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成都日报 2020-05-26 07:13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阶段性胜利。但这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和不足。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4日下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

我们的城市猝不及防地经受了一次公共卫生安全的严峻考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存在什么短板?该如何着力?昨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提高我市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该委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组织专业力量深入调研,反复研究,起草了《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重大疫情中的相关救治,医保能报销吗、应对疫情,智慧技术要怎样发挥最大作用、三级医院平时要如何“修内功”才能在“战时”有效提升重大疫情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关于这些大家关注的问题,新规里都有提及,不论是对土生土长的成都人,还是刚来成都打拼的“蓉漂”,这份新规都很重要,将影响1600万成都人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信函方式

将意见邮寄至:成都市高新区蜀锦路59号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处(邮编:610042)。来信请注明“《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字样。

电子邮件方式

将意见发送至:cdwjwjkc@163.com。

电话

(工作日9∶00-12∶00;13∶00-17∶00)反馈至:028-85139767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6月1日。

起草过程

《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代拟稿)》(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由市卫健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共同起草。《实施意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针对我市实际,借鉴上海、广东等地经验,把握超大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基本规律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内涵,坚持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平战结合原则,确定总体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我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的监测预警机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紧急医疗救治和应急物资保障等短板,及公共卫生体系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及实验室建设滞后、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不断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增加城市韧性,打造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的建设目标。起草期间,多次邀请四川大学、省疾控中心、省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市医学信息所等单位的公共管理、应急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等方面专家进行了论证,并征求了部门和区(市)县意见。《实施意见》是保障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维护城市安全的重要举措,对健全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主要特点

注重目标性

《实施意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要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应急处置、疾病防控、医疗救治、科研攻关等能力显著提升,要素保障更加完备,大幅增加城市柔性,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明确提出了要将成都市打造为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的建设目标。《实施意见》明确常态化防控下,继续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让全体成都市民生活工作更加安心、放心、舒心,为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坚实公共卫生安全保障。

注重前瞻性

一是围绕公共卫生应急的核心框架“一案三制”进行建设,夯实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长期发展基础;二是从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科研攻关能力上,构建“政、产、学、研、资”协同,跨部门、跨学科的公共卫生应急科研协作网络,建立多元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高端智库,特别成立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积极推进生物医药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应急药物与防疫物资筛选评价中心,生物样本库和医学大数据中心等创新与转化重大平台建设,绘制了成都市未来公共卫生应急科研攻关长期发展蓝图。

注重体系性

一是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点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调查、信息挖掘、检验检测、科学研究等关键核心能力,构建覆盖全市的预警体系,打造专业化、现代化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提升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二是健全“指挥调度、日常救援、灾难救援、应急医疗保障、院前急救培训、社会公共急救”六位一体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三是建立以“1家国家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1-2家省级区域救治中心—4-5家市级区域救治中心—县级区域救治中心—基层医疗机构”为基本构架的成都重大疫情医疗救治网络体系;四是建设平战结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重点是健全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体系,构建应急医疗物资产业体系,能有效抵御第一波需求冲击的能力,为后续生产供应赢得宝贵时间。

注重全域性

一是完善全域成都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完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信息整合共享机制,建立重大疫情联防联控智慧指挥决策系统。二是完善全域成都医疗救治体系。坚持体现全域成都和新发展理念,对标国际一流,充分发挥在蓉省部级高校、医院、科研院所技术优势,集成优质医疗资源,规划建设防、诊、治、研、培一体化的平战结合、综合实力强、专科优势突出的重大疫情救治中心,建设提升全市重大疫情防控水平;全市“一盘棋”统筹协调,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坚持分级、分层、分流,完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三是强化区域协同合作。坚持紧扣国家、省发展战略,推进公共卫生应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防控预案对接、信息互联、措施协同;围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全面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协作,建立区域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实现疫情联防联控、120紧急医学调度、应急物资调配、人才培养一体化。

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由总体要求、建设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四部分组成。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原则,以体系建设为根基,以能力建设为主线,以要素保障为支撑,提升城市柔性,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明确了到2025年,将成都市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打造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的建设目标。同时,明确了组织保障、投入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的核心内容是“343”的重点任务,即通过全面推进法治体系规范化建设、应急预案体系标准化建设和应急指挥体系高效化建设三大建设,夯实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根基;通过提升应急协同处置能力、重大疫情现代化预防控制能力、重大疫情系统化医疗救治能力和公共卫生应急多元化科研攻关能力四大能力,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水平;通过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信息支撑、物资支撑、人才支撑等三大要素保障,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支撑能力。

为提高《实施意见》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实用性,现面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意见。

本报记者 王静宇

编辑:邓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