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2020-07-22 08:47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怎么建?

中央要求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

省委部署

要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加快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和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建设,大力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持续提升门户枢纽地位,促进成都与重庆相向发展、协同发展。

——7月10日,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

市委安排

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两个大局”,广泛凝聚战略共识,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切实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责任,抢抓共建国家新兴极核的时代机遇,增添新时代城市全面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锚定世界城市的发展愿景,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7月15日,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

(资料来源:本报见报资料 制图:徐敏)

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坚定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着眼担当国家使命、服务战略全局,对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作出安排部署。从区域发展规律看,增长极是指依托区位、资源、市场、空间等比较优势,通过极化效应促进资源集聚和规模扩张,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推进型单元”。动力源是指依托创新、开放、文化、制度等核心功能,通过激发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形成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要从成渝双核的基本特征和比较优势的建构逻辑出发,从增长极的演进历程和动力源的生成路径着手,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把握好“时”和“势”

自觉在审视全局中凝心聚力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彰显了经略全局的雄韬伟略和开创新局的高超智慧,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和战略考量。市委自觉提升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坚持从全局观形、从长远察势,明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与现实、规律与特点、机遇与挑战,广泛汇聚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思想基础,为我们抓落实、促发展、见成效提供了实践指引。

大变局催生大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根植于“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新环境。当前,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新冠肺炎疫情深度冲击世界秩序和全球化进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重塑,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迫切需要打造新的对外开放支点和区域发展引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成都是面向泛欧泛亚的开放高地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是国内循环的回旋空间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在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发展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理应牢固树立“平台城市”理念、“区域发展生态圈”思维,着力深化市场改革、高水平开放和引领性创新,加快形成基于内生链接、嵌存整合的开放型经济有机体,全力构建基于良性互补、双向赋能的平台化功能聚合体,统筹打造基于渠道共享、流量互通的协同化运筹联合体,进一步增强国家经济韧性、拓展经济发展回旋空间。

大棋局引领大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根植于区域经济发展分化、动力极化的新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逐步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成渝地区承载了1.14亿人口、创造了6.2万亿元的经济规模、占全国经济总量6.25%,近10年来成渝GDP年均增速高于全国近4个百分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纵深推进,加快构建东西南北四极牵引、长江上下游首尾呼应之势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成都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之一,应充分发挥空间载体充足、产业基础良好、市场腹地广阔等优势,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合理流动、高效配置,强化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增长极的辐射力和动力源的驱动力,支撑和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

大格局孕育大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根植于竞争态势加快演进、深度调整的新背景。随着全球化加快发展,世界经济地理和城市体系持续演进,极核城市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两中心两地”。这一目标定位,蕴含着塑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形成改革开放新动力、培育创新驱动新优势、拓展参与国际合作新空间等多重机遇,清晰标定了成都未来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代表国家融入全球循环、集聚全球资源、参与全球竞争的发展高度。成都作为一座胸怀世界城市梦想的新兴城市,理应主动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和国内先发城市,在若干领域打造体现世界一流水平、引领未来发展的功能载体,全面增强城市综合承载、网络链接、要素集聚、公共服务、供应链适配能力,大幅提升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节点地位和枢纽功能,朝着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加快迈进。

大转型赋予大使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根植于城市发展重构跃升、变轨跨越的新阶段。纵观全球城市发展历程,无论是传统工业城市,还是新兴现代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转型问题。现阶段的城市转型已不是简单地在原有发展轨迹上增强发展动力,而是要通过城市战略思维、规划理念、建设方式、治理体系、营城逻辑全方位变革,彻底打破负外部性成本分担失衡所带来的内生性发展动力弱化等发展困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这是成都基于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彰显新时代城市特质的国家定位。作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首倡地、公园城市的首提地,成都理应坚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积极探索未来城市新形态、区域协作新方式、城市转型新动能、绿色发展新模式、社会治理新格局,着力厚植以先进营城理念、独特生态本底、创新生态环境、开放产业体系、鲜明生活特质为核心的比较优势,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成都样板。

把握好“道”和“术”

自觉在统筹协调中破局成势

城市的治与兴、繁与盛,与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身确定的战略方向紧密相连,展现出“正道”与“优术”的实践伟力。市委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要有思想政治上的清醒坚定,也要有战略路径上的科学高效;既要有知重负重的使命担当,也要有创新求变的实践精神,不断巩固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

