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字号”实验室看成都创新高度
成都日报 2020-06-10 08:22
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 本报记者 李冬 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报摄影部供图
数说成都创新“高度”
全市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达114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
国家(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2家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家……
成都,这座城市的科技资源“家底”,不可谓不丰沛——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14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国家(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2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家,数量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提出,构筑增长极、形成动力源,前瞻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聚焦航空航天、生物科技、信息科学、网络安全、智能智造等重点领域,全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助力科研人员勇攀科技高峰、探索未知领域。构筑增长极、形成动力源,其中最具竞争力的支撑,就是“国字号”实验室以及国家布局的大装置、大平台。这些是成都打造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的“硬核支撑”,也是成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城市比较优势所在。
大科学装置等科学基础设施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推动城市基础创新能力的重要引擎。今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国字号”实验室里的城市创新动能,梳理创新“家底”。
建设“人造太阳”
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在蓉安装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希望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创造出一个人造太阳,从而获得源源不绝的能源。卡达拉舍,位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小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就在这里。近期,人造太阳的底座——杜瓦底座吊装工作圆满完成,拉开了ITER主设备安装的序幕。
同一时间,在成都,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正在加速建设中。
ITER是第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卡马克,俗称“人造太阳”。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之一,我国陆续承担了ITER计划中大约9%共18个采购包制造任务,涵盖了ITER装置的关键部件。作为国际“人造太阳”项目的关键一环,中国的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位于四川成都,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建,是开展聚变堆核心技术研究的关键平台。2019年6月,伴随着主机线圈系统的交付,其全面工程安装拉开序幕。
近期,“ITER气体注入系统(GIS)初步设计评审关闭报告”正式通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批准,这标志着核西物院承担的ITER采购包——气体注入系统工程项目最终设计工作全面铺开。按照计划,ITER气体注入系统将在2021年开始交付给ITER组织。
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于1999年正式动工建造,2002年12月通过验收。最新一代的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比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规模大、参数高,采用了更先进的结构与控制方式,有望将等离子体电流从我国现有装置的1兆安培提高到3兆安培,等离子体温度将超过2亿摄氏度,用于开展聚变堆相关关键物理与工程技术研究,为我国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实验与运行以及自主设计建造未来聚变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并培养核心骨干人才。
科技创新是引领工业革命的关键,也是人类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核聚变能源要想实现,那么很多的关键技术还有待攻克,这要靠科技创新来突破。”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段旭如说。
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前瞻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发布《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按下快进键。
突破“高铁速度”
西南交大“国字号”实验室功不可没
高铁的快,不止于为生活所带来的各项便利,更在于每年新增近3000公里的建设,而这种“高铁速度”的背后,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牵引动力”)这个“国字号”实验室功不可没。
日前召开的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将支持高校院所建设最前沿的科研平台,前瞻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作为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引动力紧密围绕轨道交通领域的国际前沿,结合世界轨道交通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重大需求,开展了轨道交通领域原创性基础研究,重点突破了高速、重载列车以及磁悬浮列车等新型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共性基础和关键技术,在我国高速列车创新研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时间回到1994年,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建成,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2003年,在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张卫华的主持下,试验台改扩建完成,和世界上同类试验台相比,新落成的试验台成为规模最大、功能最多、技术最先进的机车车辆(六轴)滚动试验台,几乎国内所有新型机车车辆都要在试验台上进行动力学参数优化和验证。
“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研制成功,使我国机车车辆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大大提高,加速了我国新型高速、重载机车车辆的研制速度,提高了机车车辆性能,为我国铁路客运提速,货车的重载和快速运输,以及200—300km/h高速机车车辆的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张卫华表示,面对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新趋势,自己的研究重心已放到新型高速磁浮交通和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上来。“让轨道交通更高速、更安全、更舒适,这是我要坚持做下去的事。”本报记者 宋妍妍 曹凘源
专家声音
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张雨东:
硬核科技周期长、投资大 需要共同联合、形成联盟体系
“英国工业革命以来200多年,人类共经历4次科技革命,每一轮科技革命,都是‘硬核科技-产业经济’式革命。”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张雨东指出,硬核科技是一种具有远见的变革性科技,它通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来解决世界上的重要挑战,形成技术壁垒和压倒性优势。即,由科技创新构成的物理世界,区别于由互联网模式创新构成的虚拟世界;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持续的技术积累。“21世纪硬核科技涉及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企业发展需要关键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堡垒,一旦技术更新换代,势必轰然倒塌。”他认为,企业发展除了要拥有硬核科技,还要有对硬核科技的正确认识。
“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 张雨东表示,硬核科技周期长、投资大,发展到高级阶段,需要共同联合、形成联盟体系,直至全球化的分工和人类的通力合作。比如,德国汉诺威加工产业研发模式共同出资,提高创新效率,分担创新成本,共享研发成果,不断推进激光加工技术更新换代,使德国激光加工产业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目前已建立17个衍生公司,相互构建起一个卓越网络,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导向研究和产业间的良好转移机制。
“而人是创造知识财富的核心和载体,掌握硬核科技的关键是激励。”张雨东说道。
原标题:从“国字号”实验室看成都创新高度
编辑: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