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下的治尘人 “成都蓝”的背后故事

成都商报 2020-05-12 07:56

res04_attpic_brief

工作人员利用平台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监控

res07_attpic_brief

工作人员在夜间开展执法检查

成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社会运行正在趋于正常。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成都市扬尘治理办工作人员却更忙碌了,支持工地尽快复工,工地作业面扩大、作业时间延长,扬尘防治压力骤然增加,各种扬尘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们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在生机勃勃的春日里,干净的街道、清新的空气的背后是他们更多的付出。哪里脏,哪里灰尘大,他们就去哪里,他们是成都蓝的“治尘”人。

全面复工

“5+2”“白加黑”

加大巡查检查力度

近期,中心城区工地全面开工。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工地的施工时间延长,造成扬尘污染的压力随之增加。如何在确保各类工地有序复工的同时,守住扬尘防线,成都市扬尘治理办工作人员李茂辉和同事,加大巡查检查力度,5+2、白加黑对全市各类工地进行巡查督查。“外面一层灰,里面一身汗,肯定是少不了的,口罩取下来,里面全湿了”。

为查处各类扬尘污染行为,他们重拳出击,有的放矢,迅速有力,高频次开展了多次专项执法检查行动。3月10日,开展了各类工地“六必须、六不准”落实情况的检查,全市出动执法人员1017人,检查各类复工工地694个;3月18日,开展了地铁和市政道路等重点项目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全市出动执法人员1063人,检查地铁和道路工地614个;3月25日,开展了全市园林绿化(含绿道)工地扬尘管控情况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全市出动执法人员574人,检查绿化工地231个;4月1日,开展了闲置地块、拆迁工地扬尘防治专项检查行动,全市出动执法人员744人,检查闲置地块和拆迁工地共计391个,全力整治建筑垃圾非法倾倒乱象;4月8日,开展了市政修缮工程扬尘管控情况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25人,检查市政修缮工程共计252个;4月10日,开展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全市出动执法人员684人,检查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共计1456辆。

以往面临重污染天气是在秋冬季节,而今年随着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在工地加快复工复产的特殊时期,面临着扬尘治理的压力更大,对于他们来说,则意味着一个接着一个疲惫的夜晚,凌晨还在外面巡查检查是常事。

科技加持

发现异常自动报警

更能人机互动远程监管

借助全新升级的成都市工地扬尘监控及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信息和监管平台,他们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可以通过人机互动24小时全天候对全市工地进行远程视频巡检,对全市运渣车复杂的行驶轨迹进行全流程跟踪。“工地的门口装上了摄像头,没有渣土证、不在名单内的运渣车车牌号无法识别,入口的挡杆不会升起,车是进不去的。”成都市扬尘治理办建渣运输管理组负责人谭乔介绍的是今年升级了的成都市工地扬尘监控及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信息和监管平台的新功能之一。除了实施跟踪监管建渣运输车辆,升级后的平台还有了千里眼,能人机互动远程监管。

谭乔拿出手机,打开该平台配套的名为“天府蓝”的手机应用,进入系统后,根据选择,可以查看相关工地的监控实时画面。进入一个工地监控视频后,随着镜头移动到入口通道,语音提示道路需要硬化;镜头移动到工地内部的一台雾炮机,语音提示需要注意摆放的位置,确保降尘的效果。“工地管理人员需要跟随这个应用的语音提示,每天上下午各检查一次工地,如果没有完成,或者完成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该系统便会自动报警,值守平台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能收到消息,大幅提高了监管效率和效果”,谭乔兴奋地介绍着该平台的先进功能。

“天府蓝”的监控还连接了工地内部另外一个固定的摄像头,可以实现对工地24小时全天候的监控。该摄像头也具有智能识别的功能,发现问题后也可以自动报警。管好了工地还不算完,升级后的平台对全市运渣车辆的管理也是“一个也不能少”。“目前全市150家建渣运输公司,总共有11000多辆运渣车,每一辆都录入了《名录》。”谭乔表示,“每一辆车行驶的轨迹,包括中间在哪停过、停过几分钟,都会清清楚楚地显示在平台上。假如某道路边发现违法倾倒的建渣,找到路过车辆,调出轨迹,查看是否有异常停车,就能找到答案”。

科技再先进,也需要使用的人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谭乔和同事们会不定期在重要路口设卡对运渣车进行检查,确保上路的都是有证合规车辆。说到查车,谭乔笑着说:“可能是职业病,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无论是上班还是休息,只要看到运渣车,就忍不住拿出手机打开应用扫一下车牌号,看是不是《名录》内的,不是的话,马上联系属地管理人员依法处理”。这样的职业病,李茂辉也有。周末出门玩,看到路边有建渣就忍不住开车围着转一圈,查看周围工地,分析建渣来源,对确认是违法倾倒的,他会立即通知属地相关人员前来调查处理。他说:“已经养成习惯了,忍不住”。

看到朋友圈从市区远眺西岭雪山的美照,走到路上听到大家说成都空气变好了,谭乔和李茂辉都会觉得很自豪,“感觉有一份自己的努力在里面。看到成都蓝,我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林聪

图片据成都市城管委

原标题:蓝天下的治尘人 “成都蓝”的背后故事

编辑: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