注重服务全局与做强极核相统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成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的政治使命,也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大机遇。要坚持把成都未来发展放到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发展大局中去观照、审视,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成都国际门户枢纽、西部地区极核、全省主干城市作用,找准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切入点、突破口,抓住用好长期性战略红利、制度性政策红利,协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改革措施、重要政策创新,引领区域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注重干支联动与双城互动相协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是成渝两地的简单相加,而是要辐射带动区域协同发展。要按照“齐心协力做好共同的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根本要求,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为先手棋,加强战略对接、政策衔接、功能链接,积极为各市(州)开放合作搭台、产业转型赋能、创新改革聚势、生态建设助力,引领带动“多支”竞相发展,构建点线面结合的战略推进格局。同时,主动配合省直部门加强与重庆战略规划、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生态保护、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协同,全面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整体协同性,率先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制度创新,同心唱好“双城记”。

注重立足当前与奠基长远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做一切工作,都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补短板、强弱项、解难题上精准发力,谋深谋实战略规划、政策配套、改革创新等顶层设计,加快调整空间布局、转换新旧动能、优化公共服务、完善治理体系,把能干的事情先干起来;要聚焦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长远目标,在打基础、建格局、蓄势能上持续用力,充分发挥理念引领和首创精神,率先探索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努力在制度创新、功能提质、平台赋能、人才集聚、场景营造等关键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发展行稳致远。

注重政府主导与市场参与相统筹。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是一项涉及面广、投资量大、周期性长的系统工程,必须发挥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形成1+1>2的效果。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突出政策引导和规划约束,整合用好各类政策性引导基金,以顶层设计、整体统筹确保工作高效推进。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破除制约市场主体参与竞争的各类障碍,有效激发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活力,支持产业联盟、创新联盟、行业组织、商(协)会等开展跨区域多领域合作,推动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集聚,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有序发展。

注重突出特色和整合优势相关联。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根本逻辑是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成势。要坚持分类指导与一体推动有机结合,引导各区(市)县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整体框架下,发挥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等比较优势,大胆地试、勇敢地闯,努力形成更多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做强各区(市)县实力板块。要打破内外部分工界限,完善跨区域协作配套利益共享机制,统筹整合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平台、优势产业,发挥强内力、聚外力、激活力的“乘数效应”,形成有序竞争、互补互促、抱团发展的良好局面。

把握好“知”和“行”

自觉在实心干事中落地见效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从全局上、方向上对落实国家战略进行了谋篇布局,关键是要结合实际往深里走、往实里抓。市委强调,要切实增强战略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立足战略落地、关键支撑、整体成势,不断深化重大问题研究,进一步明确路径抓手,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坚持以公园城市理念推动营城路径之变。新思想指引下的公园城市理念,顺应世界城市文明发展历史趋势,集成各个时代理想城市形态特征,引领城市规划的价值选择、城市建设的路径机制、城市治理的方式方法、城市营造的具体指向发生根本性变化。要聚焦“生态型”打通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通道,大规模推进全域增绿增景,加快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等重大生态工程,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积极探索生态资源市场化运营模式,建立价值核算体系和价值转化体系,促进生态投入产出实现总体动态性平衡。聚焦“高质量”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立足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推动土地、资金、政策等传统要素整合提升、创新赋能,促进数据、现代金融、顶尖人才等新兴要素资源合理流动、高效集聚,加快要素供给结构性、制度性转换,形成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要素供给新体系。聚焦“人本化”推动公共服务供给变革,持续深化以利民便民为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标准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首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扩大公共服务产品市场化供给,统筹构建覆盖全区域全人群、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聚焦“有韧性”提升城市长期自适应发展能力,建立安全韧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系统优化城市应急管理和指挥体系,实施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城市运行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社区生活服务体系,强化重大资源保障和战略备份,实现城市存续适应、弹性再造、更新进化。

坚持以极核功能定位推动能级位势之变。极核城市的形成,蕴含着国家战略、城市功能、产业优势、创新活力和人口结构等衍生逻辑。要坚持战略指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着力强功能、补短板、优弱项,加快增强成都极核能力,为更好发挥极核作用提供坚实支撑。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带动力,以做优做强全国重要的“五中心一枢纽”核心功能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工程的牵引拉动作用,增强对全球高端战略资源的集聚集成能力,加快打造强有力的核心功能和空间载体,不断提高成都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生态位”。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辐射力,高质量建成天府国际机场,加快完善“48+14+30”航空客货运大通道布局,统筹构建“7+5”国际铁路及铁海联运通道,做强以中欧班列(成都)、东盟铁海联运班列和日韩沿(长)江为核心的国际班列体系,加快构建以成都为枢纽的泛欧泛亚国际大通道和覆盖世界经济中心城市的国际供应链体系。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竞争力,重构城市“生产—消费”“场景—服务”产业链条,统筹都市级、区域级、社区级消费布局,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能级商圈,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能力体系,塑造“成都休闲、成都消费、成都创造、成都服务”四大品牌,提升高端化多元化国际化消费供给能力。提升世界文化名城影响力,创新以文化人的天府文化场景体系,加快“三城三都”建设,深化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天府锦城、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文化地标建设,打造历史文化街区、构筑时尚美学空间,淳风化人浸润生活方式、塑造集体人格、涵养社会美德。提升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吸引力,统筹构建人力资源协同体系,打造高质量人才供应链与能力发展链,持续发布“城市机会清单”,推动公共服务全域均衡协调发展,构建以创新创业环境优势、人才可获取优势、生活成本竞争优势、城市宜居宜业优势为支撑的国际人才高地。

