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成都的消费活力

成都日报 2020-05-20 07:18

1

熟悉的夜市又回来了,这是成都提振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 本报记者 王若冰 张青青 摄

上周五,成都消费券正式投入使用,领到券的消费者纷纷体验了把用券消费的快乐。“生活总是要消费,消费券可以说是‘中了’开心又买了‘实惠’。”昨日,在成都伊藤洋华堂锦华店用券消费的唐露这样对记者说道。

消费券,这只是成都提振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在抗疫情、稳经济的关键时期,如何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考验着城市自我“造血”复苏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关键词

消费创新

创新商业模式

在线服务“疫”中崛起

接到手机短信的通知,家住高新区某小区的张阿姨就戴上口罩出了门。坐电梯下楼、出单元门走几步路就来到智能菜柜前,再输入取货码,一袋新鲜的蔬菜就买到了手。这袋蔬菜是张阿姨前一天晚上在网上下的单,第二天一大早就送了过来。“是真的方便,而且蔬菜十分新鲜。”少出门,但不能降低吃的水准;宅在家,但不能不满足逛街的心愿;同战“疫”,但不能不保证企业生存……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各实体商业、线下门店、餐饮等行业受到冲击,市民更是将自己的活动范围缩小至家里的卧室到厨房,在线服务“疫”中崛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冲击,并非城市经济基本面的正常反映,但却能从中看出经济发展的韧性。成都,向来不缺创新基因。疫情之下,面对大多数商场、购物中心并没有完善的线上销售渠道这一现实,成都早已给出指引——创新商业模式,鼓励消费转战“线上”。

“虽然线下消费受到了冲击,但线上消费开始变得火热,而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也更加紧密。”用成都零售商协会秘书长欧建瓴的话说,这是“危中寻机”。记者观察到,早在2月13日,成都就有43家购物中心(街区)、大型百货,转战线上,推出线上业务。而以线上直播为例,2月14日-15日,王府井直播间共有10个品牌进行联播,销售额达到了140万元,其中销量最好的品牌销售额达到50万元。而到了3月8日,王府井化妆品线上下单日成交额实现了1080万元,增长显著。

对此,成都王府井百货西南负责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线上直播本来就是我们今年的突破重点,疫情的发生让我们加快了这一步伐。”在线上试水取得不错的成效后,他更是直言,希望将线上直播做得更好。“今后成都王府井会将线上线下充分融合,这是互为补充、互相转换的关系,要学会两条腿走路。”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的新经济发展也为提振消费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能。从线下“转战”线上场景的过程中,商家们借助小程序、社群运营等途径,构建起网络上的泛社区,找到了数据增长的突破口。生鲜电商首当其冲,相关报道显示,叮咚买菜在大年三十当天的订单量较上月增长了超300%,近期整体客单价增长约70%,每天有近3万用户自然流入;永辉超市到家业务全国订单量在2月初爆发,并在一周之内,日单量峰值从20万单快速爬升到30万单……来自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也足以印证:前3月,成都累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5289.93亿元,同比增长1.43%。

从线下到线上,消费场景发生转移,其实用户的心理期待并没有降低,也使得不少人对于线上服务体验感抱有疑虑。那么,企业如何创新体验去满足用户的心理期待?在成都,一些企业就在探索外卖消费的新场景。相关报道显示,大龙燚就在疫情期间推出“惊喜盲盒”,利用口罩、理发券等产品为顾客带来惊喜;烤匠针对外卖菜单,新增单人份烤鱼,以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同时为外卖客人免费提供烤盘、围裙、餐垫等,让宅家吃的外卖既有仪式感,又让烤鱼在加热中持续入味,口感更美味。

关键词

市场提振

相关政策“加码”

一系列举措提振消费信心

“‘五一’期间的‘摇滚火锅美食嘉年华’,我们就以电音、摇滚、乐团等音乐载体,打造成都城市音乐文化新品牌,让大家边吃边嗨,而玛歌庄园整体火锅就餐桌数更是达500桌以上。”玛歌庄园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小长假期间39%的营业收入增幅也让自己信心满满。

其实,成都经济之所以降幅小,与复工复产力度大有较大关系。在前2月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后,成都接连出台稳定经济运行“20条”、恢复经济秩序“33条”等相关扶持政策。得益于一系列政策利好,自2月3日起,仅用23天,成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100%复工,3月当月37个行业大类中1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带动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转正增长6.2%。

