和文旅康养项目,又有加快打造绿色高端现代产业体系的智能制造和智能应用项目。项目落地后,不仅延长壮大了崇州市主导产业的产业链,也将为丰富完善成都市产业生态圈贡献积极力量。

招商引资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往年春暖花开之时,正是各大城市招商引资如火如荼开展之际。疫情之下,成都迅速反应,转变招商引资固有模式,通过线上会议、视频、电话,将项目推介和洽谈从“面对面”变“屏对屏”,项目签约从“见面签”变“在线签”,实现了跨区域、跨城市“零距离”交流。

成都与全国很多城市一样,正在寻找突破口。

梳理3月第一周成都的招商引资动作,会发现成都正在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头部企业共同梳理分析产业链构成和供应链组织,政企联动从最具比较优势的环节入手开展网上网下相结合的产业链招商和供应链招商,其指向是加快吸引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关键核心企业。招商引资过程中,成都还积极鼓励企业实施产能替代、优化、重组,推动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来自成都市投资促进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2月以来,成都已通过线上方式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2个,总投资1011.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总投资927.5亿元。实际上,这几组数据得来并不容易,成都市投资促进局为此主办、协办线上签约及推介活动46场,几乎各个区(市)县都参与其中。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投资促进局已对接目标企业760余家,获取项目投资意向188个;收集、储备在谈项目490个。成都,在应对危机中补齐短板,在坚守战略中强化优势,持续增强的则是城市发展的硬核支撑力和经济全面恢复的内生驱动力。

精度

助力“双胜利”

“成都33条”全国率先出台

成都的反应速度足够快速,公开资料显示,在全国城市中率先出台政策,对新的一年进行全面部署,以此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校准。

3月首个工作日,成都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坚定信心、担当担责、统筹兼顾、精准发力,有力有序推进疫情科学防控和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随即,“成都33条”发布,从推动生产、消费、投资等多个层面为夺取“双胜利”助力。成都的反应速度足够快速,公开资料显示,在全国城市中率先出台政策,对新的一年进行全面部署,以此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校准。

逆周期调节,更要发挥好政策杠杆的作用,3月的第一周,有关信号已经频频释放。在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成都33条”意见之后,各部门、各行业出台了一系列精细化政策,成都政策调节的工具篮里,“菜品”越来越丰富。减免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支出,对中小微企业金融纾困专项行动等政策,不少已经开始收到成效。

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成都还提出一家规上企业一名联络员、一个行业一个专班制度,督导防控工作落实,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问题,促进稳产满产。一家企业不恢复正常运行,联络员不返回机关;一个行业不恢复正常,联络工作专班就要负责到底。

3月5日,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正式复工。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新经济局派到北航的驻企专员田晨郴为此做了不少工作。从2月5日开始,她就帮助北航完善复工方案和防控预案,协助筹措物资,解决各项困难和问题。“第一次帮企业改方案时,感觉自己像个老师,一条条逐一看逐一写建议,复工方案被改成了‘花脸猫’。最终,在田晨郴的协调下,企业顺利复工,员工们无法返回人才公寓居住的情况,也被妥善解决。

“成都33条”最后一条的要求更加务实——15个工作日内市级相关部门要制定提出具体贯彻落实政策细则和相关工作举措,区(市)县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精准化的政策措施。这,是成都启动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快进键”的温度及精度,背后是成都统筹推进防控和发展各项任务的更大格局和眼光。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白茹

原标题:3月第一周 成都这样按下“快进键”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