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双胜利” 奋力打赢这场人民战争
成都日报 2020-05-22 08:29
我市开展“农社对接”生鲜农产品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欢迎
“5月20日,我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打开手机看当日疫情报道,成为美团专送春熙路站外卖员郭翔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每日必修课。连日来的好消息让郭翔的心情轻松不少。
回首过去三个多月的经历,郭翔感觉像是在放电影。他完全没料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个读起来都有些拗口的名词,会给这座他熟悉的城市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给这个城市带来的变化,并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忙碌以及出行市民蒙住脸的那副口罩。大部分非必要的企业暂停生产,市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人们手机上每日步行数由千位、万位降至百位以内时,城市的画面仿佛凝滞了。
一场疫情,让城市面临一场大考。社区长时间封闭式管理,给市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巨大挑战。物资供应怎么办?水、电、气、交通这些基础的城市运转怎么办?打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打赢城市基础运行的保障战。
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成都这个服务人口超2100万的特大城市,准确把握有效防疫与城市健康运行之间的时度效,扎实抓好应急保障、市场保供和城市保运转三项基础性工作,全力维护城市正常运行秩序。
这是一场全中国人民的“战争”、全成都人民的“战争”。
在看似静止的城市面貌之下,有千万城市守护者在默默奉献。广大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社会志愿者、商超工作者、快递工作者、能源保障工作者等各方面人员不辞辛劳、日夜奋战,驻蓉机构和企业积极推动科学防疫、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市人民响应号召、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做好防控工作。
这是我们的“家”,我们奋力为她而战!
城市的底气 “打有准备的仗”
2020年2月3日,春节大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按照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的公告要求,成都市成为全国首批进入有序复工复产阶段的城市,迎来了第一批复工上班的人们。
当复工的人们进入工作状态后,上午10:00,经过1个小时接单前的消毒准备,美团专送新一天的日间点单系统开启。“水、米、泡面……”又是一单红旗连锁的外卖。在抗击疫情初期,这些生活必需品是大多数市民在超市下单的主要内容。
作为本土大型连锁超市,红旗连锁亮着的灯,给成都市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市区、乡镇,红旗连锁超市的门店大门一直敞开着,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各类米面粮油、肉类、蔬果食品应有尽有。
当郭翔在市中心红旗超市取货的时候,位于龙泉驿区的西河配送中心也异常忙碌,平均间隔几分钟就有一辆运送商品的车辆发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成都的红旗连锁三大配送中心全员取消休假,24小时待命,全力保障3100家门店商品配送,高峰期日均配送商品4000余吨。应对疫情,能够做到不关门、不断货、不涨价,红旗连锁董事长曹世如心里是有底气的:“我们打了有准备的仗。”这场有准备的仗,让全市乃至全省人民日常生活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口袋有粮,心里不慌。
为及时有效应对疫情对市场的影响,成都市商务局成立了工作专班,准确把握生活必需品市场变化趋势,统筹全市生活必需品联保联供,指导红旗连锁、舞东风、永辉超市、市盐业公司等24家市级应急保供企业,拓宽货源渠道、提高库存储备、延长营业时间;指导各区(市)县依托属地商贸企业组建区级应急保供队伍,推动市区联动保证市场供应充足;积极引导全市生活必需品销售企业,在有效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满足市民日常采购需求的超市、商店、生鲜产品销售点等正常开放、保证营业时间,加大生鲜食品及生活基本必需用品采购量、上架量,做到不涨价、不断供。
“本来还担心吃饭购物不方便,上班复工会受到影响,没想到一切都秩序井然,看来成都在这方面做足了功夫。”在四川华控图形科技有限公司上班的市民邓熙龙常常在坐地铁下班的途中去一趟益民菜市带些新鲜蔬菜回家,再到家门口的红旗超市买瓶饮料。
作为全市保供的另一主力“天团”——成都益民集团,在疫情来袭时紧急动员,抽调党员干部成立了一支特殊的“菜篮子”“米袋子”服务队,为遍布全市的益民菜市蔬菜采购、配送、销售等重要物资供应环节增添了新鲜血液,及时向临时缺货市场配送补货及做好各市场的销售工作,确保市场不出现断供现象。自1月27日起,成都益民集团下属的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开始逐步恢复正常营业。有了这些大型市场每天近万吨的蔬菜供应,再加上储备调配的数千吨粮油,在抚平成都人胃的同时更安稳了成都人的心。
有了必胜的信念,更多的智慧被激发出来。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保障居民“菜篮子”“餐盘子”,成都相关部门深入种养基地调研,组织大型批发市场和重点零售商企业创新合作渠道,应急嫁接供应链条,确保供应足、价格稳。
