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成都版“滨水CBD”“张江高科”

成都日报 2020-06-25 07:35

2018年时,上海都市圈GDP总量就达到10.79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总量的10.9%。而从2008年起,上海就跻身GaWC城市排名的Alpha+级城市。

从这样一个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都很高的城市身上,成都又有着怎样的观察所得和学习心得?《国际大都市规划建设研究年度总报告(2019年)》和《国际大都市规划建设主要经验及其对成都的借鉴与启示》给出了答案——

上海注重挖掘黄浦江两岸现状建筑空间,加强江景、两侧公园、公共活动设施以及城市腹地的步道连通,重塑活力滨水空间。图为黄浦江畔的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据新华社

上海注重挖掘黄浦江两岸现状建筑空间,加强江景、两侧公园、公共活动设施以及城市腹地的步道连通,重塑活力滨水空间。图为黄浦江畔的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据新华社

上海

特色亮点点击

基本概况

上海市域总面积6341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约6219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约2424万人,生产总值3.2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6.6%),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2万元。上海作为全国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世界城市,其支柱产业主要包括金融、商贸、高端制造等。

上海都市圈总用地面积5.4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约7070万人。

A强调长三角区域

一体化协同发展

构建“两区两带”开放式布局结构,推动上海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围绕中心城区15公里范围确定国际功能区,突出核心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商务办公等)职能集聚;将30-60公里范围作为创新功能区,承接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金融后台服务等职能;在中心城区60-120公里区域划定临沪综合城市发展带和沿江-沿海贸易产业发展带,作为未来综合性城市职能培育的区域和重要的对外贸易窗口。

全面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统筹控制滨江沿海的产业岸线,依托黄浦江和吴淞江两条主要水系形成区域生态廊道,推动建立重要的生态节点,形成区域一体的生态网络,建立区域生态合作机制,联合制定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计划,建立长三角区域环境监测网络,加强与江浙皖三省环境监测工作的合作。

B优化工业发展空间转型升级路径

积极开辟产业新空间

差异化管控工业发展空间。确定“104区块”、“195”区域和“198”区域三个层级的工业发展空间。“104区块”指上海规划的104个产业区块,为工业核心发展空间,面积753.07平方公里,包括公告开发区、产业基地、城镇工业地块三类;原则上以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主,主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如确需转型,其转型方向为研发总部产业类用地、研发总部通用类用地和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类等。

“195”区域为规划集中建设区内现状工业用地的非产业区块,面积195平方公里。“198”区域为规划集中建设区外的现状工业用地,面积198平方公里。“104区块”“195区域”为存量二次开发区域,转型方向以研发总部产业类用地、研发总部通用类用地、商办用地、公共服务用地和公共绿地为主,或开展零星开发试点工作,促进存量工业用地盘活利用。“198区域”则需结合工业企业的生命周期,大力推进现状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和增减挂钩工作,引导企业向规划工业区块转移和集聚。

积极开辟产业新空间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上海着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开辟60平方公里产业新空间和26个特色产业园区。产业新空间主要聚焦硬核科技、数字赋能等高端产业集群,注重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推动重点区域转型升级和存量用地盘活,促进资源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保障制造业发展空间。

C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更新管控

重塑滨水空间活力

设立专门历史风貌保护机构及论证制度。创新设立“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及特别论证制度,采用议事会议或书面征询专家意见的形式对风貌区内的规划局部调整及建设活动的申请和方案组织论证,严格管控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新建改造项目。目前风貌区内22%的建设项目均通过特别论证程序得以审批,最大程度保留了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原真特色。

统筹单元-街坊-地块-微更新四个空间尺度上的递进式管控。如田子坊重点在破旧工厂和里弄民居中植入艺术家工作室、咖啡馆等功能业态,塘桥社区微更新中利用老旧广场打造儿童乐园提升公共空间活力。

注重滨水空间的活力营造。上海注重挖掘黄浦江两岸现状建筑空间,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活动和消费需求,差异化植入各类公共活动设施,加强江景、两侧公园、公共活动设施以及城市腹地的步道连通,重塑活力滨水空间。上海老码头修缮改造原有仓库建筑空间,引入世界美食餐饮、酒吧、艺术工作室与创意零售办公等潮流业态,强化场地空间的多功能复合利用,结合游憩步道布局文创集合店等新兴设施,促进人群交往和消费,全方位提升老码头空间价值。

D以人为本

激发城市街道活力

通过功能复合提供宜步生活。上海街道建设注重沿线功能融合发展,重点在街区、街坊和地块三个尺度进行土地复合利用,形成水平与垂直功能复合,积极引入多种功能业态,为行人提供不同的步行体验,有效提升城市街道活力。

建设舒适的街道环境设施。针对当地气候特征,沿路种植本地行道树种,设置建筑挑檐、骑楼等,为行人和非机动车遮阴挡雨,同时设置公共座椅及休憩节点,创造社交空间,鼓励行人驻留。

