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公园城市示范区 让成都宜居宜业宜游

成都日报 2020-05-16 07:46

成都积极探索城市建设新模式的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之城,努力将生态价值转化为发展动能

成都积极探索城市建设新模式的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之城,努力将生态价值转化为发展动能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成都面向未来的历史机遇,是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开创性事业。

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公园城市示范区,两年多来,成都将公园城市作为生态价值向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转化的重要载体、场景和媒介,积极探索城市建设新模式的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之城,努力将生态价值转化为发展动能。那么,建设好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接下来该如何着力?成了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5e303355-0893-405f-b9b5-823f6f053a6a

市人大代表 王学俊:

把公园城市建设和拉动内需挂起钩来

“公园城市理念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将对成都形象、功能和产业方面提升带来极大帮助。”市人大代表、四川恒森石油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学俊认为,近年来,成都市设立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并制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条例》,无疑将全面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

但公园城市毕竟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成都该如何“答好卷”,交出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王学俊认为,公园城市建设和拉动内需挂起钩来是关键。

首先要在用好国有资金的基础上,充分引入民资民企。“应该始终坚持商业化逻辑,让具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公园城市建设中来。”王学俊说,各级政府应该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天府绿道招商推介活动,系统、精准开展项目策划、包装、营销等工作,全力招引社会资金。

再者,是合理平衡的布局。“如何把消费场景和生活场景真正植入公园城市中?规划布局和产业布局的融合很重要。”王学俊表示,在规划中,要坚持“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拓宽附近居民出行半径,进一步加强服务性设施投入;在产业布局上,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在公园城市框架下拓宽思路,产业支撑、市场引导,形成投入和产出的闭合。

“譬如可以将农地、林地、农房等资源统筹起来,引入民营企业前来投资兴业,高规格植入文化旅游、乡野体验、亲子教育等新型业态。”王学俊说,既实现了特色镇与川西林盘可持续发展,又营造了高品质生活场景、新经济消费场景,让成都宜居、宜业又宜游。

a9753b6c-40d0-438c-bd52-6b8da2b458eb

市政协委员 钟翔宇:

借力民营经济创新绿道价值转化

助力公园城市建设

根据规划,未来我市将全面建成1.69万公里的天府绿道。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秘书长钟翔宇认为,在天府绿道的建设过程中,既需要集中力量建设,更离不开中期持续推进和远期永续运营,在此过程中,需探索形成新的管理运营模式、增强社会投资信心,以构建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赢的永续开发经营管理维护机制,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绿道具有公益性和市场性双重属性,特别是其政府主导的模式之下,市场化的商业属性很容易被人忽视。”钟翔宇谈道,绿道的建设经营发展中,需要借助社会资本的全面深度参与,充分利用市场化商业化的手段,才能使绿道最终实现它应有的价值转化。“在这其中就必须创立一种公益和商业,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共赢模式,探索建立起一套以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共建共营的全新模式和机制。”钟翔宇分析,比如建立企业自主经营、国有资产租赁和COT多元复合经营等合作共赢的模式。这样一来便可以把绿道作为绿色经济加速发展经济、促进就业,让商业收入来反哺生态投入和后期运营维护费用。

钟翔宇提及的这一理念在我市已有实践。如温江区北林绿道,便采取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个体产权入股等方式,与社会资本资金合作开发包括星级乡村酒店、民宿、农庄等。新都的沸腾小镇以“绿道+火锅”的经营模式,植入了广大市民和游客喜爱的美食内容。

他同时认为,绿道从建设维护到运营招商、活动举办、后期服务管理等应由一个统一的部门进行相应“服务”,按照标准化、服务化行政理念,为社会资本排忧解难,为它们顺利进入绿道建设解决具体问题。还应给社会资本进入建立一整套相应的“绿色通道”系统,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绿道建设经营的便利性和积极性。

34baa9a7-5eca-4fef-b9b1-13e6d9438a45

崇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陈文学:

以绿道体系引领公园城市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天府国际慢城绿道上,年轻人正享受着慢跑带来的酣畅淋漓;美景中,摄影爱好者们捕捉光影流转下的灵动之美;儿童游戏区,孩子们嬉戏玩耍,家长们闲适安坐……在崇州,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城市更新带来的安逸,享受到公园城市乡村表达散发的舒适气息。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处处有公园、绿地可能是对公园城市最直观的理解。崇州,始终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规划‘一脉两轴三带五环’绿道体系,引领公园城市建设。”崇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陈文学表示,如今,在崇州,公园已不只是公园,它们是一个个新的生活场景、消费场景、创意场景,有的追忆历史,有的创造时尚,有的承载新经济。

据介绍,今年,崇州市将在加快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不断推进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新增绿地4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5%,新增森林蓄积量达到16000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2.1%,将在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引领乡村发展方式变革上做文章,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在公园中营建乡村,着力推进乡村形态风貌塑造、品质提升和功能设施完善,进一步深化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本报记者 张家华 王琳黎 粟新林 摄影 刘阳 张青青

原标题:建好公园城市示范区 让成都宜居宜业宜游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