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粽子一条街”今年有点潮,要直播要推网红店,但味道更传统

红星新闻 2020-06-12 08:14

在成都,不少人都知道位于金牛区马鞍东路的“粽子一条街”。端午节临近,这条街的粽子风景再现,商铺从马鞍东路的半条街延伸到十字路口外的下半条街,“马婆婆”“张婆婆”“梅婆婆”……各家粽子铺的招牌十分亮眼。

马鞍东路社区党委书记何凤琴今日(6月11日)透露,他们下一步计划推出粽子网红店,大家不仅可以看直播,也可以到现场体验包粽子、吃粽子,零距离体验传统文化。

↑“粽子一条街”上玲琅满目的粽子

不变  “婆婆”就是招牌 已有二三十年历史

马鞍东路“粽子一条街”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20多年前,马婆婆和另外三位婆婆退休后就在小区门口摆摊卖粽子,都是自己的手艺。

随着生意渐好,这条街上卖粽子的“婆婆”们慢慢多了起来,“粽子一条街”在成都也越来越有名气,粽子生意因此在这条街上固定下来。有意思的是,如今街上数目繁多的粽子店,大都是以“婆婆”命名——“梅婆婆”“陈婆婆”“杜婆婆”……带有“婆婆”的招牌成为了“粽子一条街”的特有符号。

今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走进马鞍东路“粽子一条街”,招呼声不绝于耳。飘香原味粽、椒盐红豆粽、农家腊肉粽……口味繁多,应有尽有。

记者见到“粽子一条街”上94岁的马婆婆时,她正娴熟地包着白味粽子。“我包了20多年。”马婆婆告诉记者,1992年,她和同住马鞍东路13号院的另外3位婆婆因退休后无事,在院门口摆了个小摊包粽子。“我们4个人合伙包了两年,到处到各摊位收到几十斤(糯米),包出来一下就卖完了,后面这条街卖粽子的越来越多。”婆婆们没想到,因为她们带头,这条街现在会火爆到这般光景。

↑“粽子一条街”最早卖粽子的婆婆之一马婆婆

20多年来,马婆婆一直都在包粽子,因为选料考究,加上经她手工包出的粽子,口感很好,因此生意一直不错。

“我妈在这条街上卖粽子快30年了,很多人都是冲着我妈的‘品牌’来的。”马婆婆的大儿子马天利告诉记者,相比以前,现在的配料很丰富,比如加入五花肉等肥而不腻,吃起来口感就会更好。

变化 略涨价 今年更回归传统口味

板栗肉粽、蛋黄肉粽、红烧肉粽、排骨肉粽、腊肉粽子……如今,“粽子一条街”上有数十种口味各异的粽子。最大的“超级大肉粽”足有0.92千克,需要横着切片后,和家人、朋友共同享用,而最小的“迷你粽”则不足40克。

↑超级大肉粽

在价格上,受猪肉、米、粽叶等原材料涨价影响,今年粽子也略微涨价。例如,往年八九元一斤的素粽,今年售价在10元左右;肉粽则影响较大,往年13—15元一斤,今年卖到16—18元。

梅记粽子梅婆婆的孙女何女士告诉记者,今年主打产品是花生配肉粽子,“口味比较清淡,很受大家喜欢。”

如果只是口味新颖,吸引不了回头客。何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大家会包一些特色粽子来吸引眼球,而如今大家更多比拼的是如何将传统粽子做好吃。

创新 社区将推粽子网红店 还要直播

去年,由马鞍东路社区出面,对常年在粽子街自产自销手工粽的原著居民,为其每个摊位店铺定制了一幅彩绘画。

马鞍东路社区党委书记何凤琴告诉记者,对于长期经营粽子的婆婆,邀请了专业团队,针对他们的特色,在铺子的墙上作画,彩绘画描绘了婆婆们卖粽子的故事。画面上分别标注“马婆婆手工鲜粽”“老字号梅记粽子”“陈记粽子”等,让采购粽子的市民,对老字号粽子有所了解,也激发了婆婆们的自豪感,继续传承传统粽子手工艺。

↑社区为粽子店打造了很有特色的彩绘

“很多粽子店都想在网上推广,但是由于技术手段限制,以及端午节这段时间比较忙,实现不了。”何书记透露,下一步社区计划帮助店家在网络上推广,打造粽子网红店。大家既可以看直播,也可以到现场体验包粽子、吃粽子,零距离体验传统文化。

红星新闻记者 胡挺 李跃

原标题:成都“粽子一条街”今年有点潮,要直播要推网红店,但味道更传统

编辑: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