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唱好“双城记”

成都日报 2020-07-13 07:13

□本报评论员 马玉宝

从今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至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迈过第一个半年节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上周五,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再一次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也将加快推动这一国家战略在四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会明确,要坚定不移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同时对成都提出具体要求: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加快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和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建设,大力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持续提升门户枢纽地位。

成都既是全省经济发展主干,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极核。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成都,肩负着更多的使命与责任。

半年来,成都高位起步,全面推动战略部署落地落实。东部新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相继亮相,推动成渝高铁提速、两地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联合颁发首张异地营业执照……一系列动作,深度、广度、力度堪称前所未有。

随着产业合作的加强、开放程度的提升、创新发展的提能,越来越多的空间,也被渐次打开。一个个“第一次”,铺就而出的,是属于成渝两座城市相向而进的条条通路,更构建着成渝地区双核驱动、全域共兴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毋庸置疑,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群正逐渐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重要载体。

纵观全国,从京津冀、长三角到粤港澳,伴随着城市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补位,共同支撑产业集群发展,三大城市群GDP总量占全国比重已超过40%,已成为中国经济强劲的引擎。

穿越疫情,三大城市群建设的步伐依然在不断加快,民生红利的持续释放,也正为市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

在北京,旨在推动京津冀、粤港澳跨区域大数据互联互通,促进数据要素产业化协同创新,带动先进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京津冀—粤港澳数据要素合作区”启动建立。

在上海,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为实现沿途各地间资源共享、齐头并进注入新鲜活力,这也成为长三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渐完善的一大步。

在广州,粤港深度合作园起步区开工,重点在八大领域深化粤港合作。8日当天集中签约和动工的项目中,平台集聚型项目占比100%,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换挡提速”。

今后,在东、南、北各有一个增长极的基础上,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加入,中国经济将一改过去的“三柱傲立”,形成东西南北四极牵引、长江上下游首尾呼应之势,进而加快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个现实是——与这些区域的中心城市相比,成都经济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还有较大差距。发挥极核功能,成都还存在城市空间供给不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足、先进制造业承载能力不足等挑战。

然而,正是有差距,有挑战,才有努力的动力与恒心。伟大的事业,从来不是一片坦途,更不能奢望一蹴而就。比学赶超,加倍努力,从来都是城市转型突围的必然路径,也是成都未来跻身世界城市阵营的不二法门。

正如上周举行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上所提出的,要站高谋远、克难攻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深化改革,在唱好“双城记”中激发改革之效。

只有善用改革的办法,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着力破解双城联动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功能外溢、枢纽拉动、能级吸引的优势带动作用,加快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一个信念是,始终不渝,久久为功;一个方法是,持续开放,改革创新;一个态度是,心无旁骛、加速前行。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崛起,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属于成都的政治自觉、主干担当和国家使命。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新时代的蓝图步步成真,没有其他窍门,唯有以奋斗、智慧与勇气,才能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上留下坚实的足印。

原标题: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唱好“双城记”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