坚持以提升承载能力推动空间格局之变。当前,五城区开发强度达76%、“11+2”区域达38%,西控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重要区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约占3/4,平坝浅丘区开发强度25%,已达生态极限,迫切需要创新城市空间组织利用方式,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不断增强城市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未来城市空间体系,着力打破行政区划与传统城乡结构,探索构建“大都市区—区域城市—功能区—新型社区”四级空间体系,全域统筹布局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空间发展模式。提高国土空间管控能力,积极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应性评价,探索编制“增存并重”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土地供应模式、容积率转移、异地置换等政策,建立空间留白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土地利用功能适度混合,提升空间开发的包容性。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覆盖统筹、差异化引导资源要素分布,加快东进区域整体成势,推动南拓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深化西控区域绿色转型发展,促进北改区域高水平开放,推进中优区域有机更新,实现资源环境承载力与要素配置适宜性的协调平衡。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探索推进产业功能垂直升级和水平融合,积极推动传统经济开发区和产业集中发展区转型升级为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新型城市空间,全面推进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载体的产业核心区建设,以人城产逻辑重构小尺度产业社区空间功能。

坚持以创新策源牵引推动动力机制之变。城市的赶超必须以创新实力的跨越为基础,后发城市要实现从追随到领跑,就要在新兴领域先人一步、集腋成裘,实现新形势下的供求平衡、新逻辑下的动力转换、新起点下的转型发展、新理念下的制度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提升基础创新能力,加快共建西部科学城,全面推进“一核四区”创新主平台建设,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地,集中力量建设天府实验室,推出更多“源于成都、引领前沿”的硬核科技,努力在前沿医学、区块链、能源互联网、航空航天等领域加快形成策源能力。推动新经济聚势领跑,完善“城市机会清单+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创新应用实验室”供给机制,加快新经济活力区、天府鹿溪智谷、独角兽岛等空间载体建设,创新设立新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完善重点培育企业和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打造“独角兽+瞪羚企业+种子企业”新经济企业发展梯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强政策集成和实质创新,构建覆盖产业全链条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服务体系。以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牵引,深入推动政产学研用投协同创新,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探索建立新型科技成果应用市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人才示范区,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坚持以共建共治共享推动治理体系之变。当前,成都已发展成为常住人口居全国第四位的超大城市,人口流动性大、结构复杂,社会认知和市民诉求多样,协作意愿和沟通成本各异,社会思想意识日益活跃,给城市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的体制优势,创新完善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以场景逻辑开创社区发展治理新境界,优化社区形态,落实小街区规制,营造秀丽温婉、舒畅宜居的社区空间场景。升级社区业态,大力发展社区商业,营造体验消费、创新创意的社区产业场景。塑造社区文态,构建社区文化识别体系和景观体系,营造魅力多元、闲适安逸的社区文化场景。涵养社区生态,多途径新增“小游园·微绿地”,营造推门见绿、低碳生活的社区生态场景。以未来视角探索智慧治理新路径,统筹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加强市、区(市)县两级“城市大脑”建设,加快构建全要素数据化的城市现状数字模型,稳步推进“数字+”城市运营管理各领域深度融合,打造全息联动、虚实结合、镜像双生的现代数字智能城市。以多元参与凝聚系统治理新合力,健全党委领导双线融合的社区治理机制,畅通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化渠道,提升社区党组织议题、平台、机制、行动引领能力,完善社区志愿者资源整合、功能性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培育发展机制,建立驻区单位履行社治责任评价体系,创建一批基层民主协商示范点,推动社区治理向小区、院落、物业等微观治理单元延伸。以市民认同构筑美好生活新格局,秉持人城景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理想,谋划实施新一轮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加快布局“15—10—5分钟”街区级、社区级、小区级生活服务圈,构建高效优质、宜居舒适、环境友好的美好生活供给体系,让“公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最广泛的社会共识。

(中共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郑鉴洋,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综合处处长;王星龙,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综合处二级主任科员;白飞,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综合处二级主任科员;刘青松,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综合处四级主任科员) 

原标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