以人为本营造宜人空间感受。鼓励结合行道树、沿街建筑和围墙形成有序的空间界面。整齐种植行道树,统一修剪方式,形成空间界面第一层次;街道沿线建筑贴线建造或平行于街道建造,形成整齐连续的第二层次空间界面。结合区域特点与历史内涵对重点景观道路进行优化调整,精心挑选42条“落叶不扫”景观道路,保证纯粹的落叶景观,为市民提供亲自然体验。

提升沿街特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吸引力。沿街建筑采用相似建筑高度、建筑退界以及相同的布局方式,形成鲜明的空间景观特色。通过传承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延续历史特色与人文氛围、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区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强化街道的人文属性,激发街区活力。

成都天府熊猫塔附近集聚了多种业态,营造出丰富的生活消费场景 本报资料图片

成都天府熊猫塔附近集聚了多种业态,营造出丰富的生活消费场景 本报资料图片

成都

学习心得点击

A关键词

科创空间体系

打造全国科学研究主阵地和创新策源地

借鉴上海围绕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构建“1+19+N”的三级科创空间体系经验,我市可围绕成都科学城构建“核心科学城-重要科创载体-环高校技术研发节点-产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的多层级综合科创体系,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和优秀人才,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产业,打造全国科学研究主阵地和创新策源地。

参考上海“昆仑计划”建设中国全息自动驾驶场景库的经验,可在东部新区、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中注重为自动驾驶、机器人、个人移动、智能家居等智能应用场景预留试验空间,并从空间组织模式、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全面探索“未来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可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城市与实体城市,适度超前布局新一代网络等智能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大数据城市管理体系,打造具有高精度城市信息、全域智能设施布局、安全高效智能专网以及智能城市大脑操控的“孪生未来城”。

成都科学城 本报资料图片

成都科学城 本报资料图片

B关键词

城市有机更新

力促老城区产业迭代升级

借鉴上海城市有机更新经验,成都应高度重视旧城更新的产业策划工作,基于老城区产业结构特点与人群需求变化,持续推动产业转型、优化提升现有业态,力促老城区产业迭代升级。

优化存量区域用地比例,如适当增加公共服务及创新研发用地、减少住宅用地等,提升土地价值,推动存量土地综合开发。同时制定容积率跨区域转换和有偿转移机制,利用容积率提高后新增建筑面积替换等价的公共用地和公共设施投资,增加存量区域的公共空间和绿地,提升区域功能和品质,实现区域更新改造;强化地铁站点等交通枢纽周边存量用地的功能复合化利用,打造商业、住宅、办公、文化教育等功能结合的城市综合体,增强市场融资能力。

C关键词

历史文化保护

鼓励有条件的历史建筑进行再利用

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我市按照“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统揽,构建了涵盖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特色风貌片区、特色风貌街道、工业遗产等资源的保护体系。但对标上海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成都仍存在“拆迁重建多、历史资源与文化脉络保留少”“直接短期经济算账多、公共空间与文化空间预留少”和“搞房地产开发多、产业策划与迭代提升少”等突出问题。近年来实施的天府锦城项目和锦江公园滨水带更新改造,在理念上有极大提升,但尚未成势成型。

借鉴上海等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经验,可针对历史建筑设立保护专家委员会及特别论证制度,采用议事会议等形式对风貌区内的调整方案和建设申请组织论证,严格管控风貌区内的新建改造项目;可进一步扩大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和数量,扩大历史建筑保护规模,并鼓励有条件的历史建筑作为博物馆、展览馆、文化、商业设施等向社会开放。

D关键词

滨水空间

沿锦江沱江等主要水系打造成都“城市阳台”

借鉴上海黄浦江滨江两岸贯通工程优秀案例,我市滨水空间在系统网络化程度、公共开放性、多样活力性、人文内涵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建议完善河长制工作体系和管理体系,全面落实河道控源、截污、清淤、补水和管护,提升水环境质量;深度挖掘滨水沿线空间资源,增加城市开敞空间,通过绿道、林荫道、特色街道等慢行系统向腹地延伸,实现开敞空间连线成网;沿锦江、沱江等主要水系打造成都“城市阳台”,在门户节点、景观价值较高区域布局地标建筑,集聚金融服务、国际交往服务等高端功能,打造出“滨水CBD”;结合现状岸线特征,通过草坡式、阶梯式、眺台式等多种改造手段活化城市岸线,增强市民亲水性,提升城市滨水景观;加快河流沿岸的历史建筑修缮与老旧社区改造,通过功能置换植入,打造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消费新场景;加快推进沿锦江、清水河等河流水系的“两拆一增”专项行动,打通滨水纵向通道,完善滨水核心景区的慢行系统。

本报记者 袁弘

原标题:打造成都版“滨水CBD”“张江高科”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