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校数量全国第6 A类学科数全国第7

成都日报 2020-06-09 07:38

顺应科技革命深刻改写全球竞争规则、重塑世界创新版图的时代大势,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构建一个互利共生、高效协同、开放包容、宜居宜业的创新生态系统,为每一位勇攀高峰的科学家、创新创造的企业家、善为善成的投资人、追梦圆梦的创业者构筑创新共同体,汇聚成与时代同发展、与城市共奋进的创新潮。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创新“家底”充沛。目前,成都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各类高等院校60余所,其中双一流高校2所,双一流学科高校8所。从城市间对比来看,成都有60余所高等院校,数量位居全国第6;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的A类学科数27个,排名全国第7。

如何激活高校院所里的创新源泉,实现从“0到1”的原始突破,以及从“1到N”的应用转化?近日,记者专访了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看成都如何激活高校创新源泉,赋能城市未来发展。

四川大学

以多学科交叉技术转化中心为抓手 与成都深度融合发展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有很多,但只有科技创新才是其核心竞争力,才是提高产业附加值可持续增长的办法。”在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看来,就成都而言,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是极佳契机。

李言荣认为,把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既要提高当前经济活动当中的科技含量,也要面向未来进行科技创新,让创新来驱动发展、引领发展。西部科学城需要有承载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措施和体现西部与区域特色的大科学装置。他表示,这才能够促进成渝地区科研创新与地方产业紧密融合,服务产业发展。

“同时,要科学围绕‘5+5+1’产业体系布局。而这需要成都进一步‘盘活存量’,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来推动创新成果落地。”他说。

那么,四川大学将如何融入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助推成都科技创新?“川大将与成都共建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共建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以及共建开放型人文·自然博物馆。”他表示,川大将以多学科交叉技术转化中心为抓手,与成都深度融合发展,交叉赋能新经济、融合助力新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

建成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平台体系

“电子信息技术是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技术领域,是其他技术领域的重要支撑。”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介绍,电子科技大学建成了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领域、从基础科学到工程实践及产业化的国家及省部级创新平台体系,有基础也有实力助力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布局与国家电子信息战略布局高度契合,有基础也有实力助力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曾勇表示,电子科大一直用校地合作方式,实现高校和区域的双高速发展。深化校地合作,共建一流产业功能区、构建创新生态圈,电子科大将和成都共同打造电子信息领域的自主创新源头,共建前沿科学中心以发挥创新“策源地”功能,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助力成都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共建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支撑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和自主可控。

“此外,校地还将共建支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他介绍,包括加快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建设,形成“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产业生态体系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连续六年排名第一

“成都不仅是休闲之都,也是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的典型城市,将建设成为科技前沿城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认为,特别是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亮相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机制,将为成都科技创新发展注入强心针,将进一步增强成都对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的吸引力。“此外,这也将激励成都各类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最终,通过氛围的营造、创新文化的形成,将让成都科技创新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为我国重要的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国家级基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六年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排名全国第一,拥有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平台及重点实验室39个、科研支撑机构及公共服务平台7个,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从原始研发到产业转化的完整创新产业服务链。

未来,增强成都的原始创新能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对此,李为民表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构建了从基础科学研究、临床研究到产业创新转化的完整创新生态链。接下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将围绕国际前沿科技领域,建设包括前沿医学中心、国际临床研究中心等多个创新中心,吸引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资源落地,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共建产业生态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将把人才、临床、科技等优势资源融入到成都科技创新的体系中。”他表示,同时,将对接成都科技发展需求,积极参与到成都科技创新的体系中,并在吸引高端人才、搭建创新平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保障,助力成都科技创新进一步发展。

让更多科技成果

从“书架”搬上“货架”

创新的使命在于从“0到1”的原始突破,更在于从“1到N”的应用转化。成都着力打通体制堵点,持续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为高校院所“放权松绑”,让有作为、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着力打通过程断点,培育一批高层次科技服务机构,鼓励高校院所开放创新资源,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技术转移市场化专业化发展,让更多的科技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

聚焦于把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市场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成都在全国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率先在国内开展技术经纪职称评定,让“躺在”高校院所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经验更是在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复制推广。

围绕成都市“5+5+1”重点产业领域和66个产业功能区,制定印发了《2019年“校企双进”系列活动工作方案》,策划、组织开展了“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百校千企大对接”三大系列活动1149场(次),促进700余家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成果转化、技术开发合作项目983项。

在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成都还发布了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18条”,从载体建设、主体培育、人才激励、环境营造等方面推出18条创新举措,综合运用搭平台、给机会、给资助、建机制等措施,全力激发和释放高校、院所、企业、人才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着眼城市长远发展战略全局,打造立足成渝、赋能西部的创新发展动力源,成都出台了人才新政“2.0版”, 以高水平人力资源协同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阶之需,为城市厚植比较竞争优势。

本报记者 宋妍妍 曹凘源 

原标题:成都高校数量全国第6 A类学科数全国第7

编辑: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