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亮相

2020-06-03 18:22  来源: 红星新闻网  

mmexport1591175575060_meitu_5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 雷兹 实习生 杨静耕)6月3日报道 今日,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在西部博览城举行。来自全国的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成都的创新未来。会议对《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作说明,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支持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人才行动计划》。备受瞩目的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蓝图揭开神秘面纱正式亮相,成都的人才新政将升级至“2.0版”。

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 “一核四区”

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学城

2020年伊始,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求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

如何打造西部科学城?在今天大会上,推出了《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征求意见稿)》)。《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2025年、2035年和2050年三个关键时序节点的建设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城。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城。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学城。

科学城总规划面积361.6平方公里,由“一核四区”构成,形成“核心驱动、协同承载、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一核”即成都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四区”即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协同构建创新功能突出、创新服务完善、主导产业领先的“二次创新”承载地。“一核四区”通过数字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与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相嫁接,开辟科学城发展的拓展空间。

《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成都科学城规划面积99.4平方公里,定位为西部地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院所和大学创新平台汇集区,围绕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领域,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天府实验室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18条”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建立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并确保财政科技投入3年内翻一番……今天的大会上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从载体建设、主体培育、人才激励、环境营造、投入保障5个方面推出18条创新举措,综合运用搭平台、给机会、给资助、建机制等措施,全力激发和释放高校、院所、企业、人才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助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

为增强成都科技创新的空间承载能力,《政策措施》提出,“高标准规划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构建开放型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大力推进特色鲜明的产业功能区建设”“高水平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加快工业互联网和城市物联网平台建设”等多条措施。

其中,《政策措施》提出,构建开放型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梳理分析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薄弱缺”环节,实施补链强链专项行动计划。《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建设集成研发设计、金融服务、供应链保障等功能性综合服务平台,按照平台项目实际投入的30%,给予最高300万元一次性补助。实施重点产业专利导航计划,支持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给予最高300万元资助。

此外,《政策措施》还提出支持科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独立或牵头组建“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对承担“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项目的企业,根据股权融资、市场订单、营收规模等绩效目标分阶段给予项目成本15%、最高200万元资助。

推动科技之城聚人成势

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会上,成都发布了《关于支持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人才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人才计划》),这份计划也被称为成都人才新政2.0版本。

《人才计划》呈现服务城市战略,推动科技之城聚人成势;赋能创新群体,推动科技创新能级跃升;激发市场主体,推动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等亮点。这其中提到,将注重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拘一格引育人才、不论出身评价人才,最大限度放权用人主体、激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动校院企地协同合作,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营造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生态。

《人才计划》的主要举措有十二个方面,包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流动,鼓励人才向成都东部新区集聚,鼓励海内外科技创新团队来蓉,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人才激励,鼓励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 其中,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流动方面,成都在全国率先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青年人才实施社会保险、工作年限同城认定,以人才的高效流动、协同发展带动区域共兴。在鼓励人才向成都东部新区集聚方面,成都围绕城市“东进”和成都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建设,推出落户安居、生活补贴、职称评定等定制化举措,引导人才集聚东部新区,加速推动“未来之城”成型成势。在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方面,成都鼓励“硬核科技”人才入驻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给予最高300万元资助。设立“蓉漂人才发展基金”,为人才(团队)插上“金融之翼”。

“科技大咖”齐聚一堂

共话成都的创新未来

此次大会,吸引了中科院四川分院、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证券交易所、华为、京东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负责人,共话成都的创新未来。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有很多,但只有科技创新才是其核心竞争力,才是提高产业附加值的可持续增长的办法。”在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看来,高校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发挥一流大学综合优势,加快建设交叉转化中心,助推成都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电子科大将助力成都市打造世界一流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市也将助力电子科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构建起‘共生共荣、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命运共同体。”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在大会做交流发言时表示,电子科技大学建成了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领域、从基础科学到工程实践及产业化的国家及省部级创新平台体系,学校学科布局与国家电子信息战略布局高度契合,有基础也有实力助力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顺茂看来,站在“云端”,城市发展质量才会高,成为城市经济圈协同发展的先导平台,是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支撑,城市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集约化数字服务的基础,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黑土地。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张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