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让身边的社区场景成为市民的诗意与远方

2020-05-14 16:44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成华区和美社区市民在社区广场上习练太极拳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系三年来积累的优势,让成都在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中牢牢把握住了主动权。一周前召开的成都市凝聚社区发展治理新优势、激发办赛营城新动能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创新场景营造构筑社区发展治理新优势,以完善智能治理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新效能,抢抓大运会办赛营城重大机遇,努力探索现代城市治理新路径,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如何通过社区场景营造让城市成为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化空间?如何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一些?如何通过社区发展治理各项工作让城市的发展更具有韧性,成为代表委员和基层社区干部关注的焦点。

市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喻云华:

以新基建

赋能智慧社区建设

“面对疫情给社区治理带来的新挑战,基于5G、物联网等新基建,统筹规划并构建社区智慧治理统一平台势在必行。”市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喻云华建议,要加快新基建步伐,为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构建无处不在、泛智能、可感知的网络和平台基础。

喻云华表示,在继续深化“平安城市”建设的同时,应该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发挥本地企业“成都造”新产品、新应用优势,强化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形成多数据源监测、交换、汇聚、反馈机制,打破信息“孤岛”,逐步建立和完善对社区内人员、设施和事件的智慧治理体系。同时,还要加快打通“一网统管”的城市运行体系,依托城市云数据基础底座,在统一管理模式、数据格式、系统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

“还可以为小区提供更多高效的手段,比如建立以街道和社区为单位的本地信息发布媒体矩阵,以小区屏幕媒体、流媒体为载体,推进按日发布、信息公开到社区、区域主发声渠道和个性化数据公开等制度建立。”喻云华告诉记者,在疫情期间,有很多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参与,以创新产品为社区赋能。“下一步,我们还将依托新技术和新信息源,继续引导各方力量持续参与社区共治,建立更加开放共享的模式和相应的数据使用管理制度,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智慧治理效能。”

市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 崔珩:

加强社区网格化建设

提升城市韧性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社区在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市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崔珩今年两会把关注点聚焦在了基层社区治理上。她建议,进一步优化现有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布局体系,加强社区防控的网格化建设,以更好提升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提升城市韧性。

“人口流动性是现代城市最基本的特征,同时也给疾病的控制带来了很大困难。”崔珩认为,成都作为人口稠密的城市,应对大量人口的流动性,进一步提升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与城市韧性,还可大有作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保留一定的应对突发城市公共安全等重要功能需求的战略空间,充分考虑水环境、空气环境、风向环境以及城市生活空间安全距离等因素影响,在城市公共卫生传播影响不易扩散区域为疫情暴发时集中收治的建设预留空间,为紧急时期的临时医院选址提供快速、安全、合理的地点。”

“社区是城市运行的基层单元,此次疫情管控好的地区,社区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崔珩建议,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治理的建设与投入,让更多社会资源进一步下沉社区,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市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以进一步培养居民的社区空间意识、家园意识,自觉遵守社区公共秩序要求,自觉参与维护社区公共安全等工作。

她认为,还应加强社区防控的网格化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医院的诊疗能力和健康服务水平,推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全民参与、全民防控工作。

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南山社区党委书记 王燕:

全面提高社区场景营造能力

建设环境友好、活力多元、和谐共处的国际化社区生活空间

社区英语角、学校、医院,以及社区公共区域设置的双语或多语标识牌,融合国际元素的城市景观……这样的国际化场景,在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南山社区有很多。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体系下,南山社区作为天府新区打造国际化社区试点,正通过整合现有各类资源,营造出浓烈的国际化社区氛围。

“结合我们社区自身特点,接下来,我们要按照成都市凝聚社区发展治理新优势,激发办赛营城新动能工作会议的要求,以全面提高场景营造能力为重点,提高场景统筹策划能力、政策整合能力、产品发布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不断深化社区发展治理。”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南山社区党委书记王燕表示,当地将按照国际化社区标准,继续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宜居环境,在年底前完成南山社区国际化社区规划和重点项目详细设计方案。同时,完成片区标识标牌双语化,健全国际化社区治理组织体系,完善参与机制,整合现有各类资源,积极营造社区的国际化氛围,建设环境友好、活力多元、和谐共处的国际化社区生活空间。“具体来讲,在业态发展方面,突出国际范,打造社区新消费场景,植入国际化教育、医疗、运动健身、酒吧餐吧等元素,打造具有国际范消费新场景的社区。围绕外籍人士和本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全方位提升政务服务、生活服务、专业服务水平,实现中外居民社区生活的共建共享、互动融合。”

本报记者 侯初初 张家华 王琳黎 摄影 李冬 

原标题:让身边的社区场景成为市民的诗意与远方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