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融科技赋能 金融活水浇灌经济活力

成都日报 2020-05-16 08:05

工厂停工、景区关门、商场歇业……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实体经济在一季度遭遇严重冲击。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如果将实体经济比作一个“人”,资金就好比这个人的“血液”。面临疫情的考验,成都企业得到及时、充分“供血”:

疫情期间,不少传统银行的线下网点相继关停,但金融服务却并没有由此而“打烊”,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视频和微信等平台,进一步探索了非接触的业务开展和客户服务模式;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试剂盒研发生产企业,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疫情暴发初期便从光大银行成都分行获得了5000万元保理融资;本土医药护品企业成都市阿姿依服饰有限公司通过“绿色通道”,仅用一天时间,就从成都农商行彭州支行申请到了100万元贷款;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加开“微信群语音”特殊贷审会,对1000万元粮油调销贷款进行审批,贷款将专项用于新都区4200吨成品粮大米和170吨成品菜籽油临时应急储备……

本报制图 赵蕴如

本报制图 赵蕴如

类似的金融战疫场景时时在刷新。来自人民银行成都营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成都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成都金融在疫情期间从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到助力实体经济恢复、稳定经济增长,在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成都金融机构全力以“复”、责无旁“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强,让人对成都经济更加充满信心。

穿越疫情,金融为实体经济引入“活水”,离不开金融科技的赋能。这一转变离不开成都对于现代金融以及金融科技的重视。近三年来,成都着力以金融科技为突破口,加快构建新金融产业生态圈。在此期间,成都金融机构更是借机推动金融业的线上服务变革,金融科技得到进一步应用。日前,成都正式发布《成都市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0-2022)》,在这份《规划》中,成都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金融科技中心,努力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提升金融服务效能。可以预见,未来在成都,科技与金融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将创新在金融场景中应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也将不断得以提升。

借助成都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宣扬电器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借助成都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宣扬电器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新政策

快速精准打出政策组合拳

一季度成都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1%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季度成都金融业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

疫情发生以来,成都金融监管部门瞄准企业实际困难和金融服务需求,先后出台系列支持抗疫、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打出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政策“组合拳”,下好金融统筹推进“先手棋”,引导成都金融机构积极行动,形成金融支持合力,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推动企业复工复产。2月4日,成都市金融监管局等五部门印发《成都市金融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第一时间出台相关举措,保障金融服务顺畅。随后,又连续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大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力度有关政策申报指引》《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完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意见的实施细则》等,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据悉,一季度成都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30.1%。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同比增长59.5%。民营企业贷款一季度较去年同期多增96.6亿元。

记者从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获悉,一季度成都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存、贷款总量指标稳定增长,各项存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在信贷供给总量增长明显的同时,信贷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显著增强,为疫情防控和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货币金融环境。数据显示,一季度成都各项存款突破4万亿元,企业存款增速回升。截至3月末,成都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达4.07万亿元,同比增长3.0%。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增长9%,较2月末增速回升4.9个百分点。3月单月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993.5亿元,拉动一季度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多增294.1亿元。截至3月末,成都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较2月末回升0.8个百分点,一季度贷款较去年同期多增226.2亿元。同时,融资成本全面下降,直接融资战“疫”持续发力。3月,成都市企业贷款利率4.9%,较去年同期下降0.4%。一季度成都市非金融企业发行直接债务融资61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7%,其中疫情防控债发行90.9亿元。

四川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获得抗疫融资支持

四川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获得抗疫融资支持

新场景

从田间地头到城市发展

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实体经济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疫情暴发后,我市金融机构持续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输血通脉”。

四川三联家禽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家禽养殖、深加工、销售及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疫情让三联家禽面临较大的流动资金缺口,如果资金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会对成都市市场家禽供应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了解到企业困难后,成都农商银行龙泉驿支行72小时完成了2900万元的信贷审批,一解企业燃眉之急。

坐拥16项专利技术、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2项发明专利,宣扬电器将“中国制造”带到了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靠着成都农商银行发放的首笔100万元信用贷款,宣扬电器顺利度过了艰难期。“今年,我们的销售量预计在5000万元左右,后年预计超过1个亿。”