一种新的买菜模式诞生了——由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牵头,联动区(市)县开展的“农社对接”生鲜农产品进社区活动,让“菜园子”直达“菜篮子”,受到居民们的欢迎。“有菜有肉,价格合理。社区为群众着想,好样的!”小区住户崔超英对这种“便民流动菜市”很满意。
生活有了保障,抗疫物资也要跟上。
为了让抗疫前线不“粮荒”,成都联合多部门组成工作组,帮助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协调解决原料供应、员工组织、设备采购等困难。一批企业紧锣密鼓生产转产,口罩、消毒液、隔离服、空气消毒剂等“成都造”抗疫物资纷纷出炉,不仅满足了成都一线需求,更驰援了更需要防护品的“风暴中心”武汉。
“现在倒是不怕买不到东西,关键是不能乱涨价。”市民邓小红每天刷着手机关注着民生新闻。
这一点,成都早有所防备。在突出对重点商品质量监管之余,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等市级部门通过对重点商超的督查走访,密切监控重要医药用品和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波动情况,严格做好价格监督检查工作,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行为,切实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凡是举报和投诉,都将及时处理!”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对违规违法商家的“零容忍”态度,不仅是在为消费者撑腰,更为人民赢得这场攻坚战增添了信心。
正是通过这一项项硬核措施和灵活变通的法子,这座城市没让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落空。
城市有底气,市民才有安全感。
2月19日,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企业总部项目建设工地,工人正在施工
城市的温度 “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4月7日,下午2点,郭翔骑行在送外卖的路上。路口不光有交警,还有川流不息的车辆;道路旁除了劳作的环卫工,更有熙来攘往的行人;驶过的公交车承载了不少乘客,脚下的地铁如往日一般呼啸而过。
这一天,成都地铁的客运量重新突破300万乘次。谁也没想到,熙熙攘攘的成都地铁会在疫情暴发的那段日子里变成一人一节车厢的“豪华包车”。尽管如此,整个疫情期间,成都的公共交通系统仍然有序运转。
就在两个多月前,成都市各级党委政府面对疫情的凶猛来袭,超前谋划、精准施策,为这座城市的应急防控打下了坚实基础。
1月24日凌晨,成都市疾控中心发布了“给全体市民的一封公开信”,提出“尽量减少外出”等7条倡议。
就在当天,四川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同一日,根据一级响应的要求,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向社会发布通告停止公共场所聚集性活动、禁止群体性聚餐并倡议取消家庭聚会。
整个城市迅速响应号召,积极行动。从切断传染源、及时隔离救治、全力补给与妥善处理医疗防护用品、禁止与暂停各项群体性活动等多方面入手,坚决贯彻落实四川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爱旅游的成都人取消了春节游玩行程,熙来攘往的街巷瞬间静了下来。“疫情期间管住腿”成了大家的共识。
在宁静中,城市的另一种温度悄然凸显。
为了丰富市民的居家文化生活,成都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联合向全市家庭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参加家庭文化、体育、科普等线上活动。天生幽默的成都人脑洞大开,上传了一个个令人捧腹的视频:利用皮带扮演印度“蛇舞”,在家用水果玩套圈游戏,阳台上隔空斗舞,用瓜子拼字为钟南山院士加油……欣赏完别家的创意,再献上自家的作品,宅家的生活似乎也不那么无聊了。
在全体市民宅家抗疫的时候,水电气、公安、交通等维持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行业部门一直无休;要保障市民生活秩序不受影响,外卖、物流等行业企业加班加点;为了向公众传达最真实准确的抗疫信息,新闻媒体的记者们逆向而行冲到了抗疫第一线……生活的稳定,城市的运行,因为有了他们,市民必将安心。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党委政府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成都用行动坚决落实。
一个加班电话,彭州市综合执法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大队的钱信武带着孩子守在了交通要道临时办公点的“党员先锋岗”旁,成了同事口中的“袋鼠爸爸”。
守住成都市的大门,严防疫情输入蔓延。成都在全市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重要地方公路先后共设置182个检疫站(点),对进入成都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在机场、铁路、长途客运站、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开放式公交场站等公共交通场所枢纽场站,共设置检疫站(点)80个,对进出旅客、司乘人员等实施体温筛查,同时设置临时隔离区,建立疑似感染人员隔离和移送制度。
有了钱信武们的坚守岗位,郭翔又安心奔波在了送外卖途中。“小伙子,保护好自己。”外卖送到各小区门口的专门放置点时,戴红袖套的社区婆婆会喋喋不休地叮嘱他;“请戴好口罩,注意防护。”社区里年轻的志愿者会在他送外卖路过时送上口罩;来小区门口拿菜的居民会隔着铁门说:“谢谢,辛苦你了。”……这些温暖的关怀,让这个曾在部队里锤炼了五年的汉子眼眶有点湿润:“我只是做了人们需要我做、我也该做的事。我们多跑路让客户少出门,城市也会更安全。”
