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创办的石室学宫到底在哪儿?
华西都市报 2020-06-28 08:46
文翁石室的牌匾依然高挂在如今的石室中学校门上。
成博馆藏的裴君碑。
著名作家蒋蓝。
西汉汉景帝末年(约公元前141年),时任蜀郡太守文翁深感蜀地偏远仍有蛮夷之风,便“立文学精舍讲堂作石室”,招各县子弟入学,大兴教化。
文翁是历史上最早创立官办学校、施行“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第一位地方政府领导人,汉武帝高度褒扬,推广于天下,开创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篇章。
文翁石室从汉代一路走来,走过了2161个春秋,依然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当年文翁创办的石室学宫地址在哪里?此前,学者比较认同石室学宫历经两千年校址未变,就是如今石室中学所在的成都文庙前街。直到2010年11月5日,天府广场东御街口人防工程施工构成中挖出两块石碑,有考古学者认为,石室学宫的旧址是石碑出土地成都市东御街。
6月16日,封面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成都市作协常务副主席、著名作家蒋蓝,综合史料和出土文物,他更倾向于文翁石室校址未变的说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洁
天府广场
出土李君碑裴君碑
2010年11月5日下午1时,天府广场东御街口人防工程施工现场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突然,有工人从地下挖出一大一小两块石碑。
“巍巍大汉,佁(yǐ)皇承度,昌光耀轸(zhěn),享伊余赏……”石碑虽然由泥土包裹,但刨开泥土,碑上面苍劲有力的篆刻字迹,依稀可辨。
经过考古专家一周的仔细清理,两块石碑终于重见天日。它们一大一小,呈长方形,每块石碑均重达4吨左右。石碑出土时保存状况完好,碑文铭刻字口清晰,两碑竖放在汉代地层之下的生土沙石层,因此两碑的埋藏应在汉代立碑后不久。
这两块石碑现藏于成都博物馆中,是迄今为止四川地区发现的体量最大、文字最多、保存较为完好的汉代石刻。“赞命俊臣,移苻(符)于蜀。同心齐鲁,诱进儒墨。远近辑熙,荒学复植……”两座汉碑赞颂了裴、李二人作为蜀郡太守为振兴蜀地教育而做出的努力。
这说明碑与学校教育有直接联系。两块碑属于德政纪功碑,应该安置在学校园区之内。
有专家根据史料推断,碑文中的李君是东汉顺帝年间蜀郡太守李膺。而两块石碑安置在学校,正是当年的文翁石室所在地。
巴蜀学者罗开玉认为,《李君碑》碑文中的“殿堂”,应是当时蜀郡郡府之一部分。他在《成都天府广场出土石犀、汉碑为秦汉三国蜀郡府衙遗珍说》一文中,详细解读了他对这两块汉碑的认识。
从石碑性质上看,蜀郡太守裴君的下属为歌颂裴君,为其专门修建的生祠(“庙”),并在祠中立此颂德碑。裴某应该是感到下属为自己建生祠有所不妥,特别是所立颂德碑被大水冲倒一事,更从某个角度给出了警告。于是由他自己出面,将生祠改为官属学校。
文翁石室
在大火中得以幸存
时光回溯到1900多年前,东汉安帝永初年间(107—113年),成都发生了一场大火灾。这场火灾正是常璩《华阳国志》所说的:“永初后,堂遇火。”这场大火让成都城遭到了严重破坏,整座城市几乎毁灭殆尽,只有西汉文翁修建的一间石头结构的建筑因为抗火性强,得以幸存。
公元133年左右,河南襄城人李膺在百废待兴、成都教育处于最低谷时,被任命为蜀郡太守。他以当年的文翁石室为基础,大力推进教育。后来李膺调离蜀郡,离任3个月后,蜀郡本地人为李膺立下了碑文。这通碑便是成博现存的《李君碑》。
这通碑在146年被洪水冲倒,后来又由另一位裴姓蜀郡太守在组织修缮学校建筑设施的工程中,安排有关官吏人员再度将它竖立起来。《李君碑》上有人在正面碑文结束后刻下一道横线隔断,另外加刻了一段“旁题”说明,讲述了《李君碑》被洪水冲倒后,再次竖立的过程。
两座汉碑赞颂了两位蜀郡太守为振兴蜀地教育而做出的努力,也见证了文翁兴学精神的延续。也许,在李膺与裴君的心中也有这同样一座丰碑,那便是文翁。
发现汉碑之地
或是郡学分校
有学者认为两块汉碑所在地即是文翁石室原址。罗开玉认为值得商榷,文翁石室的所在地,历代文献多有记载,非常清楚,就在今石室中学原址。
东汉时期,成都官学绝非只有一所,有郡学、州学,还有县学。
文翁创办的官学,即石室原址学校,西汉时为郡学,但在东汉时,却已升格为州学,于是蜀郡府另择地新办郡学。“州夺郡文学为州学”后,蜀郡于夷里桥(成都城西南南河方向)南岸道东边另建郡属官学(隋唐时期于此附近设立锦官城)。
著名民族史学家任乃强先生认为,“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文学”,具体地点“当在今盐道街附近。其时,锦江(检江)循今金河东流也”。可见东汉时的州学、即文翁石室原址即今石室中学所在地,现今盐道街一线。
那么,发现汉碑之地的学校是什么学校呢?罗开玉认为从其由蜀郡守下令修复并改为官学的背景看,可能是当时郡属官学的一个分校,或郡府直属的、短期培训低级吏员的学校,再从其由个人生祠改为官学的历程看,一较仓促,二有形势所迫之意,可能只是短期的权宜之计。
原标题:文翁创办的石室学宫到底在哪儿?
编辑:唐芷琪(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