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首提“韧性城市”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水平
成都商报 2020-05-15 07:32
2月7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在出征前宣誓 新华社发
一场疫情,将城市的抗风险能力推上考场,“韧性城市”也成为学界和媒体热议词。2020年成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补短板、强弱项, 加快建设韧性城市”作为全年重点工作。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成都提出切实提升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疫情中暴露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短板将加快提升。成都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完成48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支持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加大临床科研投入力度, 启动10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推进22个社会办医重点项目建设, 进一步提升国际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全域成都医联工程, 推动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互认, 确保2020年实现就医“一码通”。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也将得到健全。积极推进市疾控中心重大疾病及健康危害因素检测能力提升、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等7个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全市新增救护车100辆以上,全面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除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成都还将切实增强综合应急能力。完善重大领域风险辨识预警机制,每月发布城市安全风险预警提示,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预警能力,增强市民防灾自救意识和能力。加快建设城市安全和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置机制,制定城市安全风险电子地图, 积极推进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成都基地建设。完善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运输、调配等全链条体系。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实习生 王培哲
编辑:邓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