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休戚与共,中国战“疫”如何汇聚“万众一心”?

2020-05-18 08:1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曾经为湖北拼命,如今为湖北拼单”。近期流行的这句“口号”,说出了不少国人的心声。疫情中休戚与共,疫情后携手向前,人们万众一心,在战“疫”中凝心聚力。

最美逆行,迎难而上

疫情暴发之初,武汉医护人员面临严重不足。除感染科、呼吸科、胸内科、重症科等相关科室,武汉当地医院其他科室的精干力量经过培训紧急上阵。同时,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力量调遣迅速启动,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

28岁的北京世纪坛医院护士檀学兵是其中一名“逆行者”。疫情期间她驻守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与一位武汉本地护士搭班,负责大约15个病人的护理工作。除了打针、给药,还要为患者打水打饭,有时还要协助患者如厕。小檀说,抗疫让两地护士结下了深厚友谊,也让病人与医护人员的心贴得更近。

不仅是白衣执甲,迎难而上的还有人民解放军、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他们让各个定点医院有序运转,也让暂时“停摆”的城市秩序井然。快递小哥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会代买药、代送信。社区工作者要摸排疫情,还要把米面菜肉等生活物资一一送到居民家门口。因疫情滞留家乡的大学生作为志愿者,为战“疫”注入蓬勃朝气。在每一个人的努力下,“一个都不放弃”的救助原则才能贯穿始终。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疫情期间,浙江男子林生斌以个人名义捐赠口罩5000个。2017年杭州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保姆纵火案,林生斌失去了妻儿四人。在口罩堪称“硬通货”的时候,林生斌此举感动了许多人,有网友赞其“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

送往武汉的爱心接力中,有官方调配,也有民间自觉自愿。来自企事业单位、基金会和个人的捐助极大缓解了疫情初期物资紧张情况。从捐出毕生积蓄的老人,到参与互联网捐款的年轻人,大家抗击疫情的心意相通。

除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医疗物资,品类齐全的生活物资也源源不断运往湖北。山东的蔬菜、内蒙古的牛羊肉、黑龙江的大米、新疆的馕、青海的虫草、吉林的人参……各地都把自己的特产赠与同胞。疫情让中国人重温一句流传千年的诗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一省包一市”振奋人心

回首最艰难时刻,“一省包一市”对防控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山东省、湖南省支援黄冈市,江西省支援随州市……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筹安排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来自四面八方的战“疫”力量向湖北集结,多个省份星夜驰援、倾力相助的消息涌上热搜。中国医疗界“四大天团”(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会师湖北的消息,曾令无数人振奋。

和省会城市武汉比,湖北省其他地方的基础医疗条件相对薄弱。各省除了派出强大医疗团队,还带来了治疗设备等后援物资。各地网友用“散装江苏十三太保”“山东搬家式支援”“物资是捐的,医生是借的!还回来时一个都不能少!”等留言,表示出对各自家乡支援疫区的自豪。亦有外媒评论,这些幽默话语反映出中国民众对战胜疫情的信心。

“后疫情时代”,温情延续

出人意料的是,当驰援湖北的白衣天使陆续回到日常生活,温暖还在继续。长沙援鄂护士吃火锅,听到她们谈话的陌生人偷偷为其买单;扬州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回乡后收到陌生人寄来的湖北特产鸭脖子……一箪食、一豆羹,温情在“后疫情时代”里绵延。

近期,一场又一场以湖北商品为主的推介会在线上引发关注,从县长书记带货到“网红”主播带货,网友们也格外捧场,纷纷下单,尽一切所能让“壮士断腕”两个多月的同胞尽快复工复产。

面向湖北应届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也陆续举行,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一帮一”结对,帮扶这个中部教育大省的学子们就业创业,融入社会。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一场疫情,让包括14亿中国人在内的人们更加懂得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这句话的深意。若干年后回首疫情,各国战“疫”同舟共济的样本中,应有中国民众守望相助的真实写照。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原标题:中国记“疫”:休戚与共,中国战“疫”如何汇聚“万众一心”?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