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公学始祖兴教化 汉代循吏第一人
成都商报 2020-06-12 11:25
中国历史名人像满天繁星一样闪耀发光,文翁算是光彩夺目者之一,直到现在,他对后世的影响犹在。
文翁(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10年),名党,字仲翁,西汉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汉景帝末年任蜀郡守,清正仁爱、举贤兴教,深受蜀地民众拥戴,被《汉书》列为《循吏传》第一人,闻名天下。
文翁虽不是四川人,但到蜀郡(今成都)做郡守后,便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都奉献给了这块土地。
到蜀地后,文翁发现这里教育较为落后,便开始了一系列改革。“第一就是文翁经世致用,善于用理论联系实际。”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彭邦本教授表示,文翁把儒家《春秋》的理论用于蜀地的治理,在当时具有先进和引领的性质。
为了提升蜀地的文化教育水平,文翁创办了历史上最早的官办学校,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式。汉武帝对此高度褒扬,下令将这种做法推广到全国。
彭邦本解释说,文翁的做法是将当时成都周边贫困县内好学的人招募进来,为他们免除徭役,“这说明文翁当时招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平民子弟,就是孔夫子所说的‘有教无类’。”贫困子弟通过读书从底层走到上层,为当时的政治体制注入了新鲜血液。
除了兴办学校,文翁还很关注基层的官员,从里面选拔干部,将其送到中央,跟博士官学习。“他们学成归来,同时也改变了蜀地落后风气。”彭邦本说,此举奠定了“巴蜀好文雅”、崇教尚文的优良传统,开启了中国学术、文化史上“蜀学”的重要源头。
“文翁继李冰之后,在蜀中大兴水利,促进了天府之国的形成。”彭邦本解释道,李冰治水主要在岷江流域,文翁将其进一步拓展到了沱江流域,让整个成都平原的水流体系像树干一样展开。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曾琦
原标题:文翁:公学始祖兴教化 汉代循吏第一人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