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为34.59万户企业减少社保费366亿元
成都日报 2020-03-22 07:42
2019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出台实施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办法,全年为企业减少社保缴费161.48亿元;实施全民技能提升行动,创新设立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评审专业,全市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分别达215万人和196万人;开展根治欠薪攻坚行动,为2.2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含工程款)2.4亿元……3月21日,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19年以来工作,安排部署2020年任务。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全市人社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系列决策部署,坚持“稳当前”与“谋长远”相结合,聚焦“一个快速落地”“两个全力确保”“三个持续提升”“两项重点改革”,进一步提高政策对人才的集聚度、服务对市民和企业的保障度、工作与城市发展战略的匹配度,助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社会高效能治理,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力量。
政策落实再加力
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
为助力企业纾危解困,市人社局将推动人社惠企惠民政策落实再加力、补贴兑现再提速、经办服务再升级。预计2020年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将为34.59万户企业减少社保费366亿元。预计全年将向20余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15亿元,目前已返还7.8亿元。中小微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医疗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扩产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重点工业企业职业介绍服务补贴3项政策,以及线上培训、岗前培训、在职提升培训等补贴,也将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办理发放进度。
同时,市人社局今年将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针对不同群体、不同类型企业科学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具体包括,加速落实就业“返、补、贴”和社保“减、免、缓”政策,助力企业稳岗位;围绕发展新经济培育开发新职业新工种,持续开发公益性岗位;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大规模开展各类职业培训;搭建全市统一的人力资源服务协同招聘(网络)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稳妥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和援助帮扶。
升级“人才新政2.0版”
确保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用工稳定
市人社局将压实规上企业联络员责任,精准掌握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需求。完善用工保障专员对接服务和24小时调度机制,采取余缺调剂、共享员工等方式,满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劳务输出大县、贫困地区区域劳务合作,定点定向、按时按需保障企业用工。做好东部新区、产业功能区等重大战略和大运会等重大项目被征地农民社保和就业促进工作,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此外,将坚持“以新形式招人才、以暖心政策引人才、以创业环境揽人才”,通过政策创新、平台建设、服务提质,推动人力资源高质量供给、高效率配置、高效能转化。升级“人才新政2.0版”,组织产业功能区重点企业赴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引才,加快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招商引企,高水平办好第十一届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竞赛。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动态增设新经济、新职业等专业技术人才评审专业;及时兑现人才落户、安家补贴、引才奖励、引才补贴等政策。
创新治理方式
打造“成都人社智慧治理中心”
如何构建公平均衡、高效便捷的智慧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助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3.0版?市人社局优化劳动力市场管理服务,深入落实“优化劳动力市场管理服务行动计划”,加大“黑中介”打击力度,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创新治理方式,打造“成都人社智慧治理中心”,推行行政审批“不见面”。
市人社局还将强化劳动关系矛盾源头治理、动态管理与应急处置,加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隐患监测排查和预警处置,畅通劳动者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健全调裁衔接、裁审衔接、多方联动调解仲裁机制。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统筹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发展。
推进全民参保
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
市人社局将进一步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参保,推动新经济企业、新职业人群、被征地农民“应保尽保”;落实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制度,做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应代尽代”;加强基金收支和运行动态分析监测,确保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应发尽发”。探索将超龄人员、实习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建立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90%以上。
与此同时,坚持松绑放权与严格管理相统一,平衡好稳定秩序与激发活力的关系,修订完善学校、医院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做好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中人事工作,探索建立特殊人才综合评价和招引机制。全面落实防控一线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防疫津贴、轮休补休等工资福利待遇。落实市属事业单位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探索建立符合产业功能区发展需要的事业干部人才政策和考核指标体系。
本报记者 王雪钰
原标题:将为34.59万户企业减少社保费366亿元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