科伦集团是国内制药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本次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领军企业之一,在本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武汉火神山医院50%、雷神山医院80%、国内11所方舱医院100%的封闭式输液装置由科伦集团提供,旗下四川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承担了四川省抗击疫情药品及医疗物资重点采供企业职责,资金需求巨大。得知企业需求后,民生银行成都分行主动为企业新增1亿元专项抗疫流动资金贷款,并开辟绿色通道,仅用时一周就完成了授信申报、项目审批、贷款发放等全部流程。

城市建设指向哪里,金融活水就流向哪里。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成都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造血功能。记者从成都银行了解到,该行累计为全市绿道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近400亿元。未来还将加大对城市有机更新、民生改善等领域信贷投入,通过PPP项目融资、专项债配套融资、债券承销等方式支持一批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保、教育医疗项目,助力成都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2020年4月28日,成都东部新区获批省级新区。谋划三年的东部新区从梦想变为现实,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这其中尤其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要素支撑。疫情期间,金控融资租赁公司第一时间关注东进等重大战略区域内的客户经营情况。2020年2月19日,金控融资租赁派专人与简阳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当面签订合同,合同金额2亿元,全力支持抗疫和企业复工复产。作为本土法人金融机构,成都银行牢牢把握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重大机遇,着力增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桥梁”和“引擎”功能,坚定把东部新区作为金融支持的重要方位,已向东部新区授信金额近100亿元。

新经济、新基建产业在成都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成都产业升级转型提供良好机遇,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东部新区给了新经济更多的应用场景。在此之下,成都发起设立新经济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大数据、人工智能、5G、供应链、清洁能源、区块链等新经济产业领域的优质企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进一步加大对新经济产业优质企业的扶持力度。

“交子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交子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新技术

打通金融服务实体“最后一公里”

金融科技让“金融活水”更活跃

作为一家本土金融科技公司,四川享宇金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享宇”)在3月31日举行的2020成都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首场发布会上,推出了一站式融资入口——“交子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专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渠道融资等普惠金融支持。5月13日,平台正式启动上线。该平台打通金融供需信息连接通道,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需求,通过线下线上资源转化方式,整合账户、融资、股权、保险、资本市场、咨询顾问等多元类型服务,切实推动企业融资成本、时间成本、沟通成本和风险成本降低,最终实现便捷专业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

“真正做到打通金融服务实体‘最后一公里’。”享宇CEO蒋妍君告诉记者,“金融电子商城为企业提供了融资一站式便捷入口,还能更好地把银行低息产品推向有困难的企业。”她向记者介绍,作为一个基于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打造的电商系统,金融电子商城可提供在线开设银行店铺、客户维护管理、营销推广和渠道分销工具等功能。各大持牌金融机构只需通过申请账号,在商城开通机构店铺账号,上架自身金融产品与服务,便可在商城内完成在线交易、分销、营销、客户管理,实现业务营销互联网化的转型。

“交子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完成测试上线,其背后是成都金融科技实力的缩影。近三年来,成都着力以金融科技为突破口,加快构建新金融产业生态圈。在此期间,成都金融机构更是借机推动金融业的线上服务变革,金融科技得到进一步应用。在“交子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发布之前,成都已经有了更多数字普惠金融平台。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成都已经形成交子金融“5+2”平台,五大投融资服务平台包括科创通、盈创动力、农贷通、天府融通、创富天府。五大平台均依靠金融科技的应用,根据企业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不同层次和特点,共享投融资信息,实现多层级信用传递,实现数字普惠金融的突破。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等技术,精准定位潜在客户,提升风险定价能力,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日前,成都正式发布《成都市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0-2022)》,《规划》明确提出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金融科技中心,努力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提升金融服务效能。可以预见,未来在成都,科技与金融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将创新在金融场景中应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也将不断得以提升。

蒋妍君告诉记者,科技赋能助力普惠,用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很大一个突破口就是为中小微、“三农”引入金融活水。首先得有适合他们的金融产品,这是金融机构正在做的事情。事实上,成都很早就提出了金融科技的独立定义,在省市层面都有非常明确的边界和范围,近期成都又基于去年人民银行对金融科技的定义后,先后出台了加快新经济发展的措施,以及金融科技发展三年规划。蒋妍君表示,非常期待这些相关措施和举措能够逐步落地,随着金融科技助力金融电子化、数字化转型,成都的金融活水将更加活跃。

本报记者 刘泰山 由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金融科技赋能 金融活水浇灌经济活力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