和郭翔一样,不少市民用朴实的行动为抗疫工作加油。
2月3日下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婆婆来到成都市G108国道青白江区与新都区交界处设置的疫情防控卡点,执意要将兜里的9600元钱捐给武汉:“我现在有社保,有饭吃有衣穿,把钱捐给更需要帮助的人。”这位家住青白江区的热心老人每当非常时期,都会尽自己绵薄之力捐款。
这,就是成都人的温度。
1000万元,是成都银行捐赠给武汉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病情救治和医护人员保护等工作的善款;500万元,是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向成都市捐赠用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定向资金;300万元,是红旗连锁捐给家乡的抗疫资金……各爱心企业纷纷慷慨解囊的同时,也加大了对防疫物资缺口的关注。顾不得春节大假,成都卫生材料厂等口罩生产厂家紧急召回员工,开足马力生产;原本生产输液器、注射器的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转型全力生产医用外科口罩;青白江区7天建成日产30吨消毒液的生产线;郫都区为无纺布企业开辟24小时物资外运绿色通道……从1月22日至2月3日,成都已生产超过280万只口罩。在全市统一安排下,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市)县全力为企业服务,各大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尽己所能复产转产,这一份担当,值得被城市感恩。
这,就是成都企业的温度。
又是新的一天。郭翔上班前换上了新口罩,将旧口罩丢弃在小区内的口罩专用收集桶里。这是成都市城管委为防止废弃口罩造成二次污染推出的创新举措——在居民小区、公共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集中区等人口密集的重点区域,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并指定专用车辆进行密闭收集运输,通过各环保发电厂设置的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入炉焚烧。自4月1日起,成都的学校陆续复课后,废弃口罩收运的点位也覆盖到了这里。每天,都有一线的环卫工人戴着手套口罩,穿着防护服、靴前往清运。
“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对于每一位抗疫者,郭翔都心生敬佩,引用了新闻里习总书记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人民战争的人们给予的由衷致敬。“这个城市的人们是有凝聚力的,不管是在家宅守还是外出抗疫,都是为了我们的家园能变得越来越好。”
困难总会过去,胜利终将到来。
城市的活力 保民生促经济两手都硬
5月20日,晚上9点。奔波一天的郭翔下班了。回家的路早已恢复了车来车往的繁华景象,熟悉的太古里又出现了不少逛街购物的市民,道路两旁的夜宵店变得热闹起来,加班的人们在写字楼里挑灯奋战。这段时间以来,郭翔接到的外卖单子不再是单纯的米、面、油、方便面,而是有奶茶、水果、火锅、零食等种类丰富的商品。“这才是我印象中的成都!处处生机勃勃还有生活情趣。”外卖订单的迅速增加,让郭翔累并快乐着。
经受住疫情大考,这个城市重新充满了活力。
疫情缓解后经济修复回升的效度取决于企业稳产满产、员工复岗返岗、人力资源流动的“满血指数”。
自成都成为全国首批开启企业复工复产步伐的城市,越来越多在蓉企业定下心来,全力发展经济。
2月4日,位于双流区的通威太阳能成都基地复工,数千名员工返岗,面积达数百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机械手左右腾挪,智能运输机器人来回穿梭;
2月5日,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返岗的近百名工人陆续到达工厂,开始了忙碌的生产;
……
为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稳产满产,2月6日,发布《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的通知》,聚焦5大产业32个细分行业,涵盖持续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支持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力度、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补齐短板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和着力稳定居民消费发展新经济新业态6个方面内容。
在“成都20条”的支持下,迫切需要周转资金的成都百裕制药有限公司,及时获得了银行发放的融资贷款1000万元;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2月19日全面复产,平均每分钟就能有一辆汽车组装下线;成都海威华芯科技有限公司2月11日顺利复工,订单不降反增,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企业信心足,经济恢复步伐加快。据统计,成都2月迁入人口数量排名全国第五、三大行业蓝领复工进度位列新一线城市首位,职场吸引力位居全国第二。3845.57亿元的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便是城市充满生机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明。
