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创孵载体界首次“点对点”握手

成都商报 2020-06-15 07:52

“孵化器是一个城市最敏感、最具活力的组织,其数量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程度。”在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成果转化服务联盟秘书长、智汇青年创始人夏春芬看来,孵化器是一个城市经济的“神经末梢”。

目前,这些“神经末梢”已触达成都各个角落,并源源不断地为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输送新鲜血液。

而近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政策支持下,这些“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又动了起来。

6月10日,“成渝双城创业孵化行业交流活动”在重庆举行,20余位成都创业孵化载体高管奔赴重庆,共话成渝双城科技创新发展美好蓝图。这是继4月2日召开“成渝地区双创经济圈双创行业联动交流会”后,成渝双方在创孵载体界首次开展“点对点”握手。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全程参与,并对话了多位行业人士。

交流会现场

专家

双方在不同领域进行合作尝试

将给成渝科技企业创造更多机会

“底层的商业基础很容易萎缩,地方政府的政策是‘天使投资’,孵化器聚集领域的经验资源,把政策温度、商业资源传递放大,形成行业‘连接器’,让企业生存率更高。”在夏春芬看来,不同于一纸罚单、一项政策、一个流程,孵化器具备强烈的互动感,让普通人的想法融入城市新的活跃的商业元素中,让陌生抽象的创业符号,变成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成都已越来越意识到,孵化器是城市生态的一部分。”夏春芬告诉记者,1989年成都成立第一家孵化器,发展至今,经过多年培育,成都创孵圈已形成一定行业机制,每月有培训、每两周有路演、每周有辅导。

得益于“双创”的政策红利,成都创孵圈在成都本土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也愈加明显。“成都提出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这证明政府越来越重视用更合理的商业逻辑来培育创孵载体。”

未来,创孵载体如何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贡献力量?

夏春芬提出,就全国的科技型项目来看,普遍存在科研成果研发能力强,但市场管理能力略弱的短板。同时,从川渝来看,两地孵化器主要以辅导中小微企业为主,培育大型企业的经验尚不足,因而会出现“户口在成都,税收在外地”的尴尬局面。

“成渝两地在创业所需的人才、资源、资金等要素方面可一体化发展,合力打造孵创生态圈,以两地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为抓手,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商业市场团队相组合的双城联盟,给技术团队创造更多场景机会。”夏春芬表示,尽管目前成渝双城创孵载体还未形成确切联动机制,但双方都在不同领域进行合作尝试。

孵化商业模式比较脆弱,夏春芬认为,从长远来看,孵化器行业化后必然会形成自己专业化的路径。就当下而言,夏春芬建议,成渝两地必须在“疫情”特殊经济形势下的内需驱动方面发力,帮助项目扩大能力,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企业

建立创新基地、引进龙头企业……

成渝联动为游戏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成渝联动,不是把一边的资源挖到另一边,而是把北上广深好的企业,和本身在成渝读大学的学生吸引并留下。”成都优晨泛娱乐国际加速器(下文简称“成都优晨”)创始人李万鹏把成渝看作一个整体,他认为,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策红利,成渝联动将为游戏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这并不是李万鹏第一次参与成渝互动。就在前两天,成都优晨与重庆华龙网集团就推进共建重庆数字文创孵创基地进行了合作签约,共建成渝数字文创产业秩序并提高西南地区数字文创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改善西南地区的游戏生态。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李万鹏就以泛娱乐游戏为切入口,带着北上广深的游戏团队,前后与重庆20余家游戏公司进行交流对接。李万鹏在长期观察中发现,重庆有诸如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院所,这些院所给重庆发展游戏行业打下人才基础。为此,李万鹏计划未来在重庆落地一个创新基地,依托该基地与重庆高校院所、培训学校、开发者等合作,让游戏相关课程走进高校,把人才留在重庆。

此外,李万鹏也在与北上广深的游戏龙头企业寻求合作,希望他们走进成渝。

政府

给场景、给资源、给服务、给政策

成渝双城创孵行业全面握手

“目前我们已建立起信息互通的渠道,在对孵化器给资源、给场景、给支持的同时,为两地的孵化器搭建沟通平台。”成都市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理事长张弛认为,孵化器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需要持续提供解决方案,以此为企业聚合赋能。

未来,张弛表示,两地在科技成果转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泛娱乐等领域将有更多可施展的有效路径。具体来讲,双方将在原有紧密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每季度开展行业互动交流活动,推动行业常态化交流。同时,每年共同举办两地创业孵化行业发展峰会,面向全国展示成渝地区双创发展活力。

在推动双创要素资源互融互通上,双方将探索在会员单位、创业导师、行业专家、服务机构上的互派互认机制,推动两地有需求的孵化器在企业服务、活动开展、空间运营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双创服务无障碍触达。

在各自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双方将共同组织实施行业研究课题,为区域双创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囊支撑。共同举办两地特色双创载体评选工作,通过树立标杆效应引领孵化器升级发展。持续开展创业孵化人才培养工作,共同举办孵化器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

此外,两地还将聚焦产业生态圈建设,根据各自产业链优势,遴选1~2个重点领域,如智能制造、汽车行业等,推动专业型孵化器在技术平台、技术专家、生产能力等方面深度链接、高效协同,同时以此为基础推动成渝城市群连接形成产业生态带。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彭祥萍 摄影报道

原标题:成渝创孵载体界首次“点对点”握手

编辑:张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