作为以消费力强著称的城市,成都面对疫情冲击,出台促进消费恢复和升级的举措以提振消费信心备受关注。

一系列扶持政策出台后,4月28日,“成都新消费·样样都实惠”消费提振系列活动拉开大幕,这也是继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后,成都以“硬核”举措助力消费升级的再次“加码”。记者了解到,围绕“初夏折扣季·消费更实惠”和“成都新消费·用券更实惠”两大主题,这场全新的消费节庆活动将从今年5月一直持续至12月,在长达8个月的主题期内,公园城市体验消费季、宜业成都安居消费季、畅游成都旅游消费季、云端逛街在线消费季4个主题活动将有序推出,在联动政府、企业、消费者广泛参与的同时实现“月月有主题、精彩各不同”。

不仅持续时间长、节奏紧凑、主题多元,此次成都推出的消费提振系列活动,不乏瞄准新消费、培育新场景的创新举措。如顺应需求个性化、线上消费井喷等消费升级新趋势,在多主题切入的基础上,活动突出健康消费、云逛街、公园城市体验等新场景,为疫情期间催生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创造落地推广的市场环境。值得关注的是,在用真金白银鼓励消费这件事上,成都的优惠同样“扎实”——在第一阶段的公园城市体验消费季(5月-7月),成都在财政统筹安排补贴资金2亿元基础上,动员参与商家和平台企业让利优惠约7.5亿元,聚焦天府绿道、林盘院落、特色古镇等公园城市新场景打造新业态。

“与各类电商平台上五花八门的折扣相比,这样的优惠形式简单清晰,也来得更直接,更加有吸引力。”对于已在开展的一系列主题优惠与消费券发放活动,不少市民表达出积极的消费意愿,更有不少已亲测消费券“兑换”,还在“朋友圈”分享个人体验。可以看出,成都创新推出的这套新消费“组合拳”,通过“政府+市场”共同发力,强化政企携手、全城联动、多元主题、市民受益,做到多平台高效整合、供需市场精准覆盖、多阶段全年持续推进,注重消费吸引力与互动性,最大限度放大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乘数效应,最大限度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提振消费市场。

关键词

场景打造

抢抓重大机遇

城市探索消费“未来”

2020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到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同时继续稳增长、提质效,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中,成都将实施工业稳链补链行动、“新基建”牵引的投资促进行动、新消费引领的提振内需行动、“米袋子”“菜篮子”强基行动,全力稳定经济增长。

越强越能抵御风险。但做强之前,先要做大,而要做大,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优势互补、携手共进的小伙伴。对成都来说,联手重庆既是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也是“优选”伙伴。早在3月24日,市商务局与重庆市商务委就围绕体制机制创新、资源共享、市场共拓等合作重点进行座谈交流;随后,4月初,市商务局的商贸代表团就赴重庆调研学习双城经济圈商贸产业发展情况,并与重庆市商务委就共同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消费极核功能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戴德梁行华西区总经理张裕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成渝都市圈由成都和重庆两大中心城市为主,商业繁荣度上稳居全国前茅,但在区域联系度和经济活跃度上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巨大。

如何深化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关于“未来”城市消费,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着力打造8大消费场景。同时,全面升级春熙路商圈,加快建设交子公园商圈、双流空港国际商圈,大力提升西部国际博览城商圈;大力发展在线经济、户外消费、云端商务,扩大健康类消费;持续发展首店经济、小店经济、夜间经济、周末经济,拓展下沉市场。

在大力发展品质消费方面,成都将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制定首店经济实施细则,提升市场主体参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积极性,举办品牌时尚走秀、新品首发活动;传承城市特质和温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持续发展特色小店,加强成都特色小店品牌传播;持续挖掘培育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夜间经济业态,打造体现成都历史文化、时尚品位的夜间景观照明项目。

在打造开放型消费平台方面,成都将加强对欧洲、东盟和南亚经贸合作,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和国际旅游,支持创办、争取承办更多国际会展博览和赛事活动,扩大国际消费流量和规模;推动“中国—欧洲中心”提升能级,打造蓉欧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服务企业“走出去”协同联动机制,形成“成都总部+全球市场”发展新格局。

国际消费便利化既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必然提升优化的环节。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成都将扩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二手汽车出口等新业态新模式规模,开展离境退税商店现场小额退税试点等;同时,加强消费维权服务站能力建设,提升消费维权服务水平,为入境游客消费投诉快速处理提供便利化条件……韧性不会无缘无故而来,既拥有放眼国际的宏观视野,也在意消费到个人的微观细节,提升韧性,成都心里有本自己的“生意经”——一座着眼长远的城市,一定是积极引领消费和生活方式变革的城市。

本报记者 孟浩

原标题:韧性成都的消费活力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