稳健的经济表现,来自于及时复工复产的助力。从2月3日起,仅仅23天,成都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100%复工,一季度成都工业增速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3。
一手保民生,一手促经济。成都在疫情防控最初阶段坚持的“两手抓”不仅有硬核举措,更有斐然成绩。
3月4日,成都在全国率先将“两手抓”举措落地,发布《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完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意见》,10个方面共33条“干货”,统筹兼顾、精准发力,聚焦有力有序推进疫情科学防控和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围绕支持复工复产、稳产满产、企业纾危解困3大任务,紧扣恢复提振生产信心、消费信心和投资信心3个关键,加力加速推进复工复产向稳产满产转变、秩序恢复向市场恢复转变、心态稳定向信心恢复转变,启动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快进键”。
在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杨继瑞看来,成都经济数据稳健表现的其中一个原因,归功于成都全市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全力做好特殊时期“六稳”工作,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减少了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冲击影响。
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向好的趋势在不断扩展。
3月25日0时起,四川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三级。
公交、出租、网约车、客运班线全部恢复,理发店、餐饮、旅游景区等有序恢复开放,市民生活逐渐重回正轨;中欧班列(成都)一季度开行447列,较去年同期增长92.7%,运输货值126亿元,综合运营指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8个专班和近万名专员集中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活动,直面企业具体诉求,为企业纾难解困;3月31日,成都举办2020新经济新产品新场景首场发布会,以发布场景供给政策培育新场景催生新产品;4月16日,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现代物流、医疗健康、文化创意、旅游等168个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协议金额达4605亿元;同一天,“成都先导”登陆科创板,成为西南地区首家登陆科创板的新经济企业;4月29日,天府绿道上举办的2020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线上线下同步发布了100个新场景和100个新产品,其中场景释放投资需求达612亿元;5月2日,财新智库和BBD联合发布4月数据,城市新经济总量排名成都位居国内第四……
成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为“家”而“战”,不仅是为了如今的解困,更是为了美好的明天。
【后记】
看似一滴水的存在对于大海微不足道,可若没有这无数的一滴滴水汇聚,大海终究不会有如今的波澜壮阔。
时光不居,而今万物生机勃发,人间烟火复起。
各行各业复苏,万千商家复业,城市回暖,生活回归。
回首这一场苦战,我们看到的,是第一时间响应落实党中央号令形成联防联控强大合力的各级党委政府,冲锋在前筑牢基层战斗堡垒的党员先锋,咬紧牙关“打笨仗、结硬仗”的基层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用初心守护人民,用垂范践行诺言;是白衣执甲的最美“逆行者”,脸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双手被汗水浸到泛白、手术室外席地而眠、不敢吃饭喝水只因尽量不上厕所……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患者;是各行各业一线工作者坚守岗位,广大市民齐心协力共同参与,不分昼夜加班加点企业的责任担当……将爱心变为行动,将信念化为力量。
每一帧画面,都值得铭记。
疫情还没终结,我们不轻言成功。
但我们坚信,有党的坚强领导,有社区防控铸就的铜墙铁壁,有白衣天使们的奋力守护,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合力,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将更加扎实,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脚步将愈发坚定,加快恢复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成都,为人民群众创造了更多丰富的生活场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需要我们悉心守护,用心经营。
我们会将疫情防控网扎得更密更牢,众志成城,负重前行,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了即将实现的全面小康生活。
这是一座有着2300年建城史的“天府之国”,是一个拥有千万级人口的国家中心城市。面对疫情,这片我们守望相助的家园会以绿芽破土的韧劲迸发出磅礴的力量,终将赢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本报记者
陈瑾 曹宇阳 王伶雅
本报摄影部供图
记者 李冬 摄
原标题:夺取“双胜利” 奋力打赢